在我小的时候,我有时会陷入一个特别恐怖的自我设定里面: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虚幻的,爸爸妈妈是假的,和我一起玩的小朋友也是假的,我心爱的玩具、我爱吃的糖果、我心爱的小裙子,都是假的,整个世界只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只要我一转身,身后的世界就是一片黑暗。为着这个细思极恐的假象,我着实害怕了很久。长大以后才知道,哲学家们早就为了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真的打了不少的嘴仗。
►懂得死亡,才能懂得爱。俗话说:除死无大事。你不得不承认,人类惧怕死亡,更惧怕死后的未知。所以关于“死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医学到科学再到“能归纳一切问题”的哲学以及心理学,都在试图搞清楚死亡以后我们到底有没有“灵魂”或者意识这种东西,如果有,它们都去了哪里。
毫无疑问,我不能为大家确凿地解答出这个人类终极难题,但我们不说迷信也不提宗教,只是摆出一些关于死亡的生理现象以及科学家的几种论点,让大家更加清晰死亡这件事儿。连耶鲁大学都曾专门开设了一门“死亡”公开课,毕竟一个人对死亡有了了解,才能更清晰的找到“生”的意义,懂得关爱身边的人。
其实死亡单单从生理角度来谈,也许并不是件痛苦的事情。你玩过过山车吗?曾经有科学家的调查结果显示,死亡时的感觉就像失重时大脑分泌的化学物质,只不过量会成倍增加,而这时要迎接死亡的身体就会感觉到无比的舒适,这种舒适是从来未曾体验到的极致快感。
17世纪的时候,欧洲的绞刑尚且盛行,一名医生观察到被施以绞刑的男性往往会在被吊死的时候出现强烈的生理反应,由此“性窒息”这一极度边缘化的性爱方式开始流行——即这些体验者在自己的脚下放上一张凳子或其他蹬踏物,将脖子伸进已经高高吊起的绳套里,模仿上吊那样让身体悬空,就会感觉到由窒息所得到的性快感,之后再重新踩回去。
这样极度危险的方式当然造成了种种命案,但是依然有人前赴后继的模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科学博士后比利·戈登解释了原因:“性窒息”带来的快感超过了普通性行为,甚至和吸食海洛因有同等功效。但经常体验“性窒息”的代价是不可逆的,是用脑细胞死亡换回的快感,这对大脑损伤极为严重。
还有一种著名的说法,叫做“灵魂的重量是21克”,是指人在死亡的那一刻,身体的重量会平均突然减轻21克。再加上医生和科学家几十年对濒死者进行观察,有一个说法基本得到了普遍共识:人在生理死亡后的几分钟内,意识是存在的,至于几分钟以后会不会消失,永远不可能从已经回来的人那里得到答案了。
所以“灵魂的21克”就成为了绝佳的佐证被絮絮叨叨了好多年,但其实,这和很多以讹传讹的“名人事迹”一样,是一个并不怎么精准的概念:事情的源头是美国马塞诸塞州黑弗里尔的医师邓肯·麦克杜格尔(Duncan MacDougall),在1907年4月份的《美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他跟踪观察了六个人的死亡情况,用一杆精准的杆秤测量到所有人在生理死亡的那一刻,身体都轻了,平均为“21克”。
但实际上,21克只是其中一名死亡者的体征数据,其他测试者的体重有的是先下降一点,数分钟后再下降一点,有的甚至先下降再上升然后再下降成曲线状。这个“平均”并不严谨,虽然不是所有人的灵魂都是“21克”,但总的来说,体重突然下降,是死亡的一个普遍现象,不知道这是不是意味着,胖子的灵魂要更加重一点呢?
►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感知我不知道,我只想为大家分享三个力图告诉我们死后有“另一个世界”的有意思的科学家说法:
第一,频率不同,活着的人感知不到。
站在这个阵营之一的,是英国著名心灵研究者亚瑟·芬德莱(Arthur Findlay),他曾著有《真理的动摇》(The Rock of Truth)这本书。书中阐述了一个观点,“灵魂世界”和我们的现实世界一样真实,只是频率不同,刚好在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之上。很可能有多个“平行世界”的存在,但我们感知不到,就像听不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一样,因为“超”出了我们的感知范围。
第二,镜像世界。
这个理论来源于凯特•默奇教授。报道称:“凯特•默奇教授构思了一个微波光子回路装置,在微波光子送入装置内时,我们可以测量其量子态,此时这些光子的量子场会与回路相互作用,在光子离开回路后就可获得关于量子系统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微波光子前后的量子位处于两种叠加状态中,之后科学家对该系统进行测量,并评估可能的结果。”
而这种可能性的结论就是量子世界拥有了回到过去与进到未来的自由选择。英国科学家朱利安•巴伯博士等人提出了“镜像宇宙”的观点,认为在大爆炸那一刻,另外一个运动规律和这个宇宙完全相同但时间完全相反的宇宙同时产生,人死后就会进入到那样的一个地方。
一些类似观点也认为,除了时间的镜像让你从老活到小,连精神上也是镜像的,生前越痛苦死后越快乐,反之亦然。这大概也冥冥之中符合了大多数宗教理论。
第三,死亡是一场幻觉。
这个观点奇葩之处在于,为我们提供了可以用意识来控制死亡的可能性。“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科学家兰扎(Robert Lanza)声称,利用量子物理学可证明,死后有另一个世界,而死亡只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幻象。”他利用了物理学上著名的“双蓬实验”(粒子穿过两条夹缝与观察的人的反应)证明了死亡只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幻觉,他提出“生物中心主义”,意思是,人的意识决定宇宙万物的形状、大小。
这和我童年时的恐惧不谋而合。他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可控的。如果接受这一理论,那么死亡这件困扰人们来长久以来的“大事”可能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当然,关于死后世界的学说还有种种,但总脱离不开以上三种中心论点。其实,无论死后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都不得而知,但与其惧怕,不如扎扎实实的活好当下的每一分钟,好好爱你身边的人。这样无论有或者没有另一个世界,至少我们可以减少生命中避免不开的遗憾。
濒死者们的那些体验
01|愉悦与平和
02|可以感知生死之间的结界
03|灵魂可以感知周围一切
04|看到光或其他指引
05|像看电影一样回放人生
06|看到其他“灵魂”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期撰文/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