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末,时间太快。一晃,来到这所学校,又一年半。在最短的时间里,“补”学校之文脉,“化”四周之环境。是调任之初,在心中默许的誓言。曾许诺一定要还组织一个样板学校。 一直秉承“把工作做到极致,就是对领导最大的尊重”的工作作风。一年多来,牺牲了绝大多数的假期,把精力都放在了学校大大小小的事情上。过程之艰辛,看到些许变化之后的喜悦。只有经历过的人,和一起奋战的兄弟姐妹们才能体会。
心里一直有一个情结,力图办一所宁静、雅致而有底蕴的学校。面对教学质量倒数,人心涣散,家校矛盾突出的现状。如何在传承、融合、变革上做文章,问寻合适的药方来调理学校之薄弱环节。是一年多前,摆在面前的大难题。
坚持从零抓起,从小事做起。小到如何打扫卫生,如何在校园里行走;小到队列队形,如何排队打饭;小到教师每节课教学时间的硬性规定;小到午休及课后辅导的重置等等。引导师生摒弃陋习,重塑自我,把常规工作做到极致。力求每天有变化,随时有进步。
一年多来,老师们很给力。不管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大家真正做到了和融竞进,雅行致远。像陈文华、阳振旭这些年长的老师,以校为家,视生如子,不甘落后,任劳任怨,不计得失。过去一直从事后勤工作,多年未上主科的吉启伟老师,重拾教鞭,重新开始,重新学习,精神可嘉。王芝芸、廖晓琴、张治芳、何欣、郭唐英这些“二胎妈妈”,在家在校都是主力军。在教学上,个个都是排头兵。心里装的除了自己家的孩子,还有大家的“孩子”。每天挤出休息时间培优辅差,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廖晓琴老师之前一直上低段的语文,调入我校后,顶着压力直奔六年级,一年下来,虚心好学的她,快速成长为独挡一面的教学骨干。多才多艺的王芝芸老师,对学校安排的附加工作,从不推脱。教学之余,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一年多来,孩子们很给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学习。绝大多数孩子每天都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正慢慢地从他们身上消失,变得自信、开朗。孩子们很争气,学习成绩进步很大,学校质量考评综合排名居全街道之首。
一年多来,家长及学校周边居民很给力。他们很关注也很支持学校的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在综合楼和运动场建设上,搁置多年未能处理的征地迁坟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及王书记的大力推动协调下,业主们很支持。几个月的时间,十余穴坟墓全部迁出,使得校建工作顺利推进,改善了学校办学环境。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只有在各方面,同步推进,同步发展。才能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具备竞争力,形成影响力。回应家长期待,回应社会期盼。
面向未来,梦里“诗”故乡,读书“好”地方。一直是心中之梦想。精心布置学校的每一个场景,尽可能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主动停下来仔细端详。尽可能让师生在自己的校园里,触摸到历史,散发出幽幽的思古之情。尽可能多开设一些校本课程,提升孩子们的核心素养,把孩子们都熏染成“谦谦君子、窈窕淑女”。
为搭建生态教育平台,学校开辟了一块劳动实践基地。用于师生培植瓜果蔬菜、花卉等。一年前,那里可是一个杂草乱石岗。该基地暂命名为“滴翠园”。其中“滴”,象征了每一位同学及每一件作品的汇聚。“翠”,也许学生的作品还比较稚嫩,但却充满活力、洋溢着生机勃勃的精神,如同翠竹旺盛的生命力。“滴翠园”,期待这样一个活力四射的小园子,期待一株株新芽茁壮成长。力图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同学习、交流,将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留下弥久不退的快乐印记。
回顾过往,是感恩;未来,除了努力,满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