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企待睡去的肉体,也是行将醒来的意识。
一、背景介绍:
《眠》是村上春树于一九八九年春写成的短篇小说,后记言,当时的 “我” 在好些方面处于严峻的境遇,无论是作为小说家还是个人,都接连不断发生各种令人烦心的事。同样,翻译施小炜也曾介绍,创作这部小说之前,村上春树遭遇写作与人生的低潮期,几乎写不出小说,只能去希腊、土耳其等地旅行写一些游记。而在来年的春天,村上几乎一气呵成写就了《眠》(和《电视人》),重返小说家的轨道,借作者语:“ 随着春天的到来,我能感觉心中迄今冻得僵硬的东西,一点点地开始变软、融化“。
《眠》中,村上春树以女性第一人称讲述了 “ 我 ” 失眠整整十七日的故事。莫名无法入睡;重读《安娜 • 卡列尼娜》;端详睡梦中的丈夫、儿子;思考睡眠与死亡的关联:“ 我的身上,有东西死去,有东西溶化了” 。作者的自我主体意识逐渐清晰,日渐强烈,整篇搭配卡特• 曼施克超现实主义插画,充满了现代性荒谬,气氛压抑却不阴郁,虽是短篇,意境却广阔深远。
二、结构通览/分析:
因是短篇,文章脉络格外清晰,情节发展循序渐进,不急不缓,也未见突兀,但无形中确始终有一双手推动读者与主人公不断进行深入思考,超现实的描写(尤其体现在梦魇一段)又时不时拉紧情节的弦,让人不可大意。
文章共分 6 小节,第 1 节作者以倒叙的手法,回忆起少女时期类似失眠症的经历,明确下文提到的失眠将不同于此。
但这次我睡不着却截然不同,彻头彻尾地不同。
此外,这一节对于失眠的描写可刻画地偏僻入里,让人拍手称绝!
直到天快亮,总算有一缕睡意前来造访。我的指尖似乎微微触摸到睡眠的边缘。然而就在一层薄墙之隔的邻室,我的意识却清醒无比,在凝目守望着我,我的肉体蹒跚地彷徨在微明中,却又始终感觉自身意识的视线与气息近在身畔。我是企待睡去的肉体,也是行将醒来的意识。
小节后半部分则介绍了 “我” 作为一名家庭主妇的单调日常,介绍变得睡不着之前的生活。看似平静的湖面下,暗潮涌动。
我不时想,这叫什么人生啊!但也没有因此感到光阴虚度。我仅仅是感到惊讶,惊讶于昨天与前天毫无区别,惊讶于自己被编排入这样的人生,惊讶于自己留下的足迹甚至还未及认清,就在转瞬间被风吹走变得无影无踪。
于是主体觉醒的端倪已起。
从第 2 节开始,文章正式开始描写我这 十七日不眠不休的经历。第一夜,“我”做了梦中梦,身陷梦魇,而这也是 “我” 失眠的开端。小节中对于梦魇一段的描述可谓经典,情节氛围陡然紧张,扼住读者的喉咙,让人感受到一种从无底的记忆深井里悄然升腾的冷气般的恐怖。
老人不停地朝我的脚浇水。奇怪的是不论浇多长时间,那壶的水也浇不完。我开始寻思脚会不会腐烂溶化,浇了这么长时间,就算腐烂也不足为奇。一想到自己的脚也许会腐烂溶化,我再也忍受不住。
我闭上眼睛,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
然而那身尖叫没有传出体外。我的舌头未能让空气振动,尖叫只是无声地响彻体内,那无声的尖叫在我的体内奔腾,心脏停止跳动,大脑刹那间一片空白。尖叫径直渗透到细胞的每个角落。我的身上,有东西死去,有东西溶化了。就像爆炸时地闪光,那真空的颤动将许多与我存在相关的东西烧得一干二净。
而在这一节中,文章的重要线索《安娜 • 卡列尼娜》也安插到情节当中。
第 3 节则是第 2 节内容的引申,作者将前期失眠后的生活具象来写。失眠后的第一个白昼,“ 我 ” 一平如素,日子依旧波澜不惊,而细节上对于巧克力的描写,不仅从侧面有烘托女主追求真我的作用,而且为文字注入了轻快的浪漫色彩,中和前一节的紧张氛围,整体节奏把握的恰到好处。与此同时,“ 我 ” 对丈夫的谈话已开始聊无兴致,对求爱抚的暗示也借口推脱。“ 我” 想要的是更多自我空间与时间, 女主的主体性进一步被唤醒。
第 4 节在时间轴上则有了很大推进,失眠已经持续一周,我已然习惯了这种状态,并把现实玩弄于鼓掌之中,看看这戏谑的写法:
自打睡不着觉以来,我心里念叨着,现实这玩意儿多简单啊。把现实玩弄于鼓掌间简直轻而易举,无非微不足道的现实罢了,无非是微不足道的家务、微不足道的性交、微不足道的家庭罢了,就如同操作机器,一旦记熟程序,接下来不过是单纯的反复。按动这一按钮,拉动那边的把手,调节刻度,关上盖子,设定时间。仅仅是一再重复而已。
在进入第二周时,“ 我 ” 查阅了相关书籍,并发现了有趣的言论(文章阐述中心思想的重要线索),从而进一步确信自己拒绝被取向性消费,拒绝为了中和偏颇所需的睡眠(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同女主少女时期的 “ 失眠 ”的确大相径庭,因为这次是基于主观的能动选择,或者更彻底来说,是 ” 我 ” 对于现实的一种反抗。言论见下:
人无论在思考上还是在肉体的行动上,都决计逃不出一定的个人取向。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制造出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考模式,一旦制造出来,倘若万不得已就不可能改变。亦即是说,人就生活在这种取向的牢笼中,睡眠正是对这种取向的偏颇性的中和 …… 假如失去睡眠,人就将失去存在的基础。
” 我 “ 反观自身发觉自己一直被取向性消费,为了调整这偏颇而睡觉。每日周而复始。此时的 ” 我 ” 却早已进一步升华,敢于直面、挑战。
睡眠之类的我不需要,我想。哪怕因为失眠导致我丧失了 “ 存在的基础”, 哪怕会因此发狂我也无所谓,我不在乎。我这样想。我可不愿被取向性消费。那不是我追求的东西。假如为了纠正那取向性消费带来的偏颇,睡眠变要定期来访,要求我付出一天的三分之一,我可不要那玩意儿。我自有办法。我看书。我不睡觉。
由此可以感受到 ” 我 ” 的主体意识至此已经完全复苏,抽丝剥茧般消耗肉体补给精神。然而,在第 1 小节里的结尾段,“ 我 ” 的想法是:足迹之类原本就是无稽之谈,把这种并存(也就是面孔与身躯并存的麻木生活)照旧维持下去,才是对 “ 我 “ 至高要求。
第 5 节的重点则是,深夜” 我 “ 端详熟睡的丈夫和孩子,无限悲哀与孤独,引发了对于死亡的思考。一方面是 ” 我 ” 对于无论多么复杂难懂的写作细节都能够毫不费劲地理解,“ 就如同唱针划过唱片的声槽,我的手指能清清楚楚划过故事的细节,并深深为之感动 ”。一方面丈夫的睡容日渐邋遢,不免感慨生活腐蚀了他;儿子的睡容让我忧心而又悲哀。「段落中反复强调丈夫很难被吵醒,私以为暗喻世人皆不愿醒来,而且无论如何也难以醒来」。“ 我 ” 开始琢磨睡眠与死亡的关联,飘渺却又屡屡否定自己的猜测,也为最终结局埋下伏笔 —— 空洞而冰冷的无限黑暗。
第 6 节即结尾篇,“ 我 ”整个人已经完全出落,升华到完全超脱现实的层次。一句:“ 我的的确确在发生变化 ” 再次向读者证实。开放式结局则给众人留下无限遐想(后面会提出自己的看法)。
通篇文字细腻,起伏轴转,节奏把握非常到位,女主的变化看似平淡却又激进。压抑却不至阴郁。 眠连接死亡的空洞,只是一种被个人倾向性周而复始地在消费。而真正的眠至极端则是人本体的自我觉醒,是一种主体的绝对清醒。这也寄托着村上因苏醒回归激动而炽烈的心情吧!
三、关键线索:
此处,列出几个阅读过程中发掘的关键线索/点,不做分析(上面分析中也间或提到),仅供读友深入思考,畅所欲言。
《安娜 • 卡列尼娜》;
巧克力/白兰地;
游泳;
身体/肌肤;
父子睡容。
四、结局猜想:
以下为楼主在阅读过程中的文字实录(因为读至酣畅处,便直接在书的旁白页冒然写下猜测):
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很多人猜测结局是因为女主整整十七日的不眠不休所导致的精神恍惚,而后被死亡攫住了喉咙,也就是文章中所说的发狂;也有人猜测就是现实遭遇不测。而私以为,村上很有可能有首尾呼应之意。十七日的不眠不休,生理上终究熬不过,即使意识仍旧保持清醒。女主有可能早就沉沦于睡梦中,正如同少女时期沉沉昏睡几日,任何人都唤不醒的情况。但由于本质不同,女主或许陷入了一种自我麻痹式地睡眠,终日思考死亡的实体和自我存在的意义。如果用直白语来做个比拟,暂且就算是植物人的状态(只能说是最接近的形态)。还未死亡,沉沦于睡梦中,而所有被倾向性消费,拥有正常睡眠的正常人却在努力试图唤醒” 我 “。前文也有铺垫 ” 人们即使相信我的经历,也无法理解,甚至不愿理解。“ 因而 “ 我 ” 始终孤身一人,莫大悲哀,謂然长叹。结尾处,” 被关在小铁箱里,无处可逃 “ 暗喻的是生活对其的压迫,如同牢笼般难以挣脱,日复一日,乏闷单调;而左右摇晃车体的二人,则是在侵蚀女主个人主体性的父子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