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大暑之日,拥着学修们的鼓励和支持,基本完成了今天的阅读。
开篇“止至善”,意思是说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阳明先生认为:人性本为至善,只是被后天蒙蔽了,恢复它原来的状况就是了,所以他主张格物的方法是做减法,既去人欲存天理。由此想到刚刚看过的一本书,日本作者本田直之所写的《少即是多》。通篇告诉我们,幸福总是站在正向选择的那一边,少一点物质占有,多一些精神体验,你就能拥抱新时代的幸福。
也由此得知。“心”指的是人的本性,也就是善性。“天”指的是天命天理。告诉我们做人的三种境界:一个人能够尽力扩张善心,就能体悟到人的本性,体悟了人的本性,就可以通晓天命,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次一级的境界是保持善心而不使良心泯灭,涵养德性而不堕落,这是恭敬地顺应天命;再次一级的境界是不管寿命长短,都不改变信念,坚持修身养性,以待天年的安排,做到心神坦然。学习与实践为人之道的三种境界:为人之道,有人天生就懂,有人经过学习才懂,有人历经迷茫和挫折磨练才懂,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只要最终懂了,就都是一样的。为人处事,有人出于本能就能做的很好,有人经过努力才能做好,不管过程如何,只要成功了就都是一样的。
阳明先生主张礼就是理,又心即性,即理。追求至善的道路就是修炼内心去私欲存天理,去的是私欲,不良的欲望,肯定人基本的合理的追求。
关于文中子王通的拟经,一般人都认为是求名,然而阳明先生看来,如果是为了纠正或防止“虚文胜而实行衰”,而废除各种反经叛理之说就有可取之处。王通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以儒为主,这种提法确实科学可取。阳明先生也正是融合了儒佛道三教的长处,抛弃了三者的短处,创立了心学,成为一代大儒。
杨明贤先生还帮我们总结了繁文误国,空谈误国,郑乐误国的一些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