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忘记了今晚是4月30号,按道理是该完成一下四月谈。虽然事实上好像还是没什么好谈的。
四月以来成都的天气变化很快,春天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略过了,月底的这几天又忽冷忽热得不像话,风和雨都过于随意。几年前在五一写过一句“雨水洗干净四月迎来五月,五月依然悲喜交加”,后半句模仿林白的《过程》,令其悲喜交加的是七月。
那年的劳动节假期是在雨过天清底下开始的,我刚好走过江安校区的青春广场(怎么感觉不是这么名字?)。不知道今夜会不会有当初那般雨,但悲喜交加的情绪嘛,似乎收敛了许多,或者是麻木了也说不定。不管怎样,反正又经历了好些人和事,抬头纹深而又深。因为不属于这个四月,就略过不表了。
四月试着做了整整一个月的全平台自媒体运营,也就是不只在公众号,也在头条、企鹅、大鱼之类的平台更新内容,进行所谓的“创作”。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经验是:我距离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是该换条路走,大概就和公众号运营的结果差不多吧。
有几点经验可以跟对自媒体感兴趣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第一,要专一。
尽可能运营单一平台。即便运营多平台,尽可能坚持在其中一个首发。即便不想一直在一个平台首发,那至少首发一个月。因为一个平台的对比是全网大数据对比,非首发会影响创作能力评估啥的。坚持单一平台和单一首发,有利于功能、权益之类的开通。
第二,还是要专一。
尽可能更新一个主题的内容。娱乐就娱乐,游戏就游戏,文艺就文艺,历史就历史……兴趣广泛固然好,玩儿成了杂家其实也意味着创作能力不稳定。比如我这种就是写着今天的惦记明天的,写着杂谈的惦记小说的,当然大部分时候写得像日记。现身说法,这样不好。
第三,依然是专一。
我这格式整的跟个营销号似的。这个专一指的是坚持原创和高质量内容吧。这个不用说也很重要,虽然我做不到哈哈哈哈。目前我做到了坚持原创,但高质量嘛……假装这里有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笑吧。
第四,其实做自己想做的内容,图个开心也还是可以的。
这第四点就是说an给wei我自己的嘛,最开始运营多平台自媒体的动机就是开发外快渠道,但事实证明这真的不容易,比如说运营了一个月我的头条号收益已经2毛1了,就很棒。所以慢慢地也算是放弃了外快的想法,就只当习惯更新了,万一那天见鬼爆款了呢?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异想天……就是开心啦!
第五,瞎盘点几句不同平台给我的感觉。
头条号的推荐算法和用户群是让我觉得最迷的,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的内容都有受众,以及意料之外的转发、收藏和无人阅读。我感觉灌水很严重,但又不敢说。不过不管是不是首发都有推荐,这看起来还是舒服的。
企鹅号的话,界面看起来感觉挺不错的,但实际的数据统计很迷,可能是我比较笨的缘故;还有一个厉害的是可以关联很多个平台,虽然好像不同同步也没什么用,倒让我觉得这是节约内容比对的机器压力,希望企鹅能用功能说话。
大鱼号的话,有一股子假正经的味道,数据还是很迷,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比较笨,不是运营的材料,不过在账号指数方面的评估也还算是有营养吧,根据是否首发啥的都有变化。
一点号和凤凰网的大风号是互通的,最迷的是审核,不如其他平台那么及时,不过入门就可以选择原创和双标题,这个比其他平台友善。
网易号估计才开始做不久,在跟帖方面比较活跃,但是不方便回复,而且很多时候跟贴内容驴唇不对马嘴,像是机器干的。
简书最近锁定文章的情况很严重,虽然我没有,不过对运营作者不够友善,当作轻度学习平台比较合适吧。
知乎本质上还是个问答平台,或者说,网民灌水平台?
豆瓣还是比较适合书籍、电影、旅游之类的内容,挺友善的。
B站也挺友善的,A站似乎键盘比较锋利,不过二次元文化主导的社区我不敢大声说话,也没多试水。
其他好像也没啥了,嗯……又是一期没什么营养的总结,快到十二点了,我日更一下哈哈哈哈。(然后所有平台因为被吐嘈审核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