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小雨
(个人日记——吾日三省吾身。用文字记录生活,记录想法,记录成长。文责自负,原创首发。)
为知识付了费用并不意味着获得了相关技能和智慧。知识付费,类似于购买了知识的承载的载体,买了书不等于学到了知识;买了试卷不代表考了满分;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真正的学习到知识,怎加智慧,习得技能,还是得依靠自己得主观能动性,脑袋多思考,双手多实践。
前一段时间李一舟成为网上挞伐的对象。李一周因为售卖199元的AI课程,半年敛财5000万;这件事让大家既觉得互联网的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赚钱很容易,同时也有很多付费购买了课程的学员觉得价格与实际所学和所需差距太大。
客观的说,在线教育和知识付费产品本质上是不相同的。知识付费,很明白就是花钱买知识产品,以前是图书,报纸,期刊,后来变成了在线音频,视频课程,直播课程,或者各种产品在同一个主题包装下成为一整套知识付费的产品,比如罗正宇,吴晓波,樊登,都是属于知识付费这个赛道的。
起初大家看待知识付费,主要是音频和视频这种题材相比较传统的报纸和图书载体的不同,用户的体验不同,所以大家一拥而上拥抱知识付费产品,在此之前报纸也好,图书也好,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相对而言还有一定的智力门槛。进入知识付费时代,领读人,讲书人把书读过,将你想要的结果直白的告诉你,通过视频和音频以好玩有趣的形式,通过知识付费产品让你购买就能得到知识收获的经验感受。但是当你购买果一些知识付费产品后就会发现,知识付费产品相较于阅读图书而言,虽然简单了,容易获得了,但是这种听书,看视频获得的知识并无卵用。何也?
对于大都数愿意为知识付费的人来讲,付费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学习提高,提高技能,怎加智慧。这就好比,阅读图书,不经历过反复阅读,深入思考,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积淀,那么即便是通过讲述人将自己所读所思所想直接告诉你,那么你即便当时听懂了,经过时间的遗忘,也不会有太大的增益,更不会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所帮助。场次遗忘,知识付费就变成了精神AV,自我安慰而已,满足自己对成长的幻想而已,最终不能实现智慧成长,技能提升。
学习是最终的结果还是要提升自己的智慧,增加自己的技能,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任何智慧和技能的获得,必须得经过自己实际行动和日积月累得训练。简单得举个例子,比如所你要减肥,你要锻炼美好身材,你天天看瑜伽直播,看跑步教学视频,无论你位置付了多少钱购买这类知识产品,只要你不采取实际行动去做,去跑步,去练瑜伽,那么最后你看再多得视频,听再多得音频都是无用得。
在线教育是什么,在线教育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理论知识得传播,可以通过图书,视频,音频,让学习着可以学习系统得理论知识;第二个是要让学习者参与到具体得动手实践和训练中去,只有通过实际训练和练习,才能真正得提高技能,增加智慧。
很多知识付费产品推出所谓得社交礼仪,商务礼仪,让很多打工人付费区学。但是这就搞反了逻辑,因为hi经常出席商务场所,需要商务沟通得礼仪和规则,所以才需要学习,或者说即便是你不懂所谓的商务规则,商务礼仪,你再那个位置上了,自然会有人让你董,让你再接触中迅速明白的。对于大多数打工人来讲,平时就没有这种应用场景,却被忽悠着去买这类课程,以为自己会了所谓的商务礼仪,商务规则就会晋升,成为上个阶层的人。殊不知,自己付费购买的知识产品只会让产品售卖这获得经济收入。自己费劲心思死记硬背的商务礼仪,日常生活中都没有机会练习,更别说日常生活中有机会应用了。真的就成了那个笑话了。费劲心思学的屠龙之技,到头来世上无龙可屠。
但是现在属于在线教育的起步阶段,尤其是疫情期间,中小学学生都通过网上在线课程学习知识,类似于这种知识,在线教育完全可以完成。互联网让终身学习成为了可能,但是学习效果不仅仅要依靠一个好老师,选对好的教材和学习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一个学习的班集体,大家比学赶超,相互教学,相互促进,好似学生时代的同学一样,这样才能持久的坚持下去。否则在如今容易获得娱乐的时代,大家很容易将业余时间杀死在网络娱乐中。短视频一刷时间就过去了,刷了几个小时,脑袋空空,什么都没留下,只留下了眼睛酸痛和无尽的空虚。
成人在线教育,值得去探索。大学期间学习计算机,课堂上老师讲理论,演示实操,最后技能的获得还是要通过具体的练习以及日常使用的需求中不断操作,才能获得需要的技能。同理,在线教育理论教育传播不是问题,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学生的学习毅力问题,以及确保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李一舟买的是课程,课程内容可以水,但是绝不是一无是处,即便是上几个AI应用的网站链接,那也是有用的,最主要的是作为学习者,你觉得这个师傅领进门了没有?学习了这些知识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究竟是课程的问题,还是自己没有学习,缺少动手操作训练的问题。我觉得199元AI课程,类似于199买了一本书,那么即便这本书内容太水,你大可以上网吐槽,指责其究竟何其无用,毕竟我们每年出版那么多书,多数都是无用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对于这类知识产品而言,需求者购买,就足够了,你觉得没用,那就不要买,自己去找有用的知识产品,但是会有人觉得它有用,并且为之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