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懂的越来越多,我们自己的沟通方式如果没有跟着进步的话,这里的差异越来越大,最后的结果就是感觉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其实在觉得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沟通方式有进步吗?自己是不是有做到同理心,我们经常想着孩子跟着我们的节奏来,出发点是爱孩子,他真的体会到爱了吗?还是仅仅体会到的是伤害?
曾国藩不仅在治国平天下上是一个完人,在齐家方面也非常值得学习,他的《曾国藩家书》里面其实就体现了很好的同理心。曾国藩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一个技巧,就是在教育孩子怎么做之前,先做一个自我批评。
比如说,曾国藩希望他儿子写字要又快又好,所以要求他必须每天练习一个万字的小楷。这个任务可以说是比较繁重,如果用教训和命令的方式,很可能带来孩子的抵触和反弹。这里,曾国藩并没有直接命令他儿子,而是先讲自己。
他说这辈子吃了很多亏,其中有一个很大的亏就是“写字特别慢”,而他写字慢是有哪些原因造成的,这个缺陷让他一辈子感到很遗憾,虽然想改正,但是已经很难再改掉了。看到这里的时候,其实发现教育孩子的过程已经在自我批评中完成了。曾国藩特别擅长的就是自我反思,在反省中对儿子的某个优点进行表演,告诉儿子“我当你跟你一样,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再把自己作为一个过来人的经验教训传递给儿子。
从“训话”到“对话”,一字之差,带来的沟通效果是天差地别,这个教育方式有点像一本时髦的书里说的助推,把一个强势的命令转化为隐性的互动过程中。你觉得是在按照你的意愿做决策和行动,可实际上轨道已经预先设置好了。
【下一步行动】
“训话”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掌控感,然后在沟通中的不平等感非常容易带来反弹。平等对话不仅仅是技巧,同时也是一种心态,放下追求父亲权威的心态,跟孩子做朋友一样去对话,带来的效果会更好。我们要赢,不是赢得争论,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