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
片段3:结硬寨,打呆仗——打通知识的阻塞
我读书的目的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最近我在看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这本书有近500页,主要讲述影视制作和讲故事的方法。如果要你来读这本书,你会怎么读?每天给自己订一个计划:比如读50页,10天读完,然后从第一页开始,读到最后一页吗?这基本上是我以前的读书方法。我现在的方法是:结硬寨,打呆仗。首先,我要找到这本书对我而言的紧要之处。比如,我看目录之后对作者提出的“结构图谱”觉得困惑 四个字都认识,加起来啥意思就不知道了。于是, 我翻开相关章节略读,研究分析“结构图谱”这个概念的意义和作用。我发现,我必须把这一章20多页的小标题连起来看,才能理解结构图谱的意思。而其中第 一部分“结构”是什么,短短300字的部分, 便让我看了两个多小时,做了几千字的读书笔记。你可能觉得,读300字,要两个小时时间? 这也太慢了吧!学了速读法,可能10秒钟都用不了。而我,单单是要弄明白“结构图谱”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就断断续续花了五六天的时间。可是,在这期间我打通了很多阻塞:为什么一些诗歌很短而有冲击力?艺术表现的隐喻是如何实现的?我下次的演讲可以如何优化节奏?在写作中关注哪个要素就能让冲突意义放大?在最短的时间内构思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应该从哪里入手?不懂得“结硬寨,打呆仗” 的奥妙,你要花多少时间学习技巧,才能在这么多领域间建立联系呢?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前段时间,我在读一本书《感恩日记》,因为没什么目标,所以就准备从第一页开始顺着读。一开始翻开的时候,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讲了关于感恩日记的好处以及如何记录感恩日记,我还自己尝试了进行了记录。记了没几天,就又觉得我为啥要记感恩日记呢,对书的兴趣也降低了,又过了几天后,这本书彻底被我弃之脑后了。
why:
很多人读书都会出现我这样的情况,要么读了没几天就放弃了,要么读完了好像又没啥特别的改善。如果了解了“结硬寨,打呆仗”的方法,虽然一开始的学习花费的时间较久、速度较慢,但在后期,却会发现他们触类旁通的很多,效益很好。
how:
1、根据目录查找重点并进行阅读
比如,我想学习更好的提问,准备学习《学会提问》这本书,首先打开它的目录,关于他的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我不是很理解。
2、思考可以怎样运用到其他领域
看完这一小节的内容后,想到了可以怎么更好的“套路”别人的八卦,想到了怎么样可以更好的在工作中对现场工作进行沟通……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想要将知识点串联起来的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