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今天看到讲师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做《不破除这种认知,读再多书也没有用》。
这篇文章的开头说现代人读书学习追求三个特点:收集,浓缩,简化。
三个特点的背后,是一种什么现象呢?
阅读者追捧各种辅导工具,用各种贴心的知识产品来供入灵魂。
这现象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帮助阅读者学习者节省时间,节省脑力。
2
真的是省脑力省时间的吗?
那些辅导工具看起来是高效省力方便了,实际上他对于阅读者理解文本和内化知识,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这种学习模式,到最后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
就是想让每一个阅读者学习的都成为字典式认知者。
所谓字典式认知,就是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识别的程度,就像字典一样,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它解释了什么?一句话结束。
3
这是重点?
不!
重点是要讲这个知识的来源用法,它的发展,它的应用,它的相关研究,这些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关的知识构筑成一个更大的框架。
这些,现在已经远远没有人做到了。
现在人很多人都不明白,读书的关键不在于读了多少,而在于思考了多少。
4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在2004年的时候,发表在某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对过去10年间的测试记忆实验做了一个分析,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关于测试记忆常用的三种策略:按照记忆效果排序,最差的是在再认,其次是基于线索的回忆,最佳的是没有任何线索的自由回忆。
这三种策略,最省力的做法效果最差,最麻烦的做法效果最好。
区别在于,阅读者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取决于大脑是否认为它很重要。
5
怎么样才能够,让大脑认为它很重要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想,去思考。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想,去围攻它,把它拆散,再重新组装。
在这个拆散了再组装的过程,就是把文本中的知识点嵌入大脑的过程。
想起了一个朋友写的一篇文章:把自己清空。
清空自己,就是一个拆散的过程,具体的针对性的思考就是一个在组装的过程。
6
知道学习可以分为这么一个过程:输入—处理—输出。
这个过程,最有效的学习是什么样的呢?
建构一套有序、良好的处理程序,把得到的信息拆散重组,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输出。
在这一个处理程序当中,有哪些常见性的问题呢?
做笔记,就是摘抄和复制粘贴吗?
大量的研究表明:单纯性的重复,是效果最差的学习方法。它只能在短期内提高熟悉程度,对长期的记忆几乎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有负面效果。
7
怎么会有负面效果呢?
遇到某一个知识点,你曾经摘抄过,在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有一种熟悉感,想到就释放出来一种认识感。
那么它具体是什么信息?从哪本书来,是谁的观点?却有些答不出来了。
怎样才能避免这种行为呢?
只有通过深加工。
所谓深加工,就是用自己的话去说,用自己的语言去组织这种认知。
不要小看这种做法,这种做法能提高学习效果,当然,它是需要巨大的思考和想造促成的。
8
读书要不要记住书里的内容呢?
读书,肯定不是为了记住书里的内容。
那么,我们读书需要记住的是什么呢?
第一个要记住它的含义,第二个要记住它在学术界的位置,第三他跟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是一种提纲携领式的理解和思考方式。
一个阅读者的大脑,都是一张网络,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明确的位置。
所有的阅读学习,最终都要归结到这张网里面来,才是真正有效的做法。
9
读书,一定要做思维导图吗?
思维导图是什么呢?
就是把一本书,一篇文章的目录画出来,把各个小标题,篇章结构画出来而已。
这样一份思维导图,是不费脑子的行为,往往是无效的。
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界定思维导图的呢?
要立足于知识点突破书的局限,用主题阅读把不同梳理不同文章里的知识连接起来。
不应该注重书籍文章的表面结构,而应该去探寻背后的逻辑脉络。
10
读书是一定要把整本书一字不落的读完吗?
把整本书一字不落的读完,是一件非常低效的事儿。
不否认我们的小学生,在刚开始接触阅读的时候,开展海量阅读的阶段,是必须要一字不落的进行阅读的。
另一种情况就是,阅读者接触一个陌生的领域,一窍不通的时候,必须是从头到尾的,一字不落的读一遍,这是一个必经之路。
当这些做熟练之后,就可以抽丝剥茧似的阅读。
所谓抽丝剥茧,就是一定要带着问题,只有带着问题,才能够让大脑真正的思考起来。
11
阅读也好,学习也罢,是没有捷径的。
和一种阅读,任何一种学习都是需要耗费脑细胞的,都是需要思考的。
那些试图寻找捷径,试图不燃烧脑细胞的做法,只能说是一种幻觉。
在阅读或者学习的路上,面对阅读路上的障碍困难,必须要动脑成为一种本能,思考成为一种习惯,把燃烧脑细胞当成一种爱好。
在这个时候,我们作为阅读者,才能够说——这是在真正的阅读,真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