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学》之(3)
文/吴文博
做人的学问即是“大学之道”。除了“明明德,亲民,至于至善”这个根本宗旨外,做人要从哪里做起,重点做什么,如何分清先后主次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抓主要矛盾和循序渐进了。
先儒在这方面是十分精明的。他们对此提出了三个要点,很值得我们研究:一是“格物”,二是“修身”,三是“大畏民志”。这三点我们以前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却高度概括了人类思想行为的三个方面,即认识世界、把握自我和社会态度,这对后世必然会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
先看“格物”。“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原理,领悟客观世界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规律。以前,我们只管砸烂孔家店,反对封资修。这样,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的观念意识当中早已没有了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子,有的只是狂人的呓语、祥林嫂的临终病痛和闰土的由英俊而麻木,并由此对儒家封建礼教及其思想体系不仅缺乏了解,甚至感情上产生了厌恶,以至于形成了很大的偏见。在这种情况下,儒家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对哲学思想宝库的贡献,又能够有多少人知道呢?相反,在不少人的印象里,韩国人、日本人那种讲究礼仪的作派则更像是中国古代儒家人物的作派,有人说更像是东方礼仪之帮的特点。尽管不少大学里有“格物致知”的校训,但什么是“格物”,什么是“致知”,又有多少人能够透彻理解它呢?而在《大学》里,“格物”是作为“知本”的内容之一提出来的,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命题,它主要解决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称《大学》为哲学著作似乎更为恰当。
古之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你看它说得多好!“致其知”是根本。而“致知”的核心任务就是“格物”。换句话说,能“格物”即可“致知”。正所谓“物格而后知至”。《大学》把人对客观外部世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当作了一切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这无疑是一条重要的真理。它对当时以至于后世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再看“修身”。“修身”是“知本”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相对于“格物”而言,“修身”只是人对自身的关注,是人对主观世界的认识、把握和提高。显然,在《大学》的思想体系中,“格物”是第一位的,“修身”是第二位的,是在“格物”的基础上对自我的进一步要求、完善和提高。而“修身”又是“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关键和基础,因此,《大学》又特别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本”是根本。“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明白了做事情的先后顺序与轻重缓急就是“知本”,就是“近道”。这实在是我们立身处世、谋事做人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原理。与对“致知”的态度不同,《大学》把“修身”看得最为重要。“格物”是前提,是基础。“修身”是关键,是根本,也是“格物”的目的。显然,“格物”和“修身”是儒家做人的两个关键要素。这个认识很高明。无怪乎一代一代儒生们如此推崇《大学》,这部书实在应该是一部伟大的社会学、哲学著作,或者是一部伟大的人生规划书,它对于每个成长中的人都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然而,《大学》并没有仅仅到此为止,而是把“修身”作为基础,进一步明确了“修身”的作用和意义,强调了“修身”之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义,似乎“大学之道”有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是: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个体系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内容,其排列顺序、先后影响的关系也表明了“修身”的先后逻辑顺序。正所谓“知所先后”,是有其逻辑规律的“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儒家于人生腾达之时常常表现出来的“兼济天下”的情怀,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修身”的目的和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实现个人“修身”的社会价值,就要“明明德”、“亲民”、“至于至善”。这也是《大学》开头提出的“大学之道”,是长大成人的重要目标,即人生的根本目的。这一点,早在《大学》成书的年代就有历史经验证明,如《康诰》《大甲》《帝典》《诗》等都曾经作过记载和论述,有足够的说服力。以下观点值得反复揣摩体味。
汤之《盤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既然“修身”的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尽社会之责,也就是要齐家,要治国,要平天下,那么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明明德”、“亲民”、“至于至善”就是一条很好的方式方法和努力途径。为社会服务,关键是要抓住服务的对象—--民,现在叫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考量儒家的理论要点,一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二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两个观点什么时候也不会过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以至于为了推动发展,“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关键是这个“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实在要比邓小平的白猫黑猫理论还要态度明确,立场坚定,“无所不用其极”呀,你想想,就为了那一个“新”字,没有不能使用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如此看来,我们今天的人读经书还是没有读透彻,没有理解到儒家经典的内容实质,而津津乐道于洋理论、洋思想,洋做法。这是不是有些数典忘祖的味道呢。
最后说“大畏民志”。什么是“大畏民志”呢?“畏”是使畏惧、敬服的意思。“志”是内心意愿。“大畏民志”是一种对待老百姓的态度和方法。不管是让老百姓从内心敬佩服从,还是坚决不能违背老百姓的意愿,都体现了一种非常好的民生民本思想。“老百姓心里有一秆称”,做事做人不能不三思而后行,如此才能做到“大畏民志”。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修身”,把自己的德行修习到至善至美的境地,才能让世人敬服爱戴。正所谓“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老百姓心里都有一秆称,他们才是评价一个人德行好坏的唯一标准。人民敬重,不能忘怀的嘉言善行肯定是值得弘扬和提倡的。关乎老百姓的事,我们每一个人必须心存畏惧,兢兢业业,不能有丝毫懈怠。这些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一个为民做事的人,作为一个心存齐家、治国、平天下远大理想的人,心里时刻牢记“大畏民志”这句话,并以此来检点自己的言行做为,就是“知本”、“近道”,就是懂得立身处世的本末轻重和基本规律,从而也就达到了“知”的最高境界“知之至”,是人生智慧的最高理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本”,或者是其最高境界。懂得人生的根本,这似乎有些理想主义的味道。但是,如果我们想想孔子的处世经历及其遭遇,以及他的人生态度和后世评价,就会觉得,正是这种理想的人生态度才使得几千年后的今天,中国乃至周边国家的大片土地成了儒家思想的传承地域。“民之不能忘”的程度可见一斑。
我想,这三点应该让我们的共产党人好好学习,深入领会,并且认真坚守,努力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