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恰是早春时分。细呷新茶,门掩黄昏。窗棂之外,微云暗度、疏雨迷离。半烟半雨中,桃浅杏深、姹紫嫣红,密密匝匝的花影颜色鲜亮,清洗着人们的眼睛;半烟半雨中,眉目如画的西关姑娘手执淡木纸伞,堪堪遮住肩,缓步轻踱、笑意轻掩。
眼前这春雨,带着几分温润,几分静好。倏忽让人想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之类古典而写意的辞章。
庭院深深深几许,感春咏雨多少事。就让我们履着有韵的诗句,唱着平平仄仄的节拍,跨越千年的时空,追寻潇潇暮雨下的一番番心事。
一、渭城新雨折柳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最早知道描写春雨的诗句便是王右丞的这首渭城曲,乃是少时从唐诗选本读来的。晓来膏雨,轻洒芳尘,平素里车水马龙、尘土飞扬的紫陌,因了这一霎微雨的浸润,显得格外明净。
屋外,柳枝空翠,飞絮绵绵,洗尽严妆更见媚。间或可闻二三流莺在柳梢头舒展歌喉,歌不尽春光。
屋内,相对无语,酒暖情深。把酒清歌,醉又何妨,待我为你唱几段——
朋友啊,此去百里千里万里,音信难托,饮下这一杯,莫失且莫忘。
朋友啊,自是山远水远人远,春秋难聚,再饮这一杯,冷暖君自知。
朋友啊,待西出阳关故人杳,可有一人,与君共饮百花酿?最后饮下这一杯,细雨霏霏湿青衫。
阳关三叠唱遍,终是留君不住。
从此伤春更伤别,唯有相思寄东风。
君老燕北我江南,人生何处再相逢。
二、江南春雨惹乡愁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时年65岁的韦端己入蜀地,为王建(晚唐时任西川节度使,唐亡后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蜀,史称“前蜀”)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本首词或为端己在蜀期间所作,笔法“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春来时江水绿如蓝。烟花三月,天淡天青,熏风剪杨柳,细雨氲河面。画船摇摆而过,船上清香肆意,船畔缀着几尾闻香而来的青鲤。看着濛濛江水江花,枕着声声春雨春桨,品着新沽的淡而甜的梨花酒——那个垆边卖酒的少女,眼波如月辉流转,玉腕似霜雪素白,想来应有几分文君之姿。此情、此景,春易醉、不思归,十里春风、梦入轻轻。
在梦里,云里帝城双凤阙的盛景,早已不复;在梦里,故园窗前的那株寒梅,早已开遍;在梦里,娴静温婉的老妻,等在远方;在梦里,衣裳单薄的稚子,眉目凄怆……梦醒时,双眼渐次模糊。
人言,少不入蜀,老不出川。也曾少年意气鲜衣怒马,也曾醉酒笙歌看尽繁华;只如今,老来如浮萍,漂泊在天涯。
梨花酒香,却不如故土谷物芬芳;春江水绿,却不能照见她的模样;江南虽好,却不是我的故乡。
年年芳草春,不见旧时人。
乡音轻轻哼,青衫湿一痕。
三、一生风雨一双人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纳兰性德《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海棠初绽又一春,三载悠悠魂梦杳。仿佛做了一个三年的梦,梦醒来,却不见了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谁弹起这阙哀感凄凉的别曲绝调。清风婆娑,吹落海棠;夜雨如织,滴答阶前。
夜深梦深,烛火惺忪,辗转眠不成,想起那些与你漫聊彻夜的日子。彼时的你青瓷如水,人面比花娇。罗裙窣地,蝉鬓簪花一朵,挽袖铺纸研墨,时而宁静中浅笑,时而回眸语脉脉,时而邀我描眉柳。等到灯火昏暗,你便轻剪红烛,奉上清宵瓜果……我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平生。
长路多萧萧,姻缘如芥草。自从你魂归重泉,但觉人间无味,好似这一生心事只得你一人来解。两人俱薄命,如今的我亦是日薄西山、残寒正欺病体。在剩月零风里,只想再临摹一遍记忆中你的笑容。
一生一代一双人,怎教两处销魂。
一杯浊酒为谁祭,一夜风雨为谁泣。
四、一夜听雨羁旅情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在家乡赋闲五年的陆游(时年62岁)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前,先往临安(今浙江杭州)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百无聊赖之际写下此诗。已过花甲之年的诗人回顾前半生的官场生涯,在京华客舍中享受匆匆过客的安闲。
也曾跨骏马,踏峰峦,千里奔赴征胡虏;也曾弹剑歌,凭孤胆,三尺身躯护河山。
如今萧萧数年,又是五年蹉跎,壮志难酬。江山仍未复,亲朋尽白首。岁月静凋之时,方明了我已不复当时年少。人事淡泊,过往被风吹乱,半生戎马一笑而过。也许是疲倦了吧,也许是失望了吧。
行迈靡靡的我,小楼静卧,聆听着窗外的潺潺细雨,一夜未眠。晓来雨初晴,巷子深处,就传出阵阵叫卖杏花的声音。淡荡的春光就从这一声声叫卖里传出,浓而淡,淡而深,深且远,我灰黯的心不觉也变得明亮起来。
谁在远方击筑悲歌,任岁月烙印下不屈。
谁在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愿忠魂流传,家国昌盛。
五、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正值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的第三个春天。作者携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藉,词人却泰然处之。
初春时分,正是陌上花开的时节,缃桃绣野,芳景如屏。与二三子相约拾翠踏青。一袭青衣布衲,沿着山路拾阶而上,一番山野胜景即在眼前。
竹林。风沉沉。落叶纷纷。路隐林深深。杖竹吟啸返真。疏雨相过洗纤尘。
微凉。酒初醒。翠绕羊肠。野花零落香。远山横卧斜阳。笑看风雨道心藏。
晴时雨时,若我若狂,何如物我两忘,
天下之大,悲欢一渺,浮生不过如是,
缘来缘去,得之失之,去无迹归无意。
结语:恰如古诗所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飘洒千年的春雨也蕴藏着万般风情。它是古往今来无数隽永的友情、亲情和爱情的缩影,它还寄寓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诠释和追寻。古典的春雨,古典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