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言财」,成长不止于课堂
会有很多这样的提问:
在大学里怎样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
大学时期要做的50件事
别让大学毁了你
大学怎么做生意
大学应该干什么
大学应该怎么过才充实
大学怎么过才有意义
……
▼严肃性
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家能在网上能找到的信息非常丰富。但问题也出在了这里,大部分大学新生们还习惯于解决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一旦碰上这样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马上就会变得手足无措。
这些答案可以归纳为几个类型:
1.清单型,一堆大学要做的事情,一堆要读的书;
2.鸡汤型,清新脱俗的故事与狠毒的鸡汤并存;
3.心灵硫酸型,良药苦口;
4.方法论型,一套套的方法;
这些方法,有的讨好读者,有的恐吓读者,有的制造渴望,有的制造安慰,招数万千,眼花缭乱。但是,都缺少了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严肃性,思考这个问题以及回答这个问题的严肃性。公众号言财
这些缺乏严肃性的答案,似乎是为了捍卫年轻人的个人主义、反叛心理、价值观多元化等,实际上很多是“二元论”、“无法判断”,是一种伪装,今天,我们习惯了用相对主义和多元化来为流行文化中不好的一面辩解。
我们必须捍卫严肃性,如果没有为严肃性辩护的态度,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变成一种脑残的形式,如果没有捍卫严肃性的态度,任何一种答案都会变成反智的借口。
做出严肃性判断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出错,而是意味着做出这种判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希望读者也能领会这种严肃性带来的精神仪式感。
▼授人以渔
这些免费信息,有一个通病,就是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
不论是哪一个类型的答案,看似非常清晰、有趣有料,但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学”对于每一个复杂个体而言所需的解答是不一样的。
当一个人提出“大学应该怎么过“的时候,这个问题本质是系统性的,是对于“大学教育”以及自身认知系统的发问。
每一个上过大学的人,自身都有关于大学的模糊概念,但能像对吃饭与睡觉一样地透彻理解“大学”的人,就是极少数了。大学的知识学习,很多人延续了义务教育的惯性,把知识学习当作任务完成,即使知道大学的学习是未来生活的准备,但却并没有渠道和方法认识到知识技能在未来的收益。
网上这些免费知识,特别是知乎上点赞最多的答案,答者怀着的也是患者有病我有药的心态,继而抛出干货满满的十全大补丸。读者一口气喝完,以为自己病好了,看似包治百病,实质不能对症下药,不知病理是什么。又如何有效?
只有足够正确地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认为,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要做出改变。直接告诉你解决问题招数,你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每个个体的周遭环境和家世背景差异是相当明显的,而且不一定能够百分百切实解决问题。假设人是硬件,那么,进入大学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升级你的个人“操作系统”,重新调整各方面的认知。
▼当前大学
据我了解,大部分的大学教材都没有办法做到与时俱进,很多教材基本上用了十年没有大的改动。虽然一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重大的科技突破,能把这些新知识融入到教学里的老师和学校恐怕并不多。
同时还有几个教育系统本身的问题,比如教育扩招带来的教育平权,所以教育质量下降。很多学校都有电子商务专业,新媒体专业,你去问问该专业的老师,他干过电子商务吗?并没有用,老师本身也不是很懂!有很多学校开什么新媒体专业,你去上那个课,一看课程表,还是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跟二三十年前读新闻系没有任何区别,老师真的是不懂,他只不过伪装成,我们还在进行学科体系建设,社会发展太快了,他们被压垮了。真要学新媒体,两条道摆在你面前,一条道,跟我们这些新媒体创业者一起工作半年,一条是找个学校,你去学新媒体专业,你觉得哪条道你学的快?不是说我们能干,而是我们在一个作坊,我们边干边想边试验,我们没有高头讲章,没有成型的知识体系,但作坊似的、学员似的、师徒式的教育方法,可能比现在这种成体系的学科建制、学校方法,未来会有效得多(不鼓励辍学)!
▼免费坏了事
这些轻易获得的答案,看似随手可得,收藏起网页,或者复制粘贴至笔记本,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其实,这是人性使然,也是免费的负面效应之一。对于不用付钱的东西,人们往往都不会太在意,因此在消费时也不会太珍惜。例如,免费餐饮会让人暴饮暴食,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草率消费,浪费,贪婪而且产生罪恶感。因为免费的存在,我们吃某样东西,有可能并非真的是因为我们需要它,而只是因为免费可以拿到而已。如果我们给免费食物标上一个价,哪怕是很低的价格,也会让大家的消费行为变得更负责任。
博客“1美分的更近距离”的作者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朋友给一家慈善机构担任志愿者,这家慈善机构给时运不济的人免费提供公交卡。每张公交卡需要耗费这家慈善机构30美元,但是受助者却经常把这些卡弄丢。后来,慈善机构就定下了一条新规矩,受助者要拿到这些公交卡,需要缴纳1美元,用于以后补办公交卡用。仿佛就在一夜之间,人们丢的公交卡就少了很多。虽然受助者仅仅交了1美元,但却改变了他们对公交卡的看法。因为自己有金钱投入,所以就会更加小心以免弄丢。尽管在受助者拿到公交卡之前就已经有人掏钱买下了它们,但是交了1美元之后让他们在使用时变得更在意了。(引用自 克里斯-安德森《免费》)
即便是同样的内容,人们在付费之后阅读得更认真。这很容易解释:人们更重视为之付出成本的东西。(引用自 李笑来老师)
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下期预告
穷不可怕
言财学堂
自我约束
因为免费信息的问题,我们言财学堂社群设定了一个________规则
欢迎填空
在一起,有未来,我们一起进行“大学学习”。
如果你对大学生活或者周边有什么问题或者思考,欢迎能给我们留言,或者发邮件给我们,很期待你们有趣独到的见解。内容优质会有红包哦。
邮箱:coo@talkmoney.cn
言财,承诺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