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5天 1.6入则孝(合集初版)

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5天。

原文阅读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讲解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得敬爱兄弟,行为严谨、说话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就要开始读书学习了。

这里,孔子摆脱了礼乐射御书数以及文献经典,给了孔门弟子一个从日常着眼、从眼下着手、知行合一的学习途径。这种培养人格的方法,是孔子首创。从此以后,不管为官为民,大家用的是同一套伦理体系。

启发思考

1、孔子的建议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实在在地治学、修身。在后世,这些行为表现特征都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理想人格“君子”的标准,比如孝敬父母、恭敬兄长,说话算话、言出必行,跟众人和睦相处。

2、入则孝,出则弟(悌):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关系是伦理关系的基石,是社会结构同心圆的圆心。原生家庭对个人影响深远。真实的人生困难重重,有人说,某些人用童年去治愈一生,某些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尤其在核心家庭中,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的少子化时代,良好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更大了,不仅对孩子,也包括父母。

3、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事为人”是基础,践行道德、提升个人修养之后,“学文”来提高文化修养。按照李零老师的说法是“第一,别当坏蛋;第二,别当笨蛋。先当好人,再当知书达理的人。”


师兄点评

春雨马云峰 

学而感:

        “入”字是入父母之宫(古人.命士以上的家居皆父子异宫)即从自己的居室出来到父母的居室问安,这是古人人所奉行的孝道之行。

这句话告诉我们:儒家的教育观是从做人做事培养良好品德开始,强调一个人要从说话诚实、行为谨慎、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自觉性生成内在的快乐而已延伸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外在表现,形成社会和谐的正能量!

    儒家的教育理念是人格教育、人才教育、人文教育。

      1、“出则孝,入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就是与人相处、自我要求、心中有爱、奉献他人的教育。一个人的品德的形成是不断的受有善行的人影响,所以“远奸,近贤”。人格教育必须是自我要求,由内而发绝非被动。我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受是:“做事主动,是一种接受的状态,心是厰开的才能从中寻找到快乐;做事被动,是一种拒绝不接纳的状态,心里是找不到快乐的。”这可能就是健康的人格吧!

        2、“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人才教育。学习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是德行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光是人才没有内在的美德自我约束也会对社会或他人造成伤害。因此而体会到巜弟子规》将此做为总叙的重要性!

      3、人文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从小学会调节生命、珍爱生命的自觉,让生命在秩序和规范中绽放!巜孝经》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是如此重要!


师友互动

介若~李克让

据说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了论语,对孔子很不以为然。认为孔子的儒家哲学,实在是没有什么内容,无非都是一些人世常情。可不是吗?看看丽霞今天推荐的这段内容,确实很好理解,就是做人嘛,无非是“孝悌谨信爱亲”,最后是“学文”,现代社会,谁不学文呀?

但细细琢磨,似乎还是有不太对劲的地方,道理谁都懂,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或者说成佛成圣的道理谁都懂,但真正成佛成圣的人却少之又少啊。

这里,我想起了启功大师,启功的意义,似乎主要就是做人的榜样,与大家共勉。

其实,孔学还是很深的,光就孝悌而言,似乎用现代家排系统学说,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和说明。

你只不过是系统里的一分子,或者说你只是个提线木偶,你之所以成为你,是由你身后隐存的庞大系统决定的,这样看孝悌,似有畏惧之感了。

我觉得,中国的传统的孝悌文化,有迂腐的一面,如果中国的孝悌和西方的平等观念,能够形成一种阴阳互补的太极互动,才是一种现代的健康家庭文化。

与大家分享一段《中庸》,此段大孝对大德,是人生位、禄、名、寿及一切福果的源泉。

荡相遣执蔡国民

  孝悌乃做人之根本。具体如何才能做好孝呢?第一,心要诚。诚是开端,无诚即伪。第二,容要敬。父母面前,面带微笑,音声和顺,以使父母心中快乐。第三,行要恭。行孝离不开供养,端茶呈饭,洒扫居室,皆不失恭敬,反之不为真孝;第四,丧之以哀。失亲之痛,发自内心。第五,祭之以礼。慎终追远,自当庄重肃穆,方能呈之以诚心敬意!

如何才能做好悌呢?

兄关爱弟,弟尊敬兄,一个家庭中兄弟相处,如果这么简单就好了,遗憾的是要复杂的多。从历史和当下社会上来看,处好的不多。坊内有“亲兄弟不如好朋友"之说,我认为有道理。

孔子做得好。他不仅尊敬兄长,生活上更给予照顾。就是对待侄女和女儿的选婿问题,也是把家境富裕且有贤名的南宫适作为侄女婿,而把贫寒的能听懂鸟语的公冶长,选作女婿,原因是他认为这个人诚实守信。当然,他们也都是孔子的学生,水平都不低,有贤德之名。

放在当下,谁能似孔子去做事?

关于谨而信

谨,单纯理解为做事谨慎,意义不大。应结合前面学习的“曾子三省”来理解。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清晰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同时省察自心,通达内外,做到对己诚,对事诚,对人诚,如此才算是谨。

信是自我与他人内心的交流,是外在气场的融合辨识和判断。首先要信自己,还要察别人是否可信。

对“泛爱众而亲仁"的理解:

乃是一种亲亲及人的有差别之爱,非同于西方基督教的“博爱",也不同于后来墨家的“兼相爱”。

对“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认识:

这是为了强调做人做事的重要才这么说的,不能住了文字相。社会上有为尽孝而放弃学业的例子。这就太可惜了。


04/15 句读论语感悟

客云

感谢丽霞阿姨发心每日句读《论语》,也感谢群里面各位大前辈热烈讨论,让我们围观群众动动手指,就能得到知识的甘霖。请示了老爸 @罗宾汉之后,也请群主一心叔叔恩准鼓励晚辈多多发表言论。

我也来贡献一些自己的感悟。在这个精英荟萃的群里,晚辈我多多露些怯,可能也是一桩好事情,肯定帮助我不断提高进步。

由于关于《学而》第一章的看法,我写得比较长,就分几次粘贴,前辈们见笑。

读经典确实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年轻人。现在市面上解读经典的人千千万,但这些充其量是引路作用,如果只依靠其他人的解读来学习经典,那无异于嚼别人嚼过的食物。如果选错了解读人,食之无味不说,还沾满了对方的唾液。作为经典的学习者,终极目标一定是要自己品经典品出味道才行。

不过,在雏鸟阶段,需要养育者的哺育,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面对经典,抛开我们的世间身份、年龄、性别,我们都是婴儿般的雏鸟,因此需要人来引路,来哺育我们,带我们飞行。我的底子很薄,所以除了看群里前辈的讨论,也在得到app上听一位叫靳大成的学者讲《论语》,两者相辅相成,不敢说通透,但至少先通读一遍,为了以后可以自己体会《论语》及其他儒家经典的妙处。

《论语》开篇就是朗朗上口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人都眼熟,可少有人走近这句精髓。学和习不同,“学”为思维,“习”为练习。脑子和手要配合,不能有一端放松。如此这样,才能体会出学习的快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生难得知己,相逢即是缘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在描述成为“君子”的衡量标尺之一——气度。

李铁骑

我一直很喜欢这三句话,三个反问句,而不是板上钉钉的大道理,就像你站在夫子旁边,他面带微笑地和你对话,让人如沐春风。一点也没有了之前被考试和背诵“绑架”的紧张兮兮的心态。孔夫子在看到江水时,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和我们一样,他也是个被时光所束缚的人类;对着一首乐曲,一品再品,最终体会到曲作者本尊样貌,他还是个对审美有极高要求的演奏者……种种具有人情味的事迹,如果不读经典原文,很难品味出趣味。

年轻人若是对经典的传承只停留在课本背诵条件反射的抗拒,或者沉浸在影视剧游戏作品中经过艺术加工的形象中,失去了和历史上伟大思想直接沟通的机会,实在非常可惜。再者说,从小在中国教育体系一路成长,我们说的也是中国话。语言塑造思想,对于儒家的学说,我们其实拥有骨子里的亲切感,上手比欧陆哲学或者古希腊哲学快多了。放弃这样的快乐源泉、近水楼台,也是非常惋惜的事情。

这三句话,再放到现代社会来看。“学而时习之”,学什么,习什么?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依然不变。古时候的“礼”系统,可能现在衰落,但社会的规则仍在继续,无形的礼仪制约仍然生效。很难说我们完全摆脱了“礼”(或者是由“法”代替“礼”作为社会运行的准则?还请各位前辈指点指点)。乐,音乐,或者艺术熏陶。射,可以广泛讲为体育运动。御,考驾照,开车上路。书,以前是书法,现在恐怕要加上打字,或字体设计等活动。数,数理计算机,统计学,人工智能等等。再加上“大六艺”,算上儒学经典,还需要涉猎其他国家的语言、其他文明的思想传承,由此具备开阔的国际格局和视野。

这么一看,新世纪的人才需求,其实和古代的差距不大。在社会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在迭代知识的内容,而不是知识的体系。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培训方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在互联网连接的时代,我们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轻松沟通,因此就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前些日子在瘟疫中,出现了许多供人“站队”的事情,对于某些国家,或者某些个体的不同看法,甚至会导致友情、爱情、家庭破裂。也有帖子声称,以后维系社会的是三观一致,而不是血缘关系。

说老实话,这样的观点看过之后,有些不寒而栗。志同道合的朋友固然好,我们也应该为有共同行走的人感到感激和快乐。“朋”之所以为“朋”,是因为这是一个活人,而不是一个装载着价值观的骨肉僵尸。如果单纯地进行价值观交换,而不对该志同道合的“朋”行驶自己作为“朋”的义务,互相关怀鼓励,很容易流失难得的“朋”。

在互联网社会,尤其要更加小心。网上人云亦云的多,独立思维的少。在站队的时候,从不考虑中间的可能性。这样的队,不如不站。这样草率的“志同道合”,也不能算是“朋”。

那么,孔夫子在接下来马上跟上这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对方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样不是很君子吗。再说回互联网的语境:别人不理解自己的观点,不和自己站同一个队,不要气急败坏。很遗憾的是,网络骂战多由此引起。双方都因“不知”而“愠”,点火就着。正是这样,才有了网络水军浑水摸鱼、添油加醋的机会。

我是个追星族,说实话,这样的网络骂战见识太多,很多都是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我小时候也没少在网络上发泄对某些作品、某些明星的不满,说不好听的话。反思自省,这样的行为,绝不是君子的行为。

以古人的智慧观照现在生活,很容易发现身边的问题。《论语》绝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而是我们身边的良师益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时时使用。

以上理解粗浅之处还请各位多担待指正!

荡相遣执

意识形态是一堵墙,横亘在取向相反的人之间。真正的朋友要超越自我,相向而行,能够看到对方身上的善良和真诚,尊重对方的价值取向,避免互相否定。也许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才能成为孔子认为的“君子"。

金美兰

谢谢各位老师的分享。我理解“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第一,入则孝,出则悌,---这是一个互文,是弟子出入以孝悌为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把你对于父母之爱的明确与自觉,作为仁道修养上的根本。

谨而信---说的是弟子刚刚走上社会,走进人群,少年血气未定,做事情要谨慎。因为孔子有过关于少年、关于中年、关于老年需要节制的地方。

泛爱众而亲仁--爱众就是仁者爱人,亲近仁者。养成仁德。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礼乐。

上面的这段话也是《弟子规》的总纲。弟子规教育的目的--培养一种从孝悌出发,能够爱众,能够亲仁,具有仁爱的德行的人。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做到仁和礼的综合。

但是《论语》教育的目的---培养仁与礼兼具的堂堂正正的君子。

之前王丽萍老师说的,可能恰恰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我们的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培养处处规矩、处处老实,各种细节都要谨小慎微的人。还是培养具有仁德,以仁德作为生命的根本的君子,可能这是《论语》和《弟子规》本质的区别吧。

《弟子规》最大的问题是理想教育的不足,过度的看重规范,以及在看重规范的过程中,透露出一种父权、一种压抑的存在。所以在儿童的教育上,我是不大赞同儿童学习《弟子规》的。因为我们对于儒家文化的学习,看重的是,儒家文化的勃勃生机,而不是停留在文化的束缚之中。


@罗宾汉 为客云点赞[强][强][强]

(1)作为一个网络时代成长的新新新生代,客云能够读古代经典、谈经典、感悟经典,非常了不起,比我们很多成年人成长得更快更挺拔。还不止于引经据典,用 @荡相遣执 的话就是学习经典解决当下的问题。比如谈到选边站队,客云提出还有中间位置,以及新生代所理解的新“六艺”、“大六艺”,很有现代眼光和时空视野,非常棒。后生太可畏也太可爱。

(2)真乃有其父必有其子啊,小小客云也如她爹动辄洋洋长篇大观呀,顺便给老铁也点个赞,沾女儿的光啦啊。

梁子@罗宾汉

师兄好,客云见解非常独到,特别是关于六艺的拓展理解,有独立创新的思辨精神。能不能允许我介绍她的观点到我的课堂上(《传统经典文化艺术传承》)分享给学生们?相信一定会让同学们富有共鸣,加深理解。

对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客云的见解非常贴切艺术专业[强]相信能启发学生们对于从设计理念到设计方法上如何去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培养具有中国文脉精神的创意设计思维很有帮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