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浓)
《电影的口音:贾樟柯谈贾樟柯》是一部以访谈形式的书,书的主要内容及形式,是以白睿文对贾樟柯采访记录为主体来体现的,其中还穿插着观众提问的典型问题。
作者白睿文,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学博士。书中,白睿文结合贾樟柯执导的影片来展开话题,从各个角度将贾樟柯展现在观众面前。
从书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贾樟柯对于电影的个人理解,也能看到对于他执导的几部影片,从电影剧本的编撰、人物的打磨、演员的选择及演员的评价的方方面面的细节。
他对于电影人的义务、电影人汇聚的情感、电影作者的风格相结合于一体,形成了贾樟柯的电影的口音。
贾樟柯其人:
贾樟柯,1970年5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华语影视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作家,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
执导影片《小武》、《站台》、《天注定》、《江湖儿女》、《山河故人》、《世界》、《三峡好人》等。
其中多部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孟买国际电影节、开罗国际电影节等获奖,被称为“鬼才导演”。
要说贾樟柯,首先必须得谈他的电影,之前比较少看到他的电影,为了这本书,专门扒拉了一遍他的电影,很震撼,很遗憾。
震撼的是,他的电影里的场景或者说是烟火气,让我又重温了一遍曾经的那个年代;遗憾的是,之前怎么就没发现这样的好电影呢?几部电影,居然让我们错过了这么多年。
作为不是搞电影的非专业人员的我,之前能够看到的,自然是商业大片、好莱坞大片、贺岁大片……等等被媒体宣传牵着鼻子走的一大波人。
不能说不好,毕竟有一个导向,比漫无目的地片荒好一些,有的看、有的乐,不是很好么?
可是,没有看到想要看到的东西,或者,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些,可以触及内心的影片在那里静静地沉默着,沉默于广大普罗大众的视野之外。这是曾经的“地下导演”导演的触及内心的影片。
比如衣食住行之服装,我们能够注意到现时流行的服装已是不易,能够紧跟时尚潮流的就是凤毛麟角了,如果让她们说说巴黎时装,那可就太难为人了。
贾樟柯的电影写实而低调,不是巴黎时装,至少是阳春白雪,看起来hi乡土气息浓郁,却跟“下里巴人”沾不上边,他的电影反映的是底层人物,体现的却是时代的变迁。
这样子颇有内涵和底蕴的一批电影,偏偏人家不会通过宣传来博人眼球,于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了,被埋没于普通人眼中,却于专业电影鉴赏里异军突起。
不得不说,这个善于摁住时代脉搏的贾导,是个有个性、不盲从、尊崇自己内心的导演。
说说贾樟柯的电影:
他导演的影片,挨片看了《小武》、《山河故人》、《江湖儿女》、《世界》等,既如此,就从他的电影说起吧。
像电影《小武》中的时代描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底层小人物扒手小武因为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被友情、爱情、亲情抛弃的故事。
作为扒手中的大哥大,小武还是有一定的优越感的,比如,关系交好的邻居(或者是发小?)的朋友被扒手偷了钱包,邻居平静地说,让他帮忙把身份证给找回来。
那个年代身份证补办很是麻烦,小武召集手下小兄弟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身份证,后来将钱包里钱财分了之后,身份证就统一被小武给寄回了派出所,派出所也是见惯不怪受之坦然。
小武当年的扒手兄弟小勇南下一趟,倒腾起了烟草,发家致富成了名企业家,为家乡捐款捐物,要结婚了,电视台开始采访播报,小武才知道。
周边的朋友都得到了小勇的婚宴邀请,而单单漏掉了个他,这是什么情况?
小勇不仁,小武可不能不义。
为了筹备小勇的礼金,小武又干了几档“买卖”,得手后,到邻居开的小卖部将零钱换成了整票子。
看到上门送礼金的小武,小勇很尴尬,却依然公事公办的冷淡,小武感觉到了失落,这个曾经的兄弟已经离自己很遥远了,几年的时间,阶层已经分界,拓宽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小勇将当年刻在墙上的“勇武”两字抹掉了“勇”字,已经暗示了小勇决定抛开这个兄弟的决心,抛开小武。
因为在时代的洪流汹涌前进的时候,小武却还在原地打转,而这个小武,也是小勇不堪回首的过去的自己,光芒万丈的当代名企业家,怎么会有他曾经偷摸维持生计的晦暗过去呢?
那是朱元璋的发小,过去那个讨饭化斋的落魄已经今非昔比。
时位之移人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此士已然成器,岂能再做从前观呢!
时代的洪流丰盈了一些人的钱包,却萎缩了他们的情感,他们将感情与过去一并抛弃了。
贾樟柯的电影中,情感操控了人物,被抛弃者的无奈和无力感,大踏步向前的人的无情,都于低调、缓慢的节奏中徐徐展开,令人压抑却也无奈。
作为电影人,就是将这类小人物,放在这个时代的放大镜里细细观察,予人以警示。
他不会给你讲大道理,却用人物的行为、结果,演示着他的命运走向。真实地展现,也是电影人的义务之一。
电影特色:不全知型的处理方式
基调都是时代变迁中小人物的疲倦与哀伤。
《小武》的主人公小武,属于改革浪潮中被时代抛弃的典型。
他被友情抛弃,因为他止步不前得过且过的时候,发小已经乘着改革之春风大踏步地跑进了首富前列,成了万人羡慕的烟草老总;
他被爱情抛弃,本以为与之同病相怜的梅梅,最后跟着煤老板去过新生活了;
他被亲情抛弃,他存放在母亲那里的金戒指被母亲转送给了二嫂,他索要未果,却被父亲赶出了家门……
几个闪回式镜头,将人物的友情、爱情、亲情以“点”的形式体现了出来,缓慢的忧伤,结合精炼而不拖沓的情节,是其电影的特色。
在时代洪流中,在众叛亲离中,小武孤独着、无所适从,他慌了神,也终于失了手,被老警察捉住。
因为警察临时办事,把他拷在了路边的电线杆上,接受路人的瞩目,这跟影片开始,小武每次干完几桩“买卖”,就把一沓沓身份证寄回警局那种骄傲判若两人。
贾樟柯的电影属于闪回式、像是读书中的“快速阅读”式,经过几个镜头的闪回跳跃,观众头脑中自然将几个片段串联起来,整个故事结构就全部展现在眼前。
绝无冗余、拖沓的表现手法,与现在的部分电影的事无巨细的交代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更不可同日而语。
贾樟柯认为自己的这种电影的处理方式为“不全知型”。
比如,贾樟柯讲到所拍摄的《站台》,影片中赵涛扮演的角色尹瑞娟,最初的版本,是关于尹瑞娟为何没有跟着文工团流浪、家里人给她介绍对象,后来为何又嫁给了崔明亮等细节一项项交代得很清楚。
然后拍了一个星期后,贾导就开始停牌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想到日常生活中,我们了解一个人,往往是通过只言片语,结合一些点状的信息,将这个人的生活经历而串联了起来。
然后,贾导就开始全盘推翻了原来的结构,,一边拍一边改。
相对于现在的电影、电视剧的冗长,动辄三四个小时的电影和动辄几百集的电视剧,贾樟柯的电影令人意犹未尽的留白的确令人感觉舒服。这点通过他的《山河故人》里也能看出。
《山河故人》里赵涛扮演的沈涛嫁给了张晋生,接到请帖的当日,梁子离开。
等梁子得了绝症选择返回老城的时候,沈涛已经与张晋生离婚,两人的儿子跟着晋生。后来,张晋生带着儿子躲到了澳洲,到乐的继母就再也没有出现;再后来,到乐忘记了母亲,忘记了中文;最后因为一首老歌,甚至爱上了跟母亲几乎同龄的米娅
两人为何离婚、晋生为何躲到澳洲、继母为何不见了、到乐为何忘记了母亲和中文……影片中并没有说明,既没有情节解释,也没有通过旁白或是别的朋友的信息传递等方式来说明,但对整个电影的剧情来说却衔接自然,观众可以自行联想。
无论任何原因,都是与主线无关的情节,除了增加剧情的拖沓外毫无用处,因此贾导选择留白,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人的大脑很聪明,通过一个人的几个片段基本就可以勾勒出这个人的这一段时间的经历。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正如贾樟柯在书中所说“生活给我们就是这些信息,那为什么拍电影要变成一个全知的视角?”
既如此,事无巨细的罗列就没必要了,细节的铺垫需要为电影的主线服务。
贾樟柯的电影,有耐人寻味的留白,当然,也更有他想要着力表现的细节。
细节:动了情,就有了细节
很多人吐槽某些电影中的穿帮镜头,比如皇帝戴手表啦,古代有电线杆啦,演员在剧中的车前视镜里有摄像机啦,剧中人物跛脚一会儿左脚一会儿右脚啦……等等。
那么贾樟柯是如何关注到及处理他电影中的细节的呢?
书中关于《站台》中人物的服装,可以看出他对待电影的严谨,几乎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江湖儿女》中,“比如服装、演员手里拿着的手机等”,都要考证,那个年代用的是什么手机,,“哪一款的摩托罗拉或者诺基亚”等。
有人问贾樟柯如何能够考虑到那么多的细节,贾樟柯认为,“当你动了情,你的想象力就会异常丰富,很多细节就会想象出来了”,细节是建立在情感之上,“它跟情感有关”。
《站台》讲述的故事是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十年间的变迁,如何在影片中体现人物的服装呢?翻阅资料、苦思冥想……
后来,贾导就跟剧组的服装设计师想了个办法,回到母校找到当时学生的集体照,这样一看就明白了了,当时的人们所穿的衣服五花八门。
另外一个细节:一场发生在七十年代的剧情。
女孩子们在排练的时候,脚踢出来,露出来的全部是化纤的袜子,化纤袜子流行于八十年代,与影片表现的时代不符,但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观众透过屏幕中袜子的颜色应该也不一定看得出区别吧?
但是贾导不然,“既然我已经发现了,干嘛要把错误拍进去?”然后毫不犹豫换掉。
电影口音:故乡是一种声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贾樟柯拍的是家乡的变迁、家乡人的变化,自然需要体现家乡的口音。
贾樟柯的电影里,人物对白大多带有口音,属于不太难懂的北方口音,后来知道,是贾樟柯家乡的汾阳口音。
关于汾阳我知道的只是汾阳美酒杏花村,知道这个酒,不是因为是爱喝酒的酒鬼,而是广告打得好。
不知道贾樟柯这个人,不是因为作为导演他没有名气,而是他一般不做宣传,不做商业大片,因为所拍影片的过于接地气儿,被称为“地下导演”。
小众的影片,却个个诛心般经典——如果你有幸看到的话,你一定会觉得不虚此观的。
作为北方人,影片中这不太难懂的汾阳口音,却给电影平添了一些特色和韵味。
影片中时不时体现的叶倩文的老歌(话说,贾导似乎对叶倩文的歌情有独钟啊!不过,叶美女的歌确实好听),
贾樟柯的电影总是带着浓浓的时代的烙印,于每一个细节中令人泪目,充溢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熟悉音乐的街道、听着似乎杂乱却熟悉的乡音和摩托车的声音。
记得多年前,那时候还在上大学,每年最渴望的就是寒假的那一段时间,早上在暖暖的被窝里赖床,听着厨房那里传出来的母亲在灶台前锅碗瓢盆的交响是最惬意的时光了……
故乡,是一种声音,一种味道,乡音亲切,乡味浓郁。
对于贾樟柯的电影来说,他的口音则是更加明显了。
他的电影风格,是汾阳的口音、山西的口音,那种带着情感的乡音,结合他电影中独特的表现手段(比如适当留白、闪回式),听到他的口音,感受他的激情,也就跟上了他想要讲述的故事。
电影的音乐:音乐,是电影的灵魂
叶倩文的歌是贾樟柯电影的灵魂,每一部电影里或多或少都有叶倩文的声音出现,巧妙地域剧情结合,表现了人物的心里世界。
《浅醉一生》“在每一天我在留恋,这心漂泊每朝每夜,多么想找到愿意相随同伴……”
《小武》中,小武找不到了,因为他被昔日伙伴小勇抛弃了;《江湖儿女》中,巧巧找不到了,等她出狱后,她的心还在江湖,但斌哥已经逃离了他们的江湖;《山河故人》中,到乐更是找不到了,因为他已经丢了回家的钥匙……
《山河故人》中,到乐第一次对母亲辈的米娅动情,也是听到了米娅播放的老磁带,那首叶倩文的《浅醉一生》,那熟悉而久远的旋律里有妈妈的味道吧。
贾樟柯说“叶倩文的歌具有一种相濡以沫的情义的感觉”,“有情有义”的感觉,共赴江湖路,适合他“有情有义”的电影。
结尾:这个人,很江湖!
《小武》最后,小武被拷在大街道边,成了路人观赏的一道风景,贾樟柯说这是想到了鲁迅所说的“看客”。
其实,这个结尾也是暗示着被时代所抛弃的小武,他的好面子、敏感、低调,或者可以说是阴暗的一面,被展示到了光天化日之下,逃无可逃地被揭露在众人面前,展现了被时代抛弃的小人物的悲哀与无奈。
而《山河故人》最后则给观众展示了一个开放式结尾,母亲沈涛包好了麦穗饺子,在阳光下跳起了舞蹈,到乐是否听从了米娅的劝告,他会回来吗?
他的电影:氤氲着淡淡的疲倦的忧伤,压抑着个体在时代洪流里的挣扎与解放。“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里,个体被裹挟、被推搡的无能为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摘自《江湖儿女》),“电影最有魅力的部分,就是它能够真实地呈现这个世界。”这是电影人的义务,从这一点来说,贾樟柯这个人,很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