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之所以被奉为经典,会有许许多多的原因,或是在技巧和艺术上的突破,或是时代与背景的烘托,而《罗马假日》的经典在于,让一代甚至数代观众拥有可以共享的符号化的深刻记忆——人们因此记住了浪漫的罗马,记住了美丽的赫本,还有一切关于那段短暂假日的场景,都成为观众想要去复刻的动人回忆。
故事里公主与绅士的足迹踏遍了这座永恒的爱之城,也把一切美好的东西定格在了电影中。影片结尾,两人回到了各自生活的轨迹,高大的派克在走出宫殿时竟也显得寞落,公主的选择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背后象征着高贵与责任的王权,才是美和虚幻之下包裹着的现实,当然,大多数人早已沉醉在这场邂逅中,慰藉着自己的浪漫之需。
就在电影上映的195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了她的加冕典礼,而赫本的人物原型正是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这个可爱又叛逆的女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视作是英国王室的“麻烦”,毕竟在这个凡事都要遵循一定规则的温莎家族,按着自己的个性行事向来是不会受到鼓励的。
比起《罗马假日》,我更喜欢Netflix2016年出的堪比史诗式的剧集《王冠》。它用更加真实和细腻的镜头,讲述了伊丽莎白女王从公主一步步蜕变为女王的过程,光环之下她的窘迫、不安、委屈、困顿与常人无异,学着如何接受生命中的局限,去完成应该完成的事,是公主更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必由之径。
她是想象中一切美好的样子。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罗马假日》刚开始一段报道公主行程的旁白:“安妮公主此刻正在拜访伦敦…接下来便飞往阿姆斯特丹…接着她又来到了巴黎,她会与许多官方机构研讨加强其与西欧各政府的关系,当然也包括了罗马……公主正显示出其迷人的微笑。虽然连续不断地公开露面,她也面无倦容。”
实际上在《王冠》中,因为高密度的接见与访问,女王需要不停地挥手,微笑,面部肌肉过度劳累而导致痉挛,必须要在脸部注射松弛剂才能继续行程。
她没有办法像那些撒娇的女孩一样,抱怨一句好累哦,不想做了。她维持自己在公众面前的体面,在镜头下,在电视荧幕前,只要保持那种美好的微笑,就永远不会让人们知道,王权往往是重担。就像丘吉尔曾对女王说过的:“让他们看着你,但只让他们看出君权不朽。”
随心所欲的喜悦与恪尽职守的骄傲
《王冠》中最爱的是第一季第八集“骄傲与喜悦之源”,这是出于乔治六世对于自己两个女儿的宠爱之词。
玛格丽特公主自小生活在女神姐姐的阴影下,但她美丽多彩,仿佛浪漫不羁的个性,才是她仅有的胜利。但这种过剩的个性,往往让身边的人感到惊慌。
她爱上了比自己大16岁的男人并且一度想要放弃自己的头衔与特权。虽然女王身为姐姐,为此做了最大努力的争取,但是她个人的意志和意愿,始终无法打败王冠所带来的原则和信仰。
其实《罗马假日》中的安妮公主,更像是伊丽莎白女王与玛格丽特公主二人的结合,毕竟在电影中也是如此,这个关于爱与责任的故事,最终以责任压倒爱情落幕。
我们都是多重身份的半人类
因为在很多事情上自我欲望的必须牺牲,也让女王在维护王权与职责的路上越走越稳。
但王室这种不近人情的冷酷,让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忍无可忍:“你可以不要做正义的源泉,这个破马戏团的主角吗?”
“那我是什么?”女王反问。
“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女人,一个姐姐,一个女儿,一个妻子……”
女王,就像是代表了人类和王族双重身份的半人类,深陷在可怕的无休止的文明战争中。
我们,也永远都不可能是所谓的“我们”自己,谁不是带着镣铐跳舞呢?
但至少我们能以一颗永不退缩的心,和一种无畏的精神,承受王冠,不,承受生活所带来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