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太空新闻网站space.com公布了一项来自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项目,题为“像科幻小说一样在小行星上建造太空城市”。它说的是,如果未来人们想去太空寻找栖息地,小行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小行星表面不安全,要挖空才能适合居住。很多小行星并不是一整块坚硬的石头,而是一堆聚集在一起的碎石,掏空后会飘到太空,说不定会变成小陨石。
事实上,将科幻故事带入现实已经有很多人做到了。但是大部分都是娱乐性的,不实用。
比如Meta拥有一家VR设备公司,2022年做了一个头盔,叫死神头显。死亡不是比喻,而是真的可以杀人。这个头戴式显示设备是专门用来玩一个叫《神剑》的游戏的。你知道这个头盔有多离谱吗?它实际上包含了一个小炸弹。只要游戏里的玩家死了,炸弹就会爆炸。真正的玩家和他们一起玩。你想想,这东西谁敢用?
你看,你冤枉他们了吗?很多把科幻带入现实的发明,更像是行为艺术,不太实用。
比如美国一群研究机器人材料的科学家把蜘蛛尸体做成可以抓东西的软体机器人,具体原理并不复杂。蜘蛛的腿靠液压移动,即使死后,只要人为加压减压,也可以再次移动。这可能为机器人材料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即生物肢体,当然想想还是有点吓人。
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将一些人类脑细胞移植到老鼠的大脑中,使老鼠长出混合大脑。具体过程是将人类干细胞培养的组织移植到小鼠大脑皮层。结果发现,人脑组织不仅存活下来,而且越长越大,占据了老鼠大脑的三分之一。甚至和老鼠大脑建立了联系。比如吹老鼠的胡子,它大脑里的人脑组织其实是有反应的。再比如,在老鼠喝水的时候刺激人脑组织,其实可以让这只老鼠形成反射回路。只要你再次刺激这个区域,它就会重新找到水喝,这项研究过程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脑。
我们会发现人类科技史上有很多技术,都是出自科幻作品。比如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里的电动潜艇,《从地球到月球》里的飞船登月都实现了。再比如《星球大战》中的3D全息投影,《沙丘》中的小型无人机等等。
人类发展尖端科技的本质是不断跨越想象与现实的界限,在创新这件事上,有时候需要一点脑洞,一点意外,一点跳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