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八月半Fly
01
最近地摊经济如火如荼。
走在杭州的街道上,你能看到卖西瓜的大货车、卖菜的小三轮车似乎比往日多了那么一丢丢,但变化也不是特别大。
更多的是在微博、朋友圈里,见到好多认识的或不认识的朋友,刷着五菱小荣光,张罗着自己的小生意。
前几天打电话回去老家,老人说,现在我们那边乡镇路边好热闹哦,大家没什么事的好多人都开始摆摊,卖什么的都有,鞋子、衣服、袜子、小食品、鱼肉豆腐......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走街串巷的光景。
我想大概是因为疫情的缘故,好多人在老家呆了一两个月后,就不太想出去了。
今年的经济又特别不景气啊,待在家里的人又没有很好的途径增加收入,于是摆摊就成了一种低成本、低投入的赚钱方式。
不禁想起了老家卖菜,以及多年前的几段摆摊往事。
02
上高中以前我都住在农村。我们那个村是附近有名的菜蔬生产基地,爷爷奶奶做了一辈子的菜农+菜市场小摊贩,靠卖菜把他们的三个子女拉扯养大。
那个年代的菜农是属于贫农阶级,累死累活一年也赚不到多少钱。小时候我常常听我爷爷讲,卖菜卖了多少钱,买化肥农药种子又花了多少钱,掰着手指头一算,怎么还是个负数哪。
还有很多时候,我看到他晌午时光拖着板车回来,里面是几箩筐没卖完的剩菜。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可惜了,这么多菜又要浪费喂猪了。
可想而知,种地这份工作是多么的艰辛了。好在地里大片的粮食和菜蔬倒是能养活一大家子人。
后来就常听到父辈的人说,以后做什么都不要回去种地。
父辈那一群人,有些胆量的就外出打工。八九十年代去广东闯荡的那一群人,只要头脑不是太差、财商不是太糟糕,基本上都早早地发家致富了。当然,还是有蛮多人选择老一辈的生活方式,在家里种点菜蔬、水果,或者承包个鱼塘,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
到了我们更年轻的这一辈,就鲜少有人务农了。有些读书进入大城市学习和生活,有些靠着一门手艺出去闯江湖,各自在都市的某一个角落安身立命。
时代的变迁真的很快。像我祖父那一辈,顶着烈日经营菜园,卖菜卖不出天日,到如今水果生鲜蜂拥而至城市社区,农村土地承包制渐渐地变成了香饽饽,其实也就短短二三十年时间。
你看现在城市里面卖菜的摊位上的老板,基本都换了一拨人,很少再有年纪大的人卖菜了。得益于供应链效率的提高,租个小摊卖菜,其实放在现在来看,是利润很不错的一门高频生意。
当然,这门生意也是比较辛苦的。
我记得以前,在菜园里青黄不接的时候,我奶奶经常凌晨两三点就爬起来,蹬着三轮车去我们镇上的水果批发市场打货,印象中都是些土豆、花菜、番茄之类的外地货。那个时候外面应该流行起“大棚”了。
哈哈,小时候我还经常跟着我奶奶摸黑起来,坐着三轮车去集市玩。
所以其实我从小就对摆摊这件事不陌生。但那时候的摆摊对于我更多的是一种乐趣,因为去了集市总能混到点好吃的,比如蛋糕啊、甜豆腐、卤菜之类的。
03
正儿八经地想着要自己摆摊,是在读大学那会,说起来那也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我们学校当年就特别流行摆摊,做副业。那时候BBS还刚开始火起来,手机刚流行上彩屏,短信收费一毛钱还是一毛五一条,大部分的广告宣传单还是靠A4纸。
有些经商头脑的同学已经开始做化妆品、衣服、书本、手机卡之类的买卖。
当时我参加社团,认识了一个经管系的女生,人特别外向开朗。没多久她就开始做英语班的培训卡推广,后来她悄悄告诉我,市场潜力巨大,她打算后续的生活费也不找家里要了,也有点想拉我合伙的意思。
现在想来她非常有头脑。大学时的我怎么看也不像是个会做生意的人,也跟她并不是太熟,但因为我跟她是不是同一个系,我是理工科,而当年好多理工男想报考国外的学校,卡在英语这一关。开发优势资源,现在说起来好像没啥特别,但我那个同学多年前就想到了,确实是个做生意的苗子。
不过那时候的我,还真是从没有想过要去赚外快,还是老老实实地搞学习吧,当时心里还觉得那个女生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后来就渐渐走远了。(哈哈,那时候的我真的是相当“老实”啊。)
虽然拒绝了她,但勤劳致富这颗种子就算是种了下来。也是那会才意识到,哦,原来读书也还可以靠自己双手赚钱哈。
04
后来有一次中午在学校溜达,看到一张4S店招聘兼职推广员的传单。
当时正好课程比较轻松,于是就带领我们寝室的小姐妹一起报名了。那应该算是第一次尝到赚钱的滋味,现在还记得很清楚,赚了接近300块钱,在当时的我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巨款”,可以管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呢。
说起来,这钱赚的也很不容易的。
这份兼职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联系汽车主,让他们成为某4S店的会员,考核标准是后续4S店的员工给车主打电话,如果车主同意呢,我这个小推广员可以分到5元/份的提成。
我的接头人是一个其它专业的男生,戴着黑框眼镜,一副精明相,给我们讲解的时候经常蹦出几句:一定要照规范推广,否则在某种情况下是没法拿到提成的。
第一天周六,我还动力满满地在学校找车主推广。学校的车子有很多都是本校教授的,那个时候也会经常被拒绝啦,还有一点就是总觉得不好意思,怕被同学碰到,所以第一天其实也没做几单业务。
第二天周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去附近的加油站推广。一来车流量大,二来反正在外面,也极少会碰到同学。然后就跑去加油站跟工作人员说明了一下情况,一开始别人当然是不同意的,可对方估计也看我是穷学生一枚,生活估计挺可怜的,于是也就默许了。那一个下午,就做了好几十份单子。
还想过要做一个大的广告牌支在加油站,但工作人员坚持不同意,说怕领导问责,也就作罢了。
后来就没再去那个加油站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内心不是很相信这份工作是否能兑换成现金,怕付出得不到回报,考虑得过于谨慎了。
有句话说“舍不得孩子”,和我一起去的一个室友,坚持在业余时间做了有小半个月,后来结算了一千多块。
当时我们都挺羡慕她的,也很佩服她这种认准一件事情做到底的勇气啊。
这就是我想讲的,十多年前的大学摆摊往事。
之后还有在学校的勤工俭学部门打杂,以及做家教等。但都没有第一次推销4S店会员卡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