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刘是车间办公室办事员,自称“杂役”,每天的工作也简单,收发文件、报表、汇总分析,月底总结等等,朝八晚六,每月工资到手也有4000+,在一个24小时运转的铁路单位,不上夜班,算是清闲自在的工作了。他原来的工作是火车司机,开火车没两年,实在受不了那种辛苦,托了关系换了一份打杂的工作,日子比原来滋润多了,但最近有些焦虑。
小孩两岁了,明年准备上幼儿园,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小夫妻俩意见上产生了分歧,小刘建议上公立幼儿园,一年费用五千左右,就小两口目前的收入,算是宽裕。而他媳妇想把孩子送到私立幼儿园去,一年学费一万五千多,是公立幼儿园的三倍。刚开始小刘坚决反对,后来被媳妇牵着到两个幼儿园分别考察了一番后,他改变了主意,决定上那个一年一万五的幼儿园,口碑好、离家近、老师更精心、游戏学习更科学,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
他说:“贵就贵点吧,咱不是还望子成龙呢嘛,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呀!可是,光孩子的学费,一年就花掉我将近半年的工资,其他吃喝用度,我们还过不过了?你说现在上个学咋就这么贵呢?”
其实,很多同龄人的感受都是一样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这是我们固有的观念,孩子的教育费用会占家庭支出的很大比例,享受完初为人父母的喜悦之后,接下来就是各种焦头烂额。孩子上了幼儿园,就会变成月光族,攒钱变得越来越困难,上有老下有小,万一有个突发事件,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我有一位发小,中专毕业后只身在上海打拼,当我还在大学里,一边理所当然地花着父母的辛苦钱,一边内心迷茫无所事事的时候,她已经参加工作,经济独立、挣钱补贴家用。如今拥有一家餐馆,几处房产,在朋友圈里经常见她飞到各地去旅游,去美国自驾,去爱琴海边看夕阳,去韩国、香港购物,带父母去东南亚感受异域风情。在我那一圈朋友里,她也是最努力的那个人,成功便理所当然。
所谓成功,财务自由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努力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比你优秀的人,永远都比你更努力。一个外表光鲜的人,背后付出的是往往是你不知道的巨大辛苦。
前天晚上十点多,她在朋友圈里晒了一张在餐馆忙活的照片,我随手点赞,并提醒她注意休息,一会儿她回复了消息,就在评论区里,简单聊了几句。
她说她不得不努力,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要给她的家庭更好的生活,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将来。她又说,她不像我,在国企里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吃喝不愁、养老不愁,也不必像她那样拼命。
从她的前半句话里,其实也透露出了几分焦虑。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有差距,但她克服焦虑的方法是努力工作,而不是自怨自艾,不是成天焦虑着,又同时得过且过着。
她的后半句话,却让我如鲠在喉。在我看来,所谓的稳定工作,已经成为鸡肋,食之无肉,弃之不舍,日复一日,由原来的热血青年,最终变得一无是处,只能等着国家的施舍和救助。
昨天去接媳妇下班,碰见她的同事小王,打了个招呼之后,她就跨上电动车,匆匆消失在车流里。
小王的老公也是铁路单位的,按照现在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来看,将来如果一切照旧,她老公一个人的养老金,足够他们两口子,而且公婆也是从国企退休的职工,自己养老的同时,还能补贴他们,孩子也帮忙管了,在我们看来,生活几乎没有压力,完全不必这么拼,但她不这么认为。
时代会变,政策也会因时调整,将来的事,谁都说不好。万一国家不管了,万一哪天两个人过腻了,万一……万一的事太多太多。所以,她每天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穿梭在好几个辅导班、培训机构代课,从这个辅导班下课后,又匆匆赶往另一个辅导班,像她这样,高考前那几个月,月入过万是常事。
把自己的将来赌在别人身上,不如握在自己手里,有一技之长,才是最好的养老方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刘说他有点后悔当初从火车司机的岗位上下来,其实应该向上,争取管理岗位,而不是向下,找一个清闲工作养老,如今工作倒是清闲了,可压力却山大了。
我说:“你还可以回去开你的火车去呀,现在司机岗位人员紧张,想回去就回去了,再争取干个班组长,向管理岗位走,收入高、活不累”。
他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说:“回不去了,两三年没干,现在想想,开火车还是太累了。”
我说:“那你兼职,再干点别的。”
他笑了笑说:“我一个复转兵,兼职能干啥,先这样吧。”
其实,他是走进舒适区,不想再出来了,虽然生活让他焦虑,可他还可以逃避呀。
得过且过,过不去再说,一边焦虑着,一边混吃等死,是多少人的现状。
昨天朋友圈看见一个段子:不管算命先生说你五行缺什么,其实,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你最缺的还是钱!别说什么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只要你穷,什么都会就克你,你只有努力赚钱,才能克天克地,克人生。
面对生活的艰难,光焦虑有什么用?你得行动起来,发掘自己的一技之长,实在没有,就去学习。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不是焦虑,也不是自怨自艾,而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