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的一天,我还在孕期,在电视上看到一位明星妈妈讲她生娃后的感受。其中有一段印象特别深刻,描述的是半夜哄娃睡觉的经历,在严重缺觉的状态下起床N遍,在喂了、喝了、把了、擦了、唱了等所有能想到的事情都做完之后,娃还在哭。她说当时的感觉简直要崩溃了,想把这个小不点扔出去的心都有。
当时的我看了这段访谈,觉得“夸张了吧,不至于吧。”等到真的成了妈妈以后,再回想这段访谈,我表示一万点感同身受。
其实,这一切都还好,只是身体比较累而已,毕竟那时候小不点还不会顶嘴、不会捣乱。随着悠宝渐渐长大,上幼儿园之后,他开始出现了各种在大人看来“不听话”的行为和言语。
平时大家都觉得我特别温和、好脾气,其实我个性拧着呢,也特别容易发火。虽然我一直都坚持“孩子不能打”,但真遇到事了,心里也想过很多遍“不如打一顿算了”(不过只是气头上想想而已)。
后来的事情有了转折点,当我试着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老公与儿子之间的冲突时,我看到了两个情绪失控的“孩子”,老公愤怒的言行显得无比强势,儿子的愤怒则显得那么弱小和无助。
去年的一天清晨,儿子醒来发现昨晚搭的乐高部分零件坏了,很着急,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用力拍打还在熟睡的爸爸,“爸爸,爸爸,你给我搭上!”
老公昨晚睡得晚,早晨一下子被吵醒,我知道他一定不舒服,看得出他强忍着心里的不悦坐了起来,迷迷糊糊的试着帮儿子把乐高搭回去,但试了几次都没有搭好,于是爸爸对儿子说“这个零件有问题,待会儿爸爸起床以后再给你搭。”接着,就倒头又睡了。
儿子不肯罢休,我想他一定特别喜欢这个玩具,而且刚睡醒也不是很清醒,只见他一边更用力的捶打爸爸,一边喊着“不行,你就给我搭上,你就给我搭上。”
本就没有睡好觉的爸爸一下子就怒了,突然回身推了儿子一把,愤怒的说“干什么呢,有病吧你”
儿子一下子委屈的哭了,转身钻到我的怀里。当时我也被老公的气话吓到了,平时他不会说这样的话,一定是太累了。
我抱着儿子,跟他讲,爸爸这样对悠宝说话是不对的,但是爸爸很辛苦,昨晚睡得晚,但即便这么辛苦,爸爸刚才也帮悠宝试过了,只是没成功,等爸爸休息好以后,肯定会帮你重新搭回去的。
因为那天悠宝要上幼儿园,我要上班,事情就被接下来的晨起洗漱给冲淡了。
事后回想那一幕,我完全能够理解儿子和老公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当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情绪就会失去控制,情绪一旦失去控制,行为和言语也会随之改变。
那么问题来了,当父母和孩子的情绪同时失去控制的时候,该怎么破局,解决问题,避免冲突呢?
那件事发生后的当天中午,我给老公发了一条微信,“大人生气时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们就更不能要求孩子生气的时候不发脾气。所以你做不到的,也不能要求儿子改变,你先改变,儿子才会改变。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看到的就是自己的样子。你微笑了,镜子里的你也会微笑的。”
想要管教孩子,第一步是管教好自己的情绪。
其实,控制自己的情绪谈何容易。为了给老公做榜样,一年多以来,我一直在努力练习,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和自己的无数次较量中,渐渐总结出一些小技巧。
1 慢出口
当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言语”时,作为家长往往马上就会进入对抗状态,恶狠狠的话张口就来。
恶狠狠的话不只是我们认为的那些骂人的言词,还包括所有对孩子的负面话语,比如“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说多少回你怎么就记不住呢”、“还想不想……了”等等。
且不说这些话说出来根本毫无作用(想必你也说过很多年了),而且还会让冲突升级,陷入恶性循环,而打破恶性循环必须从家长开始。
如果一开始你很难马上调整自己的情绪,你至少可以从“慢出口”做起。每次想要张嘴教育孩子的时候,先等几秒钟,在心里默数5个数。给自己一个短暂的“冷静期”,大多数情况下,冷静几秒钟能有效抑制情绪的爆发。
2 为什么
当你试着在情绪爆发之际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候,也请试着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或者说出这样的话?这背后隐藏在他内心的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所有的果都必有因,孩子也一样。在孩子做出我们认为的“不良行为”之前,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一定是孩子的某种需求我们没有感知到。儿童的表达能力不及成人,很多时候,他们做出不良行为的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家长一方面我们有责任教给他们如何表达,另一方面还应该以包容的心去理解他们的行为。
所以,在前面短暂的“冷静期”之后,要主动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与孩子的沟通,我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80%都集中在两个目的上。
第一个目的:我想让你陪我玩。这几乎可以解释所有“莫名其妙、无缘无故的打扰行为”。
经常我和老公在忙着家里的事情或者工作的时候,儿子就来“捣乱”了,一会儿趴在我们身上,一会儿打我们一下,一会儿过来敲电脑,一会儿又大喊大叫起来,有时还会把衣服扔在地上,或者把水撒在桌子上,这一切看起来“无理取闹”的行为,其实都代表一句话“快来陪我玩!”
第二个目的:我不想按你说的做,我要自己做决定。当孩子说“不”的时候,大多数情况都是这个目的。
家长虽然嘴上常说“巴不得孩子什么都自己做,省的操心”,但生活中却无时无处不在控制着孩子。从早上起床催促洗漱穿衣到晚上催促洗澡睡觉,从饭桌上要求孩子吃这吃那到玩玩具时呵斥孩子不要做这做那。
上了幼儿园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非常强了,他们希望能够在更多的时候自己做决定。
所以当你听到孩子说“不”的时候,不一定代表孩子不听话,他可能只是希望这个决定由他来做。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儿子每次要喝水或者喝奶的时候,原来我总会说“不能喝凉的,要热一下。”儿子毫无例外的都会说,“我不!我就要喝凉的!”(是不是特别想发火?)
现在,我会说,“牛奶是一定要热的,你可以选择在微波炉里热15秒还是20秒。”儿子每次都会选择时间短的那个选项,但那又如何,反正牛奶是热的了,嘿嘿
3 语速缓
还有一个帮助你在短时间内调节情绪的小技巧,就是在回应孩子的时候放缓语速,慢慢讲。
在我们情绪失控的时候,话语往往是脱口而出、不假思索,语速急、音量高,对方听起来会觉得像是被攻击了,所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控制情绪的小妙招,就是放缓语速,放低音量,当你放缓、放低的时候,你的情绪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孩子。
可能你第一次试着放缓语速、放低音量和孩子沟通时,孩子还会用“不良行为和言语”回应,但我们要坚持,用温和的语气,从理解孩子的角度与他沟通,他一定可以被感染到,因为,我们同样是孩子的镜子,而且我已经试过很多遍,亲证有效。
今天就跟大家介绍这三个小技巧吧,在练习控制情绪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说多了担心大家不知从何开始,3个刚刚好!
我们一起加油,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