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其实没那么喜欢随意的关心,随便的搭讪,对吗?
和菜头写了一篇《英雄面馆》呼应最近热播的《深夜食堂》,我印象很深的是说,生活中我们真正喜欢着的那个店子,店主通常是沉默寡言的,可能点单都不抬头看你,甚至时不时还会流露出一点不耐烦。我起初觉得不对,觉得与深夜食堂这几个字自带的温情氛围不相符,电视剧中《深夜食堂》的老板可是知晓每个人的故事,是每个人的心理辅导员,经过每个人的故事,才能有了这样一部剧。
可是为什么,我隐隐觉得菜头叔描述的似乎更得我心,我觉得更真实呢?
这种冷漠与温情的矛盾,让我想到了曾经对滴滴司机的评价事件给我带来的冲击。我记得滴滴一开始风行的时候,流传过一些和师傅聊着聊着发现师傅其实是上市公司老总一类的故事。对开车师傅的热门评价标签里面也有一项“师傅特别能聊天”。经常一拉开车门,师傅就开聊了,小到聊天气聊路况,大到聊人生聊理想。心情好的时候觉得的确给路程增色不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纳闷怎么这世上爱聊天的人都来当司机了呢,所以有时也会有一搭没一搭的漫不经心回回师傅的话。我以为只有我对这种搭讪稍感不适,后来看到豆瓣上有个热帖吐槽“有些滴滴师傅不强行聊天会死吗”。更让我震惊的是后来似乎有APP直接打出了“司机不聊天只开车”的卖点,似乎对不少乘客受用。曾经把共享出行变成“出行”+“社交”的模式去哪了?
看了和菜头的文章我懂了,正如他的《英雄面馆》里所说:“所有的热情殷切对于食客来说都是一种精神压力,感觉又回到了日常社交的恐惧之中,一定要说点什么,一定要做点什么才对”。我进面馆就让我安静吃碗面,搭个车你就不能让我安静的出出风眯一会或者看看风景发发呆吗?
都说中国人是人情社会,我们喜欢见人就问好,问“吃饭了吗”,但同时我们又是内敛而敏感的。“我吃了,你呢”有的时候并不是真的吃了。就跟英文课本里,别人问你“How are you”,你只会脱口而出“I'm fine, thanks,and you”。
我好像不是很好,你也有你的故事,但是我们可能就微微一笑。我们不会逢人就聊悲惨掉眼泪,那是祥林嫂。诗句里面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有些话只能在特定的时候跟特别的人才能聊的嗨。
其他的时候?请把握分寸,控制一下距离。
我只是去剪个头发而已,不要热情的和我讨论最近看的那部剧怎么样,我跟你聊了和我姐们儿聊什么?我随意和普通的异性朋友逛个店试个衣服而已,不要随口就说,“哎呀,是你男朋友吧,长的挺帅的,您真有眼光”,大家都挺尴尬的。更何况,当咱们之间存在着交易的关系,我只觉得你的关心显得有些不真诚,也会只是为了让我掏出口袋里的钱,或者是给出一个好评而已。
就比如说你去超市买东西,你喜欢随时一直被人跟着,能够随时为你服务,还是喜欢让我自己逛逛,有需要的时候喊一声再有人过来?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喜欢后一种吧。空间,我们需要一点空间。
陌生人也不都是魔鬼,他人也不全是地狱。回到开头,和菜头的文章里所说的英雄面馆,并没有停留我一开始描述的那层冷漠,而是面冷心热,厚积薄发的“温情”。这种温情可能爆发在某次你站在收银台前踌躇半天不知道点什么的时候,老板头都没抬悠悠的说了一句,“要不还是老样子,肥肠米线(我自己脑补的,因为我爱吃)”,或者是某次老板给你端上面似乎捎带犹豫的说了一句“今天来的有点晚了”。又或者你想想,你家旁边是不是有这样一家小店,平时老板凶巴巴的,算好的价钱一毛钱都讲不下来,可是某次你进店买东西发现钱包没找着整个人崩溃的时候,她出乎意料的说一句“今天的东西你先拿回去吃吧,下次来再补上”,也会再后面还有不少人排队买单的情况下加一句“赶紧回去好好找找,别着急,来,下一个”。这,是来自熟悉的陌生人,接地气的温情。
所以,跟一个陌生人,温情并不代表着对他嘘寒问暖,而是在于你和他的生命发生那么一秒交集的时候,你付出善意,即使转身再也不见,不知道彼此的姓名。这个社会陌生人之间的尬聊再多,也弥补不了一桩桩“彭宇案”折射出的鲁迅笔下“围观者”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