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常常听人们讲格局,格局听起来比较虚和大,不同的人都能提出不同的看法。格局究竟是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最接近的解释,应该就是我们的认知层次。
一个人的格局很大时,通俗化的解释就是他的认知层次较高,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
认知层次有自己的特点:
在认知层次中,只能从上往下看,没法从下往上看,每提高一层,就能看到多得多的风景,而处于相对下层认知的,仅用想象是很难理解上层认知的。
格局的不同,造成了我们在本质上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格局不同是如何造成精神空间的差别的呢?让我们看几个常见的现象。
上学的时候,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现象,学习特别好的学生,非常愿意与人分享。你有什么不会的题目去问他,他会把自己会的跟你说得明明白白。当然他也有不会的时候,也特别不耻下问,哪怕你的成绩不如他,他也不觉得“丢脸”,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成绩再好,也不可能在知识上真包含所有不如他的人。
而有些人则不太一样,你有什么不会的题目去问他,他就算知道也会随便找个理由打发你,而他自己不懂的,则因为缺乏“交换的筹码”,渐渐地也问不出口了。这类人的成绩往往处于中游附近,至多是中游偏上,属于看起来不太笨,在笨人眼里可能还有点小心机,实则智力比较低下的一类。有人会问:“那些中游以下的学生呢?”由于他们不常有机会回答他人的提问,因此不在讨论之列。
为什么他们的行为会有这样的差别?本质上就是因为他们的格局不同,因此他们的世界就不同。
在认知能力较高的人看来,班级里的排名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他们只注重今天的自己是否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了。阻碍别人进步不仅对自己于事无补,还会拉低自己所在群体的平均值,以致未来有可能影响自己的高度。
让我们更加理性的分析下,对大部分人来说,上学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今后找份好工作,班级排名一样没有意义。因为高考是全国排名不是班级排名,拉低几个人的成绩对你毫无意义。
而那些认知能力较低的人就不同了,他们着眼的,只有自己的小世界——班级。班级排名就是他们的全部,甚至有些父母都是这样认为的,只要班级名次下降,那就一定是退步,这是非常可笑的。所以对他们来说,这是个零和博弈,拉低一个人的成绩,就意味着自己相对进步了。这种道理听听就很蠢吧,但在现实中,很多人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他们的世界就是这样,所以也只能看到这样。
学习上的认知层次差距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而行为本身又决定了我们的高度。在职场上,同样如此。
我很少看到在职场上能把心思真正放在自己身上的人。职场,是一个人的修行,是没有什么同伴和对手的。再过几年市场进一步细分和信息化以后,大家的感受可能会更加明显,你的收入,就是你价值的真实反映。
职场中,有很多浑浑噩噩的人,他们不停地横向比较:同事偷懒,我为什么不能偷懒;同事拖拉,我为什么不能拖拉。那么公司裁员,同事被扫地出门,你是不是也跟着去呢?
很多人把工作看成计件奖赏,今天我在这里待了多久,你给我多少钱,我能换多少吃的,就是这种很原始的折合方式。当他们偷懒以后,就觉得是占了老板的便宜。所以老板为什么要设置打卡机,为什么要查岗,就是因为到处都是这样的员工。接着,员工和老板就会上演无休止的斗智斗勇,将宝贵的精力消耗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拥有较高认知层次的人,他们的着眼点根本不会在这样的地方,他们清楚自己的布局,知道自己每一刻在做什么,能给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对他们来说,其实未来的大体框架早已提前建好,只是具体的表现形式未知,实现的路径未知,时间未知而已。
学习也好,职场也罢,人生这场修行,就是不断提升自我格局的过程。
至于社会上普遍认同的体现人生成功的东西,如金钱等,只是随之而来的副产品而已。
当你对世间万物的本质认知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很多东西都只剩下想不想的问题,并不存在能不能的问题。
那怎样提升自己的格局呢?请关注下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