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重来》的作者贾森·弗里德曾说:
“如果你要从一堆人中决定出一个职位的合适人选,雇那个写作最厉害的人。不管他是营销人员、推销员、设计师还是程序员,他们的写作技巧会对此有益。”
然而,我们在职场写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眼看要到截止日期了,领导让完成的报告却还是没有头绪;呕心沥血完成的报告,自认为干货满满,不想得到的评语却是没有重点、缺乏条理;精心准备的方案,却不知道怎样让对方满意......
没有思路、缺乏条例、不具备说服技巧,是我们在职场写作中常见的难点。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看看作者高杉尚孝是如何破解这3个难题的。
高杉尚孝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职场精英。他曾在麦肯锡、美孚、摩根大通等世界一流企业任职。1997年,高杉尚孝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高杉尚孝事务所”,并致力于逻辑思考、商务写作与商务谈判等领域的研究和培训工作。除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本《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之外,高杉尚孝还出版了《麦肯锡教我的谈判武器》、《解决问题的理论》、《逻辑思考与交涉技术》等著作。
高杉尚孝在《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中,揭秘了麦肯锡顾问们是如何迅速抓住问题的核心,搭建起结构清晰的文章架构,并高效地输出有吸引力、有说服力的文章的诀窍,教会读者如何像麦肯锡精英一样思考、写作。
一、解决问题
麦肯锡前咨询顾问大岛祥誉说过,“我们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之所以“没头绪”,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你可能会说,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知道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方案。这个步骤没有错,但也没有用。正如下面这张教我们画马的图一样,过于笼统,缺省了关键细节,可操作性并不强。
从步骤4到步骤5缺省了许多重要细节
作为一流的咨询顾问公司,麦肯锡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高杉尚孝将解决问题的步骤分为5步,分别是:
Step1 发现问题Step2 设定课题Step3 列举替代方案Step4评价各替代方案Step5 实施解决策略
这其中,最关键、最基础的一步就是“发现问题”。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现状与期望之间有落差。但这个认知过于笼统,无法帮助我们从本质上把问题看透。我们必须将这个“落差”进一步细分。所以高杉尚孝独创了“高杉法”,将问题分为3类。
第一类是“恢复原状型问题”。当前出现了不良状况,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恢复原来的状态。
第二类是“预防隐患型问题”。现在没什么不良状况,但如果不采取措施,将来会发生不良状况。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预防不良状态的发生,以便能维持现状。
第三类是“追求理想型问题”。当前没有不良状况,不做改变也没什么关系,但是期望能有更好的状态。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实现理想。
把问题分类后,我们就可以设定课题,把问题进一步具体化。
针对“恢复原状型问题”,我们课题就可以锁定在掌握状况、应急处理、分析原因、制定根本措施、防止复发上。
针对“预防隐患型问题”,我们的课题范围就是假设不良状况、分析诱因、制定预防策略以及发生时的应对策略。
针对“追求理想型问题”,我们就可以把课题设定为资产盘点、选定理想、实施策略上。
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具体了,操作性也变强了。接下来的步骤也就能顺理成章地推进下去。
那为什么说对问题进行分类很重要呢?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假设你为别人设计健身计划,上来就列一堆跑步呀、力量训练呀什么的,对方未必会心动。但如果你先弄清楚对方问题的类型:
她是因为生完宝宝胖了,想要恢复身材(恢复原状型问题)呢?
还是因为这两天生活饮食不规律,怕身材和健康出现问题(预防隐患型问题)?
又或者是因为过段时间要结婚了,想要在婚礼上呈现出最好的状态呢(追求理想型问题)?
这样分类后,你就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健身计划,直击要害,有效地帮助对方解决问题。
二、逻辑思考
我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想出了一堆点子,现在是不是可以动笔写了呢?别急。不经斟酌就把想法转化为文字,写出的文章就像一盘散沙,很容易给人一种没有条理、没有重点的感觉。因为读者在阅读你的文章时,要反复思考每句话之间的联系。
李笑来曾说过,“只有想清楚了,才有可能写清楚。想不清楚,连写出来的必要都没有。”“想清楚”,具体来说就是在动笔前,你要先有“设计图”。这个设计图的绘制工具,就是金字塔结构。
1.什么是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是一种结构化的思考工具。在金字塔的最上方是主要层级,往下走是支撑主要层级的关键层级,再往下走是次要层级。
2.为什么金字塔结构能够让我们的文章读起来更有条理,更易懂呢?
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一书里指出:人的大脑会自动将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结构中,当你将要表达的内容预先归纳到金字塔结构中,就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记忆。
3.如何把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的构建有由下至上法和由上至下法两种。由下至上法就是将我们搜集到的想法进行分组,然后通过结论法和摘要法,一层层向上推导和提炼。
而由上至下法则是由主题开始,则是用理由法和详述法,将主题一层层向下拆解。
在实际构建金字塔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将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来回确认金字塔的上下关系是否成立,让文章的逻辑更加严密。
提到逻辑严密,我们就不得不讲到MECE原则。MECE指的是“不重复、不遗漏”。在金字塔结构中,我们要确保关键层级符合MECE原则。那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套用现有模型。3C模型就是一个很常用的模型。
3C模型
3C分别代表公司自身(Company)、竞争对手(competitors)、客户(customer)。这个模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
比如你要申请一个职位,向领导展示自己的强项,就可以套用这个模型。这时3C中company就是你自己,competitors就是和你一同申请这个职位的竞争对手,customer就是你要申请的职位。你可以分别从这三个方面阐述你的优势,就能让你的申请理由更充分,从而提升成功率。
三、提升说服力
1. 自上而下表达
当我们要将构建好的金字塔结构转化为文字时,要遵循“自上而下”的方式。先说结论,再阐述理由。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减轻读者的负担,知道你接下来要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如果不给结论,先阐述一堆理由,很容易让读者一边读一边猜测你的结论,读到最后,有可能形成一个和你完全相反的结论,因而降低你文章的说服力。
2. 哪类问题更容易让人迅速采取行动
我们前面提到,问题分为3大类,恢复原状型、预防隐患型和追求理想型。那你知道,哪类问题更容易说服人采取行动吗?从心理学角度看,没有人愿意投入巨大成本,却只是为了恢复原状,这个从收益上来看不合算。
那是不是意味着追求理想型的问题更让人有行动的动力呢?其实并不是,虽然大家都想变得更好,但是追求理想型的问题由于缺乏紧迫性,容易让人拖延行动时间。
所以,综合效益和紧迫性来看,预防隐患型问题才是最容易让人立即采取行动的。高杉尚孝说,“教我赚100万,不如教我怎么不赔100万。因为,相较于得到100万的喜悦,失去100万所造成的心理冲击更大。”,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尽量把问题定位成预防隐患型,会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另外,我们在谈到预防隐患时,再额外加上追求理想的内容,就更有说服力了。
3. 提案的数量和顺序
明确了问题类型,确定了课题方向,接下来,我们就要给出解决方案了。给出解决方案的数量和顺序也很有讲究。
首先我们说数量。最好的提案数量是3个。首先,我们要避免只给出1个解决方案。因为,只给出1个方案,读者就会质疑,难道就只有这一种办法吗?就会很难下决定。但也不可以给出一大堆解决方案。这样会让人产生选择困难症。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给出3个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们在来说一下解决方案的提出顺序。一般而言,第一个方案,会产生心锚效应。也就是成为之后两个方案的比较基准。读者会通过第一个方案,来评价后面方案的优劣。
比如,有的餐厅为了尽可能地给客人推荐价格高的菜,就会先介绍最贵的菜,让客人形成心锚。然后再介绍第二贵的菜,这时客人就会觉得第二道菜价格合适,从而选择价格第二贵的菜。所以,第一个方案的选择很重要,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选择。
高杉尚孝告诉我们,在准备替代方案时,最好设计上、中、下三种选项,而且把你最想推荐给对方的选项放在中间位置。这能够让中间选项与心锚效应产生相乘效果,从而大大增加说服力。
自媒体人Spenser曾说过,“不会写作的你,正在失去职场核心竞争力!”写作,在你职业生涯中的作用比你认为的还大。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文字来进行合作、说服、拒绝、解释、申请等。优秀的写作能力,能让你更好地实现目的。
然而,优秀的写作能力,离不开优秀的思维能力作支撑。《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就是在帮助我们培养这样的思维能力,让我们能够写出条理清晰、击中要害、说服力强的文章,提升我们的职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