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陕北的
走进陕北,你便走进了山区。深入陕北腹地,你便进入了群山为你设置的迎接的氛围。因为这里,睁眼是山,闭眼是山。出门爬山,回家也在山的臂弯里沉睡。在这里,你只要想出门,走不了几步,山体便横亘人的面前,山路便自觉地延到你的脚底。等着你抬腿拾极,沿那曲曲折折折的山路攀爬着上去。
眼里看的是山,脚下走的是山。山,成了这个地区与生俱来,带进岁月的一大片胎记。
山在这片广袤区域显示着唯一,是这个地方的主体。所以,从某中意义上说,不说山,就没有陕北。不谈山,就没有话题。固然,这里的大山之间,隐匿着举世闻名的黄河,也流淌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大河溪水。在山与山空出的区域里,也不乏小片的川原和平地。但它们加在一起,都不及陕北这方广大地域的十分之一。
我见过北京平谷与延庆的山,也欣赏过太白山的流岚雾气的美。更知道江南的秀山丽水。陕北的山,没有沿着那种思维,画出这里山水的规迹。这里的山,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脾气。它似乎要让自己独立一些,更有自我一些。
陕北的山,没有别地山的尖削,没有峰的突兀奇险。这里的山顶平一些,也浑圆一些。像母性的双乳,像馒头的圆润。海拔也不是很高,数百米高的居多。
北京周边地区的山,还是太白那边的山,都以高大挺拔为特质。显示出一种强大中的霸气,有着俨然不可冒犯的帝王威仪。而陕北的山,平和一些,随意一些。像我等凡夫俗子一样。没有一丁点的骄横与霸气。它给人的感觉,就是谦虚,平易。让你更好的接近自己,亲和自己。我这样说,不等于说,这里的山,就很平庸俗气。它不具傲气,却绝无贱骨媚气。它不争霸气,但绝不就等于凭人去欺。它一样有着自己的担当,一样有着自己的岸伟与粗旷的身躯,一样的顶天立地。就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陕北男人,隐忍里透出坚强,平俗里有着伟大和担当。
如果说,别的地方的山,有着外在的美。陕北的山,则显示的是一种内敛着的美。如果说,别的地方的山,有的是挺拔高大之美,这里的山,则是一种雄浑的力量之美。
在这片历经岁月磨难,世纪风雨淘洗的红色土地上。它更具一个民族的倔强不屈的性格特质。更具备危难时刻的大义和担当。它也具备母性的阴柔和坚强。在这片土地上,无论铁马金戈,硝烟战火的洗劫,还是数千上万年风雨的侵蚀砥砺,它从来就以一种英武不可侵犯的形象,威然屹立在这片土地上。这里,不缺乏最杰出的历史人物,铁肩担道义的英雄名将。更多的是那些隐于民间的英雄故事的传唱。所以,也可这么讲。在陕北这片土地上行走。一不小心,你就踩上了历史的脉膊,你睁开眼的一瞬,就会看到它曾经拥有的美丽和荣光。
我生在山区,长在山区。是这片深厚慈祥的土地养育了我。我深爱着这片土地,我依恋的心,视它如我的爹,我的娘。没有它们的照顾和抚养,便没有我这个人。当然,我也不止一次的把自己送到原头山顶上,极目远眺,感受它的美丽与宽广。用自己的脚,一次一次地丈量,来表达我这做子嗣的爱和敬仰。
我发现:这陕北的山,似乎高度一模一样,就那山的模样,也几近于相像。于是,我敢大胆的揣测和推想。这里曾经是一片一望无际的高原。它平坦砥荡,雄浑宽广。只是无数次的风雨洪水的冲刷,才让它变的沟壑纵横,深深浅浅,变成现在这副模样。我常常临顶远望,心下思想。这是大自然的神奇与艺术的雕凿,是造物主才赐给这人世界的最美图腾呀!
看着那些山,虽然它们各具形态,相对独立,却又绝无一山独立成型的现象。总是这山那山厮连着,形成长长的蜿蜒如蛇状的走向。或者是:一座主峰守了中央,许多小点的山,围着它成拱护着的模样,分布于四面八方。于是,我联想到这里的人,以亲缘聚居成村成庄。你看这人和那人一点不像,似乎扯不上啥关系。可一翻几代,竟然是拾得上辈份的亲戚呢。再就那些山拱围环护,就像一个家庭一样,我能在它们之间,感受到家的氛围,人与人亲和的模样。
我爱着这里的山,守着这里的山。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陕北山区的那些时光。
写于2017年10月10日老家旧居
"0",>�2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