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子孙》读书随笔记
当下的脚步(下) 20180115
这一路上,我们老是追问这个问题,土地的贫瘠、资源的匮乏,总让人心中有种浓浓的忧虑。有时候,对一部分人来说生存真的不是多么轻松的事情。能活下去,而且是明朗快乐地活下去,便是生命最大的尊严了。或许,这也正是上帝对他们的考验,看他们能不能像西西弗斯那样,接受命运给他们的一切。
——摘自《匈奴的子孙》 雪漠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朋友们,你们还好吗?周六,周日你们有外出走走吗?有陪自己的家人吗?最近流感挺严重的,从南到北“流感”成为了一种社会性的话题。朋友们要多多注意身体。寒冬,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照顾好身边的人。
今晚继续往前走,继续行在在西部的路上。今天已经走到内蒙古的境内了。昨日的风吹草低见牛羊已经不见了,书中映出的依旧是土地的贫瘠,漫天的黄。这与我窗外的满眼满眼的绿成为了明显的对比。夜深了,对面山头黑乎乎的一片。路灯打在我窗前的树叶上,黄黄的灯光显得树叶有些墨绿。这些叶子在岭南冷冻的夜晚显得极为沉静。它们好像是我的读者,在听我讲述西部的故事。讲述那些与它们有着明显对比的祖国另一块土地上的生命。
上周六广州读书会的主题是和亲子与读行有关的。在读书会的前一夜,我开OT做了一个PPT。发现我们第一场读行是在广东开平。那个时候还不叫读行。去开平的缘起是因为我们发起了一个叫“十月书香月”的活动。刚好,那年《野狐岭》出版,书中融入了大量的岭南文化。“碉楼”便是书中的一个特别描写。
开平,是五邑地区的其中一邑。江门是五邑之首,有着侨乡的美称。我的大学生涯就是在江门度过的。那里民风淳朴,历史文化悠久,有着特殊的华侨文化。回忆起大学时候,总会想起江门的街道与小巷,记忆中,我们还在西江边一起打闹,一起在江水中追逐即将落下的太阳。那浮现在眼前的画面,就好像是昨天一样。但,关闭上思绪,现实告诉了我,我已经要而立之年了。
很多美好的时光就像流星一样,是转瞬即逝的事情。其实,也不单单是美好的时光。不美好的时光也是如此。人的一生无论怎么样,我们都会走向衰老,走向死亡。或许,等我到了暮年,走到人生的边上的时候,再回首现在的一切,也觉得现在的美好。毕竟,能健康的活着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很少人能够体会到,人大多数的不幸福与痛苦,除了病痛本身之外,更多的是来自于心灵的愚昧与贪婪。每个人的心里住着一个巨大的欲望沟壑,稍稍不注意,就调入进去了。能够慎独的活着,是一种智慧。
人生的许多事情就像是注定了一样。大学时候,时间也很多,从来没有想过去开平走走。阿珠还是开平土著,如果时光能够倒回,我肯定在大学的时候,要踏遍五邑地区能够踏遍的历史文化的地方。呵呵,这个就当我人生留下的一个遗憾吧。人总不能什么都完美吧。但是,不后悔,至少我在日后去到了开平碉楼。
那次去开平是2014年十月份的事情了。现在回想,觉得很青涩。到了开平后,除了对碉楼拍照与惊叹之外,好像再无其他。至多买了碉楼门口的两个盐焗鹅蛋。年龄有限,阅历有限,读的书也有限,自然没有什么关注点。
那天晚上,在做PPT的时候,我很有感慨。看着照片上的人,我不禁感叹到时光。每一张照片都有背后的故事。我的心在讲述他们不同的故事。有的人胖了,有的人瘦了。有的人成长了,有的人有了其他的选择了。能够和我同行走到今天的也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而已。
看着照片,我的心重走了一次碉楼。我在发问,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他们的先祖为什么要去海外捞金?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一定要离开故土去那个虚无缥缈的大洋彼岸?他们在船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他们的爱人有没有等待了一生却等成了空的结果?他们的子女会不会出生后就没有再见过父亲?这里的人建的碉楼里面发生了什么故事?一个家族有着怎么样的过去?他们现在在海外的后人是怎么活着的?他们还会选择回到中国生活吗?中西两地的文化影响了他们家庭的哪些?等等……看着那一座座碉楼的照片,它们不会说话,但它们却像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旧旧的墙体无声胜有声的讲了它们各自的故事。它们有了自己的灵魂。就像在《野狐岭》中的故事一样,幽灵们都有着自己的讲述。
沧海桑田,悠悠岁月,历史的变迁就是这样。曾经荒芜的地方,现在繁华了。曾经繁华的地方,现在荒芜了。曾经西部那块土地是茫茫大海,现在却是漫天卷地黄沙一片。繁荣也好,荒芜也罢。人总是有着时代的疼痛。难道岭南的人就一定比西部的人幸福吗?难道土地的贫瘠一定就不幸福吗?幸福是比较抽象的名词。更多的是心灵的一种状态。但我知道,无论哪里的人,活着都不容易,痛苦与快乐的活着。
好了,不说了,夜已经深了。该休息了。亲爱的,睡前记得原谅今天不开心的一切。晚安。祝你有个美好而吉祥的夜晚。
写于2018年1月15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