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读的第一本书是薛爱华的《撒马尔罕的金桃》,它和另一本《朱雀》被视为薛爱华研究唐朝外来文化的双璧,而《金桃》尤其是世所公认的薛爱华的代表作。
这本书是唐代进口物品的总汇。年代久远,和我的专业不沾边,读它,更像是消遣。有人估计会鄙视,无用的书,看了干嘛?!然而看到阿来的一番话,又仿佛给我增添了自信,立马觉得看这书,有些格调似的。
阿来说,一个作家写出的东西,应该是能“提供思想的,提供审美价值的,更重要的是它也能带来趣味性。”
读《金桃》,真的很有趣。
纵然作者说,他写这本书,是要“通过对物质内容的讨论来研究人。”“外来物品的物质形体可能很快地就会消失,但是它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却会通过诗歌、小说、绘画以及各种各样的仪式等媒介的作用而长久的留存下来,从而影响接受这些物品的民族当时的或后世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并最终成为这些民族本土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全书近800页,洋洋洒洒,涉及大唐盛世的概略,有人、家畜、野兽、飞禽、毛皮和羽毛、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药物、纺织品、颜料、工业用矿石、宝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舶来品的详细介绍。其中不乏有奇谈怪论,也有些明显的错误。但作者的目的显而易见,他讨论的是物质的内容,目标是撰写一部研究人的著作。他认为,他所描述的物品,“与其说它们属于物质世界,倒不如说它们属于精神世界。”
我当然没有看出精神世界的大门在哪里,我看的是热闹。
譬如,金桃,曾经是某种“真实的”存在。七世纪时,撒马尔罕的王国曾经两次向唐朝宫廷贡献一种珍异灿黄的桃子作为正是的贡品,而当时就叫“金桃”。据记载,“康国献黄桃,大如鹅卵,其色如金,亦呼金桃。”现在一想,莫非就是我们常吃的,黄桃?
用玉壶来盛冰是唐朝富贵人家度夏的一种通常做法,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一片冰心在玉壶”。
记得以前看《大明宫词》,年少的太平公主猛地揭开薛绍的面具,面具后公子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公主一颗心瞬间交付出去,呐呐地说,我的昆仑奴呢?我以为,昆仑奴是从西北过去的奴隶,原来,从印度群岛输入的奴隶被称作“昆仑奴”,而昆仑使用了柬埔寨国家的古名。据《旧唐书》记载“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现在我们知道了,其实这些奴隶就是最广义的“马来人”。他们最令人称道的本领是游泳,能够睁着眼睛潜入水下,从水底找回失物。有人猜测,许多昆仑奴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潜水采珠人。。。。。。
阅读的乐趣就在于上述细小处,触发想象,解疑释惑。
有些是可以在摆龙门阵的时候不经意抛出的,作为谈资,显得知识渊博。
比如,著名的《霓裳羽衣曲》是西域的“婆罗门曲”的改写本。
四川出产的美丽的泡桐可以制作五弦琴(配以玉琴栓和浙江产的丝弦)和中世纪中国的优雅的箜篌。(每次路过泡桐树,仿佛丝竹盈耳。本来不爱它的花,颜色灰扑扑,现在对它有美好的想象。)
紫檀,是制作弦乐器,尤其是琵琶的最优质的材料。
所罗门圣殿的木材以及代表灵魂不朽的埃及木乃伊箱使用的木材,都是选用雪松。
有一些丰富了生活小常识,比如
我们吃日料,喝的昆布汤,原来是唐朝的叫法。这种食用紫菜其实就是我们称呼的海带。
西米,最早的来源是一种叫桄榔的羽叶棕榈。
最重要的是涨知识,填补我的知识盲区。
没(此处要念mo)药,是非洲和阿拉伯出产的一种树脂,而且在古代近东被视为圣洁之物。尤其是作为古代埃及人用于尸体防腐的一种香料,尼科迪默斯就曾使用这种办法来保存耶稣的遗体。这药还有个称呼,蛮龙舌血。
丁香又叫鸡舌香,这是指尚未完全绽开的干燥花蕾的外形来说的。去除口臭是鸡舌香的一种古老的,表示敬重的用途。这种用法可以追溯到汉代,汉朝的郎官在向天子奏事时,必须在口中含少许鸡舌香。它对于饮酒的人有另外一种用途,据记载“饮酒者嚼鸡舌香则量广。浸半天,回则不醉。”喝酒利器啊!
古人找矿是利用标识植物。地面上有姜属植物,表明有铜矿或锡矿;野生的葱则是银矿的标识物;而生长冬青的地方,是金矿的隐蔽处。这是因为,散布在土地中的金属微量元素有利于某种特定的植物生长,而这些植物的存在,则相应地表明了附近有可采掘的矿藏存在的可能性。
贝多经,其书写材料叫扇叶棕头榈,写在上面的经文可以保留五六百年的时间。贝多,是梵文的发言,即树叶。
还可以get小技能:
使绣球花变成青色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向花根附近的土壤里输送铁盐,将旧铁钉、金属罐埋进土里即可。
要点守宫砂的话,首先要养一条壁虎,用朱砂来喂养,等到它的身体变成红色,放入臼中捣碎,将液体点到身上。
( 以上两个缺乏科学依据)
写完了,才发现,好像,这,就是我的获得,看热闹多过门道。而我以为的获得,也有人表示,这本书看似百科全书,然而几乎没有一段材料可以可靠到再引用。然而借由此书,我实在感受到,唐朝应该是实行对外开放最彻底的朝代了,强盛自信,有其根源。
以这样有趣扎实的书开始,让我对2017的阅读旅程充满期待。
另外,看书的后遗症之一,想到日本奈良的正仓院看看,它收藏了好多唐代珍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