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这部家世小说是悲剧风格,悲伤是贯穿整个小说的基调,并渲染着了文里文外的每一个人。
随着作者的笔锋,我与麦琪和拉尔夫一起在痛苦的感情里浮沉和挣扎,与帕迪和他的儿子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共同磨砺,体会菲 、帕迪、麦琪和拉夫尔的宗教信仰和爱情观,体会生的艰难死的脆弱。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和心理的刻画,无不给读者的心里留下斑斑驳驳的烙印,让你不得不沉重的读完这篇这部作品。
帕迪不是这部小说的主角,他与菲的感情也不是这部小说的主线。他以他的方式体现着他的爱情亲情理念。在读书的过程里,我认为他是粗犷的,应该属于被生活的艰辛和磨难摧毁在麻木感情里的男人,他对菲深刻的感情是我始料不及的,因此给我的印象最深。帕迪在烈焰中垂死挣扎时对菲的呼唤把的心我了揪起来,引起了我最强烈的震撼。菲找到帕迪尸体时想告诉他,她也是爱他的,他是她直到最终才了解的最好的人,这是我震撼的蔓延。
菲是一个贵族家的女儿,却发疯似的爱着有名的政治家帕吉汉。在与有家室的帕吉汉不能在一起后,她选择以让弗兰克(菲和帕吉汉的儿子)出生的方式留下文化、口才、魅力卓越的帕吉汉以及她的爱情。
菲的家庭给带着儿子弗兰克的菲选择了帕迪这个憨厚老实的工人。帕迪不善言辞,他把娶了菲当作一种恩赐。在生活中他诚挚地爱慕着自己的妻子,他最幸福的事情便是看到妻子开心,即使菲对他们的儿子小哈尔没尽到一点母亲的责任。小哈尔早夭,帕迪对菲也没有一句指责和埋怨,把痛苦埋藏在他那白发和一星期未剃过的胡须里。
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严重的失业导致贫苦的农民都在死亡线上挣扎。帕迪竭尽所能的压榨自己工作,他给克利阿里家的女人和孩子所能提供的温饱就是他身体工作的极限。克利阿里家从新西兰来到澳大利亚的弗罗伊德牧场定居后,帕迪带领着他的儿子们在牧场里用一年到头的实实在在艰苦劳动来换取微薄的收入,不投机不钻营不追求浮夸的名利。甚至对于冷酷的姐姐玛丽·卡森保持着原始的亲情的热爱,将她“那么一堆可怕的、热烘烘的东西”塞进棺材里,对拉尔夫用鄙劣的手段得到的关于玛丽·卡森重新分配财产的遗嘱也只是问了问儿子们的意见。他不追求不劳而获的安逸生活,朴实、善良、勤劳的品质在儿子们只要有家宅可住,有牧场可劳作里有更鲜明的体现。
帕迪死在弗罗伊德牧场干风暴引起的大火里。火是从外面烧到里面,最后才烧到脑子和心脏,使它们丧失功能的。这种死亡是难以形容的,他在这场燔祭中发出刺耳的尖叫,每一声凄厉的嚎叫都是在叫着菲。我仿佛看见了那个死亡的场景和在火焰里挣扎的身影,听见了帕迪由强到弱嘶哑的声音。当他的儿子斯图找到他的时候,他被烧成焦黑的卷曲的一段,他黑黑的头骨上空洞的眼窝是仰望天空的,因为天空里住着他深爱的菲。我的心深深的震颤久久不能平复。
爱情是什么,是无怨无悔的接纳,是愿意给她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是平凡生命里的付出和陪伴。爱情在生活里在所有点滴的瞬间,只要你想看到。
读了这本书让我们读出了生活的易与不易,读懂了生命顽强与脆弱。生活没有最苦,只有更苦,接纳生活的困苦与折磨也没有极限。在自然灾害面前体现了所有的平等,人和其他动物的生命都是不堪一击,脆弱的没有区别,所以生命才显得弥足珍贵。
幸福的味道只有在来之不易里酝酿出来,才会让我们更加珍惜,更加感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