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体制内工作,曾经是很多人艳羡的对象。因为很多人对体制内的人有个印象;一杯清茶、一张报纸,如此轻松就可以度过一天,关键是工资旱涝保收。可事实是,我每天有无数的文件要阅读传达,无数的会议要参加,无数的报表要做,无数的检查要应对,生活日复一日的忙碌,工资日复一日的不见增长。我知道,我是穷忙族。
穷忙族来自英文单词"working poor",原指那些工资不多,整日奔波劳碌,却始终无法摆脱贫穷的人。
对于这种身不由己的忙碌,让我心生倦怠和厌烦,我很渴望能够摆脱这种状态。问了周边的朋友,发现很多人和我一样,即使不在体制内工作,也是终日忙碌奔波。科比说他熟悉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朋友们说,她们也经常见到羊城五点的霓虹灯,行走在这座不夜城,她们已经累的没有力气抬头看天上是否有繁星在闪烁。
我们的工资对比高额的房价,我们是非常的穷,可是比穷更可怕的是又穷又忙。没有钱的时候的确是叫做很穷,可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时间,这才会真正的让你陷入一种困境,甚至是绝境。
通常情况下没有钱的人只能把时间拿来填补钱的遗憾,从而让自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我所生活的羊城,如果你没有钱,你就租不起在单位附近的房子,你就只能够住在偏远的郊区,甚至和很多人合租,这样上下班的路上时间就会耗费很多,导致自己再也没有精力进行充电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自然也只能继续在没有钱的岗位上忙碌着。
直到骤然发现人已近中年,此时身份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而自己的薪水却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力也增大有所提升,彻底的陷入了又穷又忙的怪圈,想想都不寒而栗。
日本NHK拍摄的“穷忙族”纪录片所记录的事件真实而又触目惊心:该片以2年为时间跨度,详细描述了在大城市东京流浪街头的30岁青年、抚养两个孩子的单身妈妈、因当地纺织业受全球冲击而被迫中年外出工作的夫妇、80岁高龄与75岁的老伴依旧在拾罐头补贴家用的老人以及因父亲生病而不得不放弃进修的乡下女生等的真实生活。
看完之后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在其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面对片中说的:“无论如何努力,始终无法改变自己生活的人。”
我意识到自己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摆脱穷忙族,努力向财富自由的目标前进。于是我勇敢的实施自己的计划:
1.一定一定要有长远的计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道至简,纪录片的人基本上都是城市里曾经生活相当不错的中产阶级,而现在城市里的中产阶级很多承受着房贷、车贷等等,倘若资金链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家庭会陷入深渊。所以,早做规划,做长远计划,这是首要的。
2.紧跟时代的脉搏,不停止学习的步伐。人在又穷又忙的时候,常常不懂得利用自己难得的闲暇时光。很多的人就觉得自己竟如此辛苦了,不如刷刷手机,一刷一整天也许就过去了,这样很容易一种放纵,导致了一种失控,难以把握,慢慢的时间长了你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到了家里洗漱完毕就躺在床上刷着手机,一刷就熬夜了,用这样一种惯性来告诉自己说,似乎这一天过得挺充实的,可是倘若人能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自己这样的忙碌生活没有一点价值,甚至没有一点意义。
张泉灵说: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会和你打。是的,应对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变化来应对变化,用自身的发展来来匹配时代的发展。
3.永远保持对生活的冷静。纪录片里的他们无论生活如何的糟糕,他们的眼神依旧是充满的淡定,这是对生活变化应有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波澜,我们要又足够强大的能量,足够冷静的态度,才能度过去。
4.多多赚钱才是正道。我并不是一个一个拜金主义者,从来都不是,曾经看到电影《有情饮水饱》,的确认为两个人生活有感情就好,生活就再也没有烦恼。后来也正是生活告诉了我,我需要考虑如何实现财务自由,这和生命的安全尊严息息相关。
5.找到一块地儿让心灵栖息。我在自己的电脑屏幕旁贴了一行小字,每天阅读15分钟以上。尽管我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但是我无论如何都会找到15分钟的阅读时间,我需要靠这段事件来让自己忙碌的状态得以放松,让自己的心不累到停止摆动。一个人只顾着低头走路,很容易迷失前行的方向,走上歧途都未可知。
6.学点时间管理之术。时间管理是一门科学,时间管理更是一门实践,是每个人必须要掌握的一种能力。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你就管理不好你自己的人生。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属于穷忙族,那么行动起来把,你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摆脱穷忙,让自己朝财富自由的道路奋力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