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为个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一种思维格局,不管是对于金融来说,还是其他元素,都可以用上
(前半段可能枯燥无味,不喜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后半段去)
——————————————————————————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道听途说到了一本书,叫做“格栅理论”
它的最初版名字叫做《从牛顿、达尔文到巴菲特》
第二版叫做《股票投资的大智慧》
他是由罗伯特G.汉格斯特龙根据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的言辞,语录所撰写
中国有句古诗词,叫做《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所描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正可谓妙笔生花,通过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的道理
格栅理论,亦是如此
本着对经济学本专业的想法去翻阅这本书,读第一遍的时候,说句实在话,我觉得烂透了
1. 书中的翻译有缺陷,很多词读起来非常的拗口
2. 内容与书名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也没有直接性的去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更像是在讲一系列小故事
3. 每个故事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联系,观点比较复杂,整篇读下来,还是不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有过想抛弃的念头,也有觉得这破玩意儿浪费了我的时间,但考虑到这是一位贵人推荐的书,也许,它内在的价值远远不止表层的现象,就像是极地的冰山,海的下面才是它的真面目
于是乎,我重新拿起来看了第二遍,非常意外的,这一次,我感受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
经济是一个复杂的适应系统。要学会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去分析现象,做出判断。对手里只有锤子的人而言,每个事物都象是一个钉子需要被敲打。但如果钉子很顽固,光是敲打反而会带来消极的效果,这时候,假设你手头有多个工具,那么,你就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可能会用到凿子,钳子,起子等等。
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认为,将不同学科的思考模式联系起来建立起融会贯通的格栅,是取得最佳投资回报最有效的方法。
“真正和永远的成功属于那些先是努力建立思维模式格栅,而后学着以善于联系、多学科并用的方式思考的人们。”
★格栅,格栅,栅字读shān
本是栅栏(zhàlan)状的东西,但不是起阻截作用的。
类似汽轮机的级由静叶栅(shan)和动叶栅组成
————————————————————————————
静叶片作用:蒸汽在叶片形成的流道中膨胀,高温高压汽体的能量转换成动能。
动叶片作用:蒸汽在动叶片中不膨胀,只是被冲动,将汽体的动能传递到转子上,带动汽轮机转子旋转,从而通过联轴器带动发电机发电。
————————————————————————————
整本理论,就如同名字一般,看似阻截,却能够相互交融,进而出现新的力量
全书一共概括了六个不同学科的分支故事,其分别为:
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文学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与原文,比较复杂也比较长,可跳过)
物理学:
牛顿之后许多学科的学者都对那些显示平衡理论(无论是静态和动态的平衡)的系统非常关注,他们相信平衡是自然界的最终归宿。如果作用力发生任何偏移,假定这个偏移是微小的,暂时的,系统总会回复大平衡状态。
平衡的理论成为经典经济学的主心骨,也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所写的《经济学原理》中,平衡都是其中不变的主题。他们力图用平衡来解释经济学的问题。尤金·法马(Eugene F. Fama)在其博士论文《股票价格的变化》中将萨缪尔森的理论引上新的台阶。“股市的高效运转使你不可能预测股票的价格。”
经典平衡理论说股市是理性的、机械式的和高效的。但也有看法认为股市不是理性的,1987年的股市大崩盘就是股市非理性的一个有力支持。
以此能够类推,有效市场有它自己的局限性,均衡概念虽已是300年来思考世界的思维模式,我们不容易抛弃根深蒂固的观点,但是牛顿,伽利略,哥白尼的精神告诉我们必须探索世界的本来面目,意味着新观念有存在空间。均衡确实是世界的自然状态,在被破坏的时候重新达到均衡是自然的目标,但在经纪上来说,存在均衡与不均衡,就像一张神奇的图片,正面看是一个老头,换个角度看却又是一个少女。我们看到的哪个,取决于我们的视角,相似的,价值和价格之间的供需平衡,也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生物学:
“《物种起源》永远改变了人类看待自己、看待所有生命的观点。”
—达尔文
经济学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它天生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学科,所以更类似于生物学而不是物理学。
圣达佛的科学家总结了经济的四大特性:
1.松散的相互作用:经济现象是许多独立个体同时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个体的行动都取决于某一些个体和他们共同创立的系统的预期行为。
2.不存在称霸世界之王:尽管有法律和制度,但不存在一个能够控制全球经济的实体。相反经济是受系统中个体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来控制的。
3.不断的适应过程: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个体的举动、作用和策略以及他们的产品和服务都在不断地更新。换句话说是系统在不断地适应。它创造了新产品、新市场、新制度和新举动。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
4.动态不平衡:由于经济的不断变化,其运行状态远非处于平衡状态。
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元素是反馈。也就是系统中的个体首先形成自己的期望或模型,然后根据这些模型计算出的预测来行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这些模型会改变,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它预测环境的精确程度。
市场的主要交易策略在不断地演进变化着,没有一个策略是在一直适用的。因为不同的策略适用不同的环境,当环境变化了之后,策略也就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在股票历史上,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控制市场的主要交易策略。
1.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主要策略是折扣到本的策略,这是由Benjamin Graham和David Dodd 1934年在他们合写的《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中首先提出来的。
2. 20世纪50年代,领导金融业的第二个策略是股利模型。投资者越来越被高额股利的股票所吸引。
3. 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第三大策略,投资者将手头高股利的股票换取那些收益预计会不断增长的公司的股票。
4. 20世纪80年代第四个策略,投资人更注重公司的现金流量情况而不是利润如何。
5. 当前的第五个策略,投资资本的现金回报。
股市上资金变化和当时策略的接受程度有关。一个成功的策略会吸引较多的资金而成为主导策略。当一个新策略出现时,资金就被重新分配。基本策略决定了其行为模式。股民们一哄而上,希望用这些模式盈利,结果出现了最终的副作用。使用同一策略的人越多,获利程度降低得越快。当大家都明白这个事实时,原来的策略就被扫地出门。然后新的个体又带来新的思想,这些思想又形成一个任何人都可能获利的策略,资金又产生了变动。接着新的策略也寿终正寝,再开始新一轮的演变。
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被否定与失败的理论会被淘汰,留下有价值的东西继续生存。自然学说,伴随着的是复制的增长,复制意味着继承,由于外部条件的直接和间接,只用以作用和不作用引起的变异,增长率如此之高以致引起生存斗争,因而导致自然选择,并引起性状分分歧和改进较少的物种灭绝。从最简单的起源开始,无数美丽丰富的物种繁衍,生生不息,在饥饿和死亡里,我们能直接体会到最可赞美的事物,即更高级动物的产生
社会学:
组织个体,群体的关联,组织体能使一个模型更加强大,类似蚂蚁群居,沙粒塔,但是到了一个极限的临界点,也会出现坍塌,顶层的沙粒会沿侧面滚落,填补空缺位置
社会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会上如何行动的学科,其最终目标是了解人们的群体行为。社会学一直沿着两条不同的路线发展。一条是寻找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它是由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发起的,看来是失败了。另一条是走向专业化。社会学还没得到被正式接受,新的学科却起来了: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
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他们的一些分支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思考一个大问题的不同途径:人类是如何形成群体或社会的?这些群体是如何表现的?
虽然让社会科学成为一个大一统理论的想法在19世纪末就被枪毙了,但在21世纪初的时候,人们越来越希望构想一个新的统一理论。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系统的整体行为:不仅是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还有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这个影响转过来有影响下面的行为的问题。正是有了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我们的社会体系才能不断地进行社会化,其结果不仅改变了个体的行为也常常导致集体行为的意外改变。
关于自我组织
研究复杂适应系统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其形成过程是怎样的。人们是怎样聚集在一起组成这些负责的系统,又如何按照某种规律自我组织的呢?
自我组织理论认为,自我组织系统有三大明显特征。
(1)复杂的全球性行为是由简单的当地处理者组成的。
(2)各种各样个人意见的贡献构成了解决方法。
(3)系统强大的功能远比任何一个独立的处理者要大得多。
那些想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人和其他人一起买卖股票,就创立了一个叫做股市的层创进化机构。个体和系统根据自我组织规则相互适应从而形成了一个行为整体,具有整体超过部分之和的层创进化特性。
“股市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比光是些聪明人反而更健全。”–诺曼·L·约翰逊(Norman L Johnson)
多样性是自我组织系统为了产生层创进化的行为而必需的基本特性。只有个体对目前遇到的问题出的答案来自于不同的经验时,这个综合解决方案才是可行的。如果这个系统只限于那些高级人士,所得到的综合解决方案却实实在在水平降低了。为应对结构意料之外的变化,收集信息的面越广越好。只要一个足够多元化的系统,它就能够抗拒中等程度的干扰。
丹麦物理学家伯·巴克(Per Bak)认为,自我组织存在临界点。“那些由成千上万作用部分组成的大型复杂系统崩溃的起因,不仅可能是一个单个大灾难,也可能是由许多小事件串联起来构成的大灾难。”沙堆的坍塌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实例。复杂适应系统通常是不稳定的,经常会到达自我组织的临界点。
股市中可以分为两种人:拿主义的和随大流的。大部分时间随大流者与拿主意者相互影响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平衡。但人数会不断变化,就如沙堆的坡度在不断变化一样。当沙坡变得陡到一定程度,那么它就会坍塌。虽然自我组织临界理论能够解释塌落的整体过程,但它不能解释任何一个特殊的塌落。
只有系统中的个体都往单一集体选择方向积累信息时才可能产生集体决定。为了达到这个共同决定,所有的个体并不必拥有相同的信息,但他们必须对不同机会的理解相同。这个共同理解在所有复杂系统的稳定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系统的共识程度越低,其不稳定性越大。
心理学:
心理学意味着“研究心理”的学问,它的任务是研究所有大脑的活动,控制认识(思考和理解过程)的部分和控制情绪的部分。也就是它研究我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怎样交流,怎样表达情绪,怎样处理信息,怎样做决定,及怎样形成指导我们行为的中心理念。
股票具有投资和投机的双重特性。投机现在是股市的组织部分,将来也一直是。一个经过仔细分析后做出的投资操作应该能够保证有基本的、令人满意度回报。那些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运作就是投机。
在一个集体里各方面都不相同的个人会在集体思想的影响下以统一的姿态出现,完全和他自己单独时的表现不一样。行为金融学试图通过个人行为的心理学解释来找出股市并不高效的原因,它主要是想理解构成人们盼望赚钱时存在的非理性因素。
Werner De Bondt, Richard Thaler 在"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认为,投资者经常对新消息反应过度,不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由于反应过度,当传来好消息时,股价就会涨得比公司实际示例要高得多;如果是坏消息股价又会跌得家门不认。
Hersh Schefrin, Meir Statman在"The disposition to sell winners tooearly and ride losers too long:Theory and Evidence"认为,“投资者总是喜欢将看跌的股票囤积很长时间,可能是希望股价能回复到原来的水平;可同时又将那些看涨的股票出手很快。”
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1979)在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Decision under Risk"中归纳出人们对损失的痛苦感觉远比赢利时的快乐感要强得多,其比值为2.5:1.
所有折磨投资者的心理偏向中最严重的一个可能是过度自信。过度自信主要源于对信息的错误判断,他们通常收集的信息既不完整也不完全准确,再加上分析不当,还将它放错了位置。过于自信者突出的表现是他们太重视自己发现的信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并且果断地将一切可能显示他们错了信息抛到一边去。
如果我们想帮助投资之避免灾难的话,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研究人们是如何收集和解释信息的,怎样从这些信息中形成自己的观念的。换句话收就是我们怎样理解信息,为什么会相信的?对于这样一个大问题我们必须回顾一下心理学的两个领域: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
我们理解抽象或复杂概念的能力取决于我们心中关于这个想象的模型。这些模型代表了一个真实或假设的情景。例如为了理解通货膨胀我们用一些心理模型来表示我们感受到的方式,可能是汽油价格上去了,也可能要给员工更高的工资。
我们总是以为每个模型都有同样的几率,就是对于给定的一组心理模型我们心里会把它们每个都看作一样重要,而不是根据每个模型潜在的作用不同而加以调整。也就是说人们不能进行贝叶斯(Bayesian)推理。另外,对某一主题,人们手头若有一组心理模型时,通常他们只注意几个有时甚至一个模型。
人是追求理想的动物。由于进化所迫我们需要寻求解释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模式,这些模式构成我们信念体系基础,但很有可能这些模型本身就是似是而非的。经过长期进化,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情况时总是感到强烈的不安和焦虑,因此我们愿意听从那些答应帮助我们解脱的人的话。甚至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股市预测专家不可能预测出明天或下周发生的事情,但我们仍然愿意相信他们能,因为另一个选择太让人不安了。
Fisher Black认为股市上听到的大部分信息知识会使人更加迷茫的噪音,而不是会使人做出理智决定的纯净声音。
区别含有噪音的价格和真正价格的方法是了解你投资公司的经济实力。Claude E. Shannon(1948)写到“沟通的基本问题是要么在某一点上完全复制,要么在另一点上选了相似的信息。”换句话说,沟通理论就是如何将信息从A点精确地、完整地搬到B点。信息从信息源发送到目的人的途中有几处会造成失真,最大的危险是可能存在于通道里、传送过程和接收端的噪音。
Charlie Munger做“两个方面的分析”。第一遍列出已知事实和控制所在环境的理性因素,用理性和准确信息过滤;第二遍是收集自己或他人下意识失误的所有信号,检查有无“心理误判”。
双轨分析,第一是为了获取理性而精确的信息,独立思考,第二是为了获得心理误判的所有线索,通过分析其他人的思维格栅,潜意识的变化和心理情绪因素,来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心理陷阱会影响我们做出好的投资决策,就像一条通信链,如果中途受到干扰与噪音,那么接受到的信息就是不准确的,是错误的。那么心理的情绪与障碍,就是一个变相的噪音,潜在的影响着我们
哲学:
以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以不同的方式来投资,看得越多,懂的越多,因为你能识别模式,所以不怕突变。拥有永远开放的头脑,意味着拥有新思想,并且知道如何利用,那么你就坚定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詹姆斯提出的实用主义理论,较传统理论来讲,他多了一份开放,他接受任何新奇的东西,接受任何批判跟不同的意见。就像上帝存不存在这种问题,我们压根不需要去考虑这个问题,而是应该去想,上帝的存在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
在逐渐保留原有模型的同时,进行新的开拓,他列了两个梯队,一阶模型和二阶模型,一阶是基础,但却又复杂的东西,二阶是将其简化,能降低解释水平。不过,运用的前提也是在于你对一阶已经掌握了,才能在二阶上开拓,直接跳上二阶,会出现踩空塌陷,适得其反
简单的意思就是在讲,古典的哲学理论是在于真理价值的绝对定义,这属于一阶部分,但是总会有新的科学思想来进行冲击与打压,你不能去蔑视与看不起,而是应该去升华,变为更加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文学:
阿德勒说,阅读的核心目的是增进理解,而不是单纯的获取。当我们阅读各种财经杂志,周刊,报纸,文章的时候,他们包含新信息,但不包含新视点,我们收集到更多的数据,但是我们对这事的理解并没有提升。当你阅读的时候感觉到我知道了的时候,你只是对信息分类,但你停下来反复琢磨跟思考的时候,你就增进理解了
接受答案,可能会立即解决问题,但自己去寻找,会对你的整体理解水平有很好的,强大的影响
阅读的时候头脑里要记得四个问题
1.这本书整体上是关于什么的
2.它是如何详细说明的
3.从总体或部分来看,这本书真实嘛,是对的吗
4.这是什么,这本书怎么样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把自己的观点和书里的观点分开,如果你拒绝这本书的观点,那你就无法读懂这本书
从经验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取经验
福尔摩斯:“我还没有任何数据,在没有数据时推理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不自觉地就会开始扭曲事实以迎合自己的推理,而不是让推理来适合事实。”
查理芒格:“我相信应该掌握别人得出的最佳结论,而不是坐着想把这些结论靠自己的力量推理出来,如果你像达尔文一样,带着好奇心一步一步地坚持下去,就不会觉得难了。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做的这么好。”
自己对于此的理解
芒格提倡的格栅理论意思是多学科融会贯通,不要只是苑囿在自己的学科去思考问题。每一个思维方式都是一个模块,这些模块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格栅本书的写作更像一本散文集,同时带有比较强烈的分析历史和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全书的逻辑架构就是介绍不同的学科和投资是如何结合的。投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仅是开个户炒股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需要非常强大的知识背景,否则很多事情永远也想不明白。
就像书中提示的一些信息,例如物理均衡的概念与应用,反复琢磨之后觉得是挺有逻辑道理的,由此进行拓展思考,我可以交涉出来这样一些东西
同样是物理学,排除量子力学,相对论这种高复杂的东西,就用最简单的数理模型来做思路
整理
1.F=ma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将其运用到证券K线图上,可以做出这样的逻辑推论:
F是力,m是质量,a是加速度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M可以为一种背驰,或者一种诱发因素,那么在M一定的时候,F的变动就是由a加速度决定的了
也就是一种作用力
当a为正值的时候,这个力的方向就是正向的,反之若为负值,就会出现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是原理,我们画笔,实际上也就是在画力的作用方向
————————
而力的效果,在M为一定的时候,其变化就取决于加速度,也就是MACD的柱子,柱子缩短与发散,影响的是力的大小,只要a没有变为负值,就可以认为是一种斜率减缓的减速运动。真正的变为反作用力的时候,就是红绿切换的时候,通常这种时候也就是黄白线金死叉的时候,那么最终运动的规律与体现,就是一种物理学力学的观点与转折,所以,在技术层面上来说,如果对缠画笔掌握不高的时候,其实可以用金死叉来画的,金到死为一笔,死到金也为一笔,以此类推,把图形全部画出来,再进行整理归纳和判断,这种方法实际上而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亲测
————
用距离公式也能进行测算推倒
S=VoT+1/2. aT2
我们一笔的距离里面,转折开始的临界点,vo初速度是没有的,也就是0
那么S=1/2 aT2
时间影响的程度为恒定状态不计的话,那么当a减速至负值而反向加速的话,那么距离就会出现回撤,回撤的状态也就会形成新的一笔
另外的例子:
譬如化学在期货里面我们会经常考虑到一个产业链的问题,无论是上游的变动还是下游的变动,都有可能导致价格的波动
就如同原油,可以生产出烯,烯可以转为橡胶,橡胶又有不同种结构,像天然橡胶、异戊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
而合成胶又可以联动胶布、轮胎、电缆、医疗器械等一系列的产品,投机者可能会参照其中的一些波动元素观察其套利机会像铝的化工流程,也涉及到电解,氧化还原反应等,如果不了解的话,很有可能就会看不懂,或者说会闹出一些笑话,反之通晓,会带来很多的便利,会马上联系到上下游的一些产业链,从而进行逻辑推敲
其次,是生物学的运用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不止是体现在物种上面,它在思想与文化上,也有着很大的改变
就像历史一样,我们从母系氏族时期,到农耕文明的发展,从氏族的体制到国家的新生,从封建王朝的君主专制,到现在的共产主义社会。其实我们,也是在进化。
从这些角度上,我们也可以进行演化跟运用
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演,又惊人的相似,但不会有任何一次完全一样。
这就能衍生成一个进化论,我们需要去了解与总结历史现象,需要去对比数据的变化,思考其错误与衰落的原因,在之后的运转当中,就要有效的去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同样的,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而开发与运用新的东西,市场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进化也是线性推移的,人们总是按照最优的方式,最合适自己的方法生存。舍弃不好的,总结不好的,发展更优的。
从金融的维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发现理论的延伸,就像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缠论等等其中,都有道氏理论的影子,这也就是一种物质进化,他保留了道氏上面最核心的思想观念,也新生了很多思绪的变迁。
在做交易的时候,我们会提前把策略进行排布,但是经常性的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这时候就需要马上进行修改,使其能够继续运行下去,不被市场所淘汰。
另外一个,算是我们生物学里面接触到的第一个实验设计的案例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这个实验的关键点在哪里,在于控制单一变量,以及一个演绎法推理的流程实验
一、 提出问题
二、 作出假设
三、 设计实验
四、 进行实验
五、 得出结论
这种演绎,我们都学过,也都知道,但运用得却并不多
而实际上,这种简单不过的东西,却有着很大的逻辑意义
用当下流行的游戏“狼人杀”举例子
按照流程规划
一、 谁是狼人
二、 在我确定我自己是一个好人的立场上,我应该做出怎样的假设
三、 按照这种假设的话,我是不是应该设计一些圈套,或者语言陷阱,来进行试探,证明我的推论
四、 按部就班进行我的实验
五、 由实验来判断可行性与真实性,如失败,重新再来一遍
在经济上,原理是一样的,我假设接下来市场运动的方向如何,那我应该设计一些模型实验来进行推导,比如用贝叶斯推论来验证其可行性的概率问题,再用凯利公式将其进行一个合理的仓位管理规划,用这种清晰的思维方式,能够无形的降低其风险
用最直接的比喻来讲,格栅理论就像是一家中药房
医生,首先应该要有本身的医学知识,如果一个外行人来做这件事,是不可能让人放心的。
接着,医生手里,也应该会有一些药方,对症下药,如果你没有药方,临时创作的可能性并不大,那如果病人来了,你是不是也很着急呢
药方,也是需要逐步改进的,哪些成分可以进行删减,哪些可以进行新的元素添加,使其扩大药到病除的价值,也是经常去研究的东西
然后,就是一个分类的思想,不同的学术领域,也会有不同的说法,如果将其混为一谈,会使之非常的复杂,就像一堆的绳子,结成一团,理清思路就很复杂,但当把他进行分类,拉直了,就很清晰了
依旧是药房的例子,错综的药,你不可能将它们都扔在一块,你需要把它分类,我的印象里,药房中有那种红棕色的柜子,每个柜子外面都会贴上标签,是什么种类的药,这就方便了你到时去取药的时候的麻烦
还有,就是剂量的问题,不能过量,可能毒性太高会死人,也不能太少,不然药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了
再回到我们的市场里面,格栅理论的作用就是整个药柜子,将每一条逻辑,思路,要点,进行分类,进行一个汇总,最后,把有用,有价值的因素放在一块,再去思考跟理解,这样,你的思路就是非常清晰的
类似下图,在我们进行思考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将它分成很多个不同的区域,把所有的逻辑整理,做出最为理性的计划
跟要点人的机体是由种种成分构成的,但最关键的地方,还是思维的神经系统,大脑,脊髓,他们驱动着你所有的行动,所以,思维的方式,就是我们最先考虑的,最有价值的起点,是最基本的思维活动。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的过程,或者把整体中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起来,或把事物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结合成整体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分析,人们则不能清楚地认识客观事物,各种对象就会变得笼统模糊;离开综合,人们则对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等有机成分产生片面认识,无法从对象的有机组成因素中完整地认识事物
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在头脑中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方式。比较是分类的基础。比较在认识客观事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认事物的主要和次要特征,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把事物分门别类,揭示出事物之间的从属关系使知识系统化。
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概括是把事物的共同点、本质特征综合起来的思维过程。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过程和前提
格栅的意思也就是把思维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把动态的市场,可能发生的情况都罗列出来,探究其发生的概率性,最后得出一系列的结论,在市场没有做出转折性的大型驱动的时候,按照计划和策略,按部就班的好好完成,会发现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里其实只列举了一小部分参考的数据方式,实际上而言,可以再进行添加和删减,比如个股的PE,市值动向如何,成交量变化如何,筹码资金逻辑大概是什么样的等等,凡是可以参考的,有价值的,都可以进行罗列,不过也需要尽可能的精简,太繁杂了整理起来也是比较费神的
所以,格栅理论,就是一种思维的象征
这与我国古代《易经》有相似之处
易经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衍生六十四
我们的社会,就像易一样,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专攻,都好似六十四里的一卦,看似独立,实际上,如果你往上追溯,你会发现,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太极
当你掌握更多的知识,当你能够将其联系起来,当你把所有东西都串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黑白的世界涂上了色彩,单调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
——————————————————————————
若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且感谢您关注我
也可以关注我参与写的公众号:三条枪杆子(santiaoqiangganzi)
更多的资讯信息,更多的小知识,等您来观看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