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
两个字在唇齿间缠绵一下,便有清朗明净的感觉。
桃红杏白,柳绿山清,天地间一片清明,这该是春天最美好的时节,羡慕江南的这个节气。
斜风,细雨,适合闲窗小读,风吹哪页读哪页;
晓风,暖日,适合种瓜点豆, 拨开松软湿润的土,于田间地垄,或者阳台的盆罐中,种下一个旖旎的梦;
临风,覓春,也适合郊游踏青,访山问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历书》上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喜欢古人对清明的解释---清淡明智。
(二)扫墓,寄托一份思念
净园,公墓。
祭祀之人络绎不绝,我们一家人亦执一束鲜花,上一炷香,烧一些纸钱,悼念过世的亲人。
轻轻拭去碑刻上的灰尘,用毛笔饱蘸油漆,在墓志铭上,再摹写一次“某年某月某日某儿女立”。初春,有些冻手,所以笔画时而精致纤细,时而粗糙简单,但横竖撇捺里满是寄托与念想。
清明的基调, 在这一刻,是偏于哀的。 一块墓碑,阴阳两隔,这是世间最残忍的离别。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死之间,隔着“无常”,而我们只有努力地、认真地、快乐地活着,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崇敬与安慰……
(三)追忆,传承优良家风
二十四节气里,兼具节气和节日双重意义的,唯有清明。它融汇了两个古老的节日:一个是寒食节,一个是上巳节。
民间传说里,寒食节禁烟火,进冷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历史上,介子推确有其人,《左传》和《史记》里都有记载,但仅说他“退隐而亡”,并没有割股、烧山之事。倒是《周礼》中有禁火的记录: “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专管取火的小官摇着木铎,在街上走, 下令禁火。 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
最初的习俗里,人们重寒食、轻清明。到唐玄宗时,更是诏令天下,定寒食扫墓为“五礼”之ー。帝王宫廷祭扫陵墓的声势与排场自不必说,就是民间百姓也是集合了家族里的大人、 孩子,几代人,到先人的墓地,副一环新土,撒上些许白酒,一些点心,依尊卑长幼行礼致祭。
(四)感恩,尊重生命轮回
年少时,读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以为他是个薄情的人,时隔多年,经过更深的阅读和阅历,才渐渐理解,这颠倒众生的歌欢 并非薄情寡义,无爱无痛,而是真正懂得了生死的意义,是洞彻人生之后 ,进入豁达境界的表达----逝者已矣,生者珍重。
不是在缅怀和痛哭之中沉沦,而是要在此中警醒,更加善待我们的人生。
人生的路,其实都是孤独的。
那孤独,是心里的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一些浓得化不开的寂寞,疼痛,缠缚,深情,就安放在那个看不见的世界,其实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不求人懂, 只为人生看得几清明。
按照古人的说法,清明节也是“鬼节”。“鬼”字在古代,释为“归”,古人认为,人死后回到原来的世界去了。
只要,我们在,他们就在。
(五)踏青,拥抱美好希望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所以,清明也叫踏青节。
一面是生离死别的悲戚,一面是踏青游玩的欢愉,截然相反的两种情绪,放在一个节气的范畴里,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却是最独特的中国式调和。 丧事要吹打,喜事要哭嫁,泪雨纷纷的清明,也必要一个怡弦落雁的缤纷,那欲断魂的情绪,才有了安歇和释放之地。
真实的生活,其实也就是这般跌宕,悲与喜,哀与欢,静与喧,都是不可逃避的经过,波折交错,迂回往复,扣住的,不是 世 间无从割舍的人,而是心。
举目彷 徨之际,望着那路上匆匆走着的行人,浮想联翩:
忽然想起了牛背上的牧童,短笛一横,或用 手指一斜,雨幕深处的杏花村,就飘来了幽幽的酒香。
忽然想起了大书法家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赋诗应景,记为“曲水流觞”随波逐流的雅兴和闲适。
忽然想起了《诗经·郑风·溱洧》中的唯美画面“士与女,方秉蘭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春水涣涣,言笑晏晏,青年男女,春心荡漾,踏青游玩的脉脉温情。
细想想,也萌生了这样的憧憬,约几个同道,觅一处临水的清雅之地,三三两两,沐风而坐,踏歌而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论语》中最动人的片断。
站在时光的这一端,蓦然回首,繁华散尽,心里的万干也想象也浓缩成现实的归处。
一场春雪,一点细雨,隐隐约约,让节气有了新鲜生动的呈现,春雨,贵如油,虽然只湿了湿地面,就不见了。空气里,却有了潮湿的气息,回来的路上,茅草匍匐着,贴地而生,旁边的树林里,似起了雾,淡淡的青色,如烟,如岚,远远望去,有世外的秘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