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笔记
2017年7月4日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
有研究时间的心里学家把未来分为“近期未来”(near future)和“远期未来”(distant future),而五年恰好是一个典型的远期未来的长度。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事件,会形成不同的心理表征,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应对,也就是说,存在两种未来视角。远期未来的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地方式去思考,所以远期未来视角下地想法常常缺乏细节,更多考虑地是这件事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而在近期未来视角下,人们更容易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想得更多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去做”。
面对问题时采用这两种视角各有利弊。做远景规划时,人们通常会着重考虑目标的价值和意义。从价值和意义来看,这些远期目标的设定并无不妥,但是往往会缺乏可行性。而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人们会较多考虑事情的可行性和实施的步骤。但这种思路也存在副作用,就是它会让我们倾向于去做可行性更高、更容易实现的事,而回避更有意义同时也更具有挑战的事。
从这个角度看,“五年设想”实在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它让我们用情境化、具象化的方式去构想远期未来,把时间拉到眼前,使未来鲜活生动起来,这就有利于从实施的角度去具体设计实现未来的方式。同时,也证实由于“五年”的时间跨度很长,我们就不会把可行性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就不会因为一件事情简单实现就去做,而是从它的长期价值出发,同时考虑确实具有可行性后才去做。
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积累可信的知识
训练实践技能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提升审美品味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保持和促进健康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的资源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永远不够用
正如历史学家帕金森提出的帕金森第一定律: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认为,我们应该从一味求快的心理惯性中跳出来,让生活变得更有节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好。他让自己慢下来的方法是,每天抽一点时间去“面壁”,也就是在一个私人的空间里,静静地去听自己内心地声音,让心中不同地“自我”参与对话和辩论。这样,可以让自己不随波逐流。而另一些事情,像处理日常公务诸如看邮件、写报告等,则是越快越好。
在进行写作、绘画等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时,可以完全沉浸其中,甚至进入“心流”的状态。“心流”这个由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里创立的概念已经渐渐为大众所熟知,它指人全情投入于一件事中的状态。在心流发生时,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人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不管怎样,只要开始就好
有一天我感到不能再这么干下去了,突然下了决心:既然这事这么烦,就尽快把它解决掉吧。之后只要一收到包裹送达的短信,我就二话不说跑去物业那里。虽然与顺路拿包裹相比,我多花了一点时间,多耗费了一些体力,但我再也不用去惦记它们了,它们在我的工作记忆里保存了几分钟就被彻底清空了,别提有多爽。
如果总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而待完成的事情一多,管理的负责度就直线上升,相应地,记忆负担、情绪负担和人际负担也会显著加重。这些心理成本虽然是隐性的,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事情越积越多,我们慢慢会觉得无法承受。
图层工作法
把一个任务拆借成几个不同的元素部分,是图层工作法。“图层工作法”是完成一个复杂作品或者复杂项目的基础,甚至可能是最有效的战术,而对习惯于制作简单作品的我们来说,它也是帮助我们迈向更高行动能力的一架梯子。正如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所说:“写一篇好散文要经过三个台阶,一个是音乐的,这时它被构思;一个是建筑的,这时它被搭建起来;最后一个是纺织的,这时它被织成。”
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
这个幼年经历,使他“形成了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就是经常去深入观察并探索事物的深层含义。”法国大科学家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中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寻求相似;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
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构建活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在写作时,也就是在信息输出的时候,我们必须去分析知识的“深层结构”,观察和调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深层关联,不然我们无法自如地把它们组织起来。因为一篇文章要被人读懂、要把人说服、需要缜密地思维、清晰地表达和翔实地依据,这些都要求我们对知识的编码和组织达到一个相对高的水准才行。除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写作带来的另一个明显的益处,是获得反馈。过去的求学者,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他们获得反馈的方式,就是建立一个交流的圈子,或者沙龙,定期在一起讨论问题。
让不同的知识发生化学作用
在学术机构里,再聪明的人,也可能受制于其专业壁垒,无法看到外面更大的知识疆域。而在实践领域则相反,人们更容易融会贯通看待问题。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赖特说:“任何孤立的事物自身都毫无简洁可言。一切事物只有被恰当地置于某个有机地整体中,才可能实现这个局部自身的简洁。”
让潜意识让你工作
James Webb Young在讨论创意思维的经典之作《创意的生成》一书中,介绍了产生创意的五个思维步骤,其中潜意识思考占据了核心的地位:
1. 尽可能地收集原始资料;
2. 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 中止有意思地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 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 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突破工作记忆的限制
人的思考依赖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工作记忆不仅能暂存信息,还能加工信息。比如人在阅读时,不论是对单个词义的理解,还是对文章整体意义的领会,都有赖于工作记忆。而工作记忆有一个特点,就是它能同时处理的信息非常少。一旦需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了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那么部分信息就可能被忽略或者遗失,思考问题时就会顾此失彼。
与工作记忆极为有限的容量相比,一幅画可以包含的信息就太多了。人在观看图像时,对图像中信息的处理是并行的,因此可以接受足够多的信息。当头脑中回忆或者构想某个图像时,会形成视觉表征,人在处理头脑内的视觉表征时也会采用与观看眼前图像非常类似的方式。所以借助图像观察和视觉表征加工,我们可以非常高效地处理信息,这对解决复杂问题有明显的帮助。
很多成功的写作者或者科学家都善于进行具象思考。瑞士阿劳州立中学的裴斯泰洛奇非常重视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他曾经说过:“视觉理解是教导如何正确判断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在这种教育的引导下,爱因斯坦开始进行了一系列“视觉化的思想实验”。比如他设想,追着一束光跑会出现什么情况,会看到什么景象。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周密思考
周密地思考问题很不容易,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总是偏好生动形象地具体事例甚于抽象的信息,即我们的思维和决策更容易受少数特殊事件的影响。比如一说到辍学创业就想到盖茨、乔布斯这些极端成功的例子,却完全忽略数量远少得多的辍学创业的失败者。
《每周快乐指南》
每天——
一边吃巧克力一边看漫画
把华夫饼泡在牛奶里然后吃掉
踢一场足球
用乐高积木组装一个机器人
每周——
整理一次房间,把所有的物品放进各种大小的收纳箱
在房间里贴上一组新的卡通贴纸
在米其林星级餐厅就餐一次
为买游艇存一部分钱
专注在一个领域走到最后
莫舍: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不需要凡事追求完美
塔勒布的答案是采用“杠铃策略”。所谓杠铃策略,就是同时采取两种极端行动,一方面,也就是在大多数投入中,采用能够抗拒负面“黑天鹅”风险的强韧结构,也就是专注在一个既定的领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机会。
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
战略管理大师波特说:“战略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得不同。”
让自己变得独特是通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下面是我总结的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
1. 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 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3. 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4. 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