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24理佛
突然想起神秀与惠能的六祖之争。又有新的见解,在这里讲一讲。
话说五祖要传衣钵,命各僧侣作揭,看看谁能领受衣钵。
神秀作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作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祖闻后,默授惠能衣钵。
当时是在得到里听的熊逸老师的解读,讲的是佛法是顿悟与渐悟的区别。神秀倾向于渐悟,要心灵当作镜子,时常的去擦一擦,以使自己逐渐明性。惠能则倾向于顿悟,即无需勤勉修持,因为本来就是那样的。
而今的感受是,两者并无太大区别。
若要论,惠能的观点更接近佛陀的真谛。而神秀更适合教授。
当然,这更多取决于所授之人。不同的教法,适合不同的人,甚至用错了教法,会阻碍一个人。
比如我是一个无神论者,那佛教的诸多神魔之说,就容易阻我与门外。
但是在佛陀那里,世间有无神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能了悟到四法印。
换言之,神秀的教法所授之人更加广泛。而惠能则更接近本质。
另外说一点,许多人害怕佛教,认为入了佛教就是出家剃度当和尚。就背离了家人伦常。
其实没有那么严重。
修佛,不一定要出家。
就好像你喜欢物理学,你可以选择去读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生。
你也可以在家里自学。
出家就是去学校,专心的学,心无旁骛的学。这个效果有时候当然会比在家学管用,但也有时候因为你遇到了不是很好的大学,班级,同学,因此而阻碍你的学习。
出家也不是避世,许多文学剧作会把佛堂寺庙描写成一个人伤心欲绝之后的消极避世之所。但,出家之人,并不应该是这种心态。而是一种积极的,想要追寻真理和智慧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