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即使再追问一千次,也会有一千零一种答案,对于我们而言,可能会觉得另一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更容易回答,那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文学?
文学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人最初对文学的记忆,来自母亲的睡前故事,婴儿出于对未知陌生世界的恐惧,睡觉前总是会哭闹,母亲此时的睡前故事,给了宝宝以这个世界独特的温暖与美好。之后的文学启蒙始于我们开始懂得用拼音拼凑文字,用文字组成句子的时候,那时的我们看冰心文学,读舒克贝塔,各自内心都有一个作家梦,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出一本万人争抢购买的书,想象的空间由此打开,文学、世界,本就意味着种种可能。
《红楼梦》里面表述的"世间明洞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观点,引化而来我追求文学的理由——我们总是被求知的激情驱使着去了解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又远远不能被我们所了解,于是我们不断纠正自己的认识,饱含热情、充满希望。
"用者以为物,御者而有灵",打个比方说,每个人都有听雨的经历,宋代诗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中写到:"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里的听雨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寓意,它是错综复杂的人生的高度凝结,少年时醉生梦死消遣在灯红酒绿中,壮年漂泊在客舟旅舍,老年两鬓斑白寄居僧庐下。这些描写是文学底蕴生动运用的勾勒,证明文学乃"五色无定,随人见性"。
我始终认为,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文学的力量好像是往斑驳冗杂的世上面前置了一块黑幕,同时在上面涂绘出更斑驳的色彩。这是非常奇特的,就像是你在文字的行走之中,感受到生命的细流汩汩而出。没有文学,你无法理解读懂一本小说的妙趣何在,也无法理解一段文字所能表达的极广深意,暴露在一个庸俗肤浅的世界里,永远都不可能体会到这些。这让我想起网络上的一个段子:“为什么要做有文化的人,就是当你看到晚霞与大雁的时候的情景模式本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是扯着我说:哎哟,卧槽天这么红!卧槽快看好多鸟!”
在当下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文学成为一种渐行渐远的情操,只是偶尔会被打捞起,不久又扔回弃置,就如北岛写的:那时我们都有梦想,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环球旅行,但是现在每次深夜里喝酒碰杯,都是梦破碎的声音。现实微薄的力度无法拥抱梦想的厚重,大多数人在文学路上踌躇不前,那些破碎的文学理想铺满了道路。
生活与追求本是相辅相成的。我微博上关注的一个姐姐,我特别佩服她在文字上的“造诣”,她记录的,是她与爱人的平凡点滴,关于旅行的感悟,关于人生的领会,没有赘余做作,无病呻吟,更重要的,是她细腻空盈的文笔,像清浅又优雅的花朵,默默在指尖绽放,芬芳着岁月。
又如余秋雨,我对他的喜欢都是出自他文学修养与内涵,“秋雨捐书”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那段时间,我一如既往地认为,一个站在古人立足的地方“吞吐千年”,一个写出一本又一本“苦旅”的人,没多大可能是作秀炒作,即使后来事件发展一波三折,但我相信文学的力量是可以抹去安静、顽固、浮华的尘土,那苍莽大地上的文化内涵,是可以使灵魂更加高洁的。换个角度说,那些地震后说捐未捐的人恐怕并不止余秋雨一个,人们为什么单单对他格外失望?因为文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桃花源和乌托邦似的向往,人们不愿接受一个诗人、学者、作家的势利作假行为。
有时候,太多的条目规定防止罪恶,都不如田野里的一朵百合有力量。这是文学的默契。我们需要文学,不是为了表面上的光鲜,而是直抵内心深处的慰藉,是感同身受的灵魂体悟。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这不是全部的答案。就像有时候,你站在窗前,看人来人往,日斜树影,闭上眼,那种说不清的动容,就是文学乘着风,爬到了你的身上来。
读书谓几多,抚事知不足。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