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竹林七贤》后,本来打算继续《建安七子》,可哪知那次,当当没有搞活动,所以只是把书装进了购物车,然而,等我今天在看时,活动虽然有了,但是书却缺货了。真是不走运!
因为这事儿的影响,这几天,我的阅读似乎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因为要重新锁定,所以我选中了那本翻过一次但没有读完的《唐宋词十七讲》,同时里面叶先生一再提到王国维和他的《人间词话》,所以我把这本书也找出来配套一并做辅助,在我购买的这本王先生的《人间词话》里,有详细的注解,这让阅读过程舒心不少。在读到《人》的第十句“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注脚有关于李白生平的一个简介,这让我想到自己去年暑假读的《李白传》,里面依稀有些内容是不相符的,那怎么办呢?于是我想到了自己之前买的这套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上次读完竹林七贤后,我就顺势把他里面介绍嵇康的部分找出来读了,互相印证,一来加深印象,二来了解各家所对这个人的不同评价。其实,这想法倒是挺好的,然而,这两天我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并不那么尽如人意。
因为断开后重新选择的新内容,再加上这个新内容按照我这种“想法”,理论上是很好的,但是实际上却会导致思路的跳跃,一会儿在理论的高度,一会儿又跑到作者生平的风流韵事上,这样的“跳格”,让我这个尚处于阅读初级阶段的学生有点衔接紊乱,导致效率不高。这也再一次说明,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的连续性会超越“理论”上的思考。为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会在这次的阅读中更多的提醒自己多一些自律和理论的思考。
这次的三本书下来,工程量有点大,思路未免跳跃,为了后期的写更得心应手些,我决定将自己的写也分成几次完成。这次专门来说说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说实话,第一次读完《李白传》和《杜甫传》,虽然当时我也及时在简书里面写下了自己读后的一些感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现在我脑子里竟然没有留下什么东西了。同样的,还有《苏东坡传》。当读到《品中国文人》里面的李白的简单生平时,我是一种“初次见面”的感觉,他什么时候出川,什么时候娶妻以及与玉真公主那段“红尘知己”的爱恋,两本书里感觉会有些出入。但是,同样的李白杜甫,通过这样不同的人的笔下写出来的,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李白》和《杜甫》传分别是从人物的生平,经历上去让读者了解这个人,那么,刘小川则主要从人物作品的角度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
如:以前的时候,我们知道李白是诗仙,是浪漫派诗人的代表;杜甫诗诗圣,是写实派代表,也是一个严重盯着下层劳苦大众的悲天悯人的文人;至于白居易,我脑子里面好像就只剩下模糊的写过的《卖炭翁》和《琵琶行》,至于《长恨歌》,则是后来在看电影《妖猫传》时偶然才知道的。但是读刘小川的这套书,你会觉得李白之所以是李白,并不完全是因为他浪漫,不羁也只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多角度的一种生命张力,李白在活他自己,而且是尽力把有限的生命发挥到极致。所以我们看到他游历、修仙炼丹、到处拜谒期望获得一官半职,仕途不顺时又想到暂时的隐居,他不被仕途、女人、家庭所困,一生都活得很潇洒。他的生命是丰富的,更是广阔的。突然明白为何马老师他们之前做的李白课程,在课程的开端,马老师认为,李白课程最适合在夏天的时候穿越,这期间,在李白的身上,没有不温不火,只有热情而淋漓尽致。而这,丰富而极致的夏,则是最好的应景。当然,马老师早就说过“如果用季节来概括诗人的生命气质的话,毫无疑问,李白就是夏。热烈奔放,豪气干云。”只是当时的我,对于这样的语言,仅仅只是让它停留在视线,而没有让它走入内心。
再来说杜甫,之前冯至先生的杜甫传,我读得云里雾里,尽管成都也有草堂,而我曾也不止一次走进草堂,但是对这位诗圣,我却始终如雾中赏花,遥远而又模糊。但今天这一遍下来,我突然对眼前这个一生都处于颠沛流离状态的杜先生充满了敬意,他的韧性,并非常人所能及。他的《兵车行》、《三吏》、《三别》这样的作品直到今天,我依然觉得他们是遥不可及,只是不同的是,以前他们在教科书里,现在他们在我的心里。在成都的日子,是他晚年生活的福音,更是他一生四处流浪中不可或缺的那部分暂时的栖息。因而他的那时的作品充满温情的笔墨。刘小川说,“杜甫活了五十九岁,却好像活了两百岁。他一生的经历,几乎浓缩了个体生命所能经受的全部苦难。......他是苦难的象征,令人联想到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他享有诗圣的称号,他又是迎着苦难不低头的圣人。”是啊,没人懂得他的内心世界,所有的努力,都只是靠近他而已。
最后来说说白居易。这位中唐诗人,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以前,他对于我,也就只是教科书上的存在,甚至“读”他的作品,都带着强烈的“被迫感”——因为他的《卖炭翁》、《琵琶行》都是必考的内容。从未走近他,因而在当年,还讨厌过为何他要把一首诗写那么长?现在想来,当年的无知,实在愚昧可笑至极。也突然想起一句话,用在那时正好。“若想毁掉一个人,就把他的作品引入教材。” 时隔多年,实在不想再去追究当时的语文老师的死板、不知变通,但是对于今天的我,学生不喜欢某个人,期间一定有原因是与我的方法有关。试想,倘若当年我曾像今天这样读过他、走近过他的生活,了解过他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那对于那些作品,应该是另一种不同的高度吧!他关注民生疾苦,所以创造了讽刺题材的乐府诗,其中《卖炭翁》就是一典型代表。作品将宦官早市的强行买卖、白望的为虎作伥与老汉的无可奈何形成鲜明对比;他被贬江州司马,家庭中与杨氏的貌合神离、官场上仕途的不顺,让他在浔阳江上,再听到这个琵琶女的故事,一首“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呼之欲出,芳草易见,知音难寻。此刻的他,应该是幸福的吧!他的细腻情感,让他感慨于贵妃和玄宗之间的爱恋,一首《长恨歌》成为古今之绝唱。怪不得,人们会说,若想了解其作品,应该先走近并试着读懂那个人。
曾经被强迫背诵的我,是不幸的,但正是因为这些“不幸”,让我比别人更有了一份感触,这样的感受一直留在我的心里,一旦某个点被激发,它将喷涌而出,与现在的“幸运”形成剧烈的冲击。这样的冲击之后,留给我的,是一种痛彻的思考——我的孩子,等到他们学习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我的教学的思考,作为老师,如何将这些诗歌变得有血有肉?以及作为母亲、一个过来人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下一代、再下一代讲述这样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