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欧阳芊双
“斜杠青年”这个词这几年越来越火热,曾经一度被人认为没事“瞎折腾 ”的人群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而且他们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多重身份的探索并非不务正业,甚至很多人因此过上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最近看了Susan Kuang的新书《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让我对斜杠青年的状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一直不是很喜欢集结性的书籍,虽然单看每篇文章内容都不错,但作为一本书来看的时候逻辑就有些欠妥,会有种松散的感觉。相对来说,这本书还算是有些主线在里面的。
作者通过4个章节的讲述,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从环境、思维、行为和心态四个方面来讲解斜杠青年的状态,部分内容对于生活和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环境
我们说一项新生事物之所以可以留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环境的允许,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下才可能繁荣发展,而当前的时代背景无疑是为斜杠青年提供了充分的生存条件。
老一辈人认为的稳定工作在当今这个社会正在慢慢失去竞争价值,很多企业的寿命都活不过你的职业经历。所以如果我们还守着一条路走到黑,无疑是为自己关上了很多机会的大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的办公形式也在慢慢转化,工作的定义不再局限于朝九晚五地坐办公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自由的形式来实现工作的目的。
而随着“斜杠”这一概念的引入,让更多人开始用爱好和业余身份来定义自己,而不仅仅是工作中的职位。
人们越来越接受多重身份的探索,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式结合下,我们开启了人生的更多种可能。
2、思维
有了环境的依托,我们还需要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如果只是用新瓶装旧酒,那也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很多思维上的误区,其实是禁锢我们发展的枷锁。比如:
自身条件不好就只能认命;
样样通就一定样样松;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越忙碌的人就越成功;
……
如果想要发展,我们必须学会清醒地对待那些已经被人们固化的耳熟能详的理论,不是人云亦云,转化自己的思维模式,这样才会有所改变。
就像是让你接受斜杠生活也是一种生活一样,很多概念我们都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不能因为自己没有去体验就轻易判断它的对与错。
比如以上说到的思维误区,可能很多还是人们的生活信条,甚至老一辈人在别无选择的时候,就会用这样的话来劝慰下一代。
可是作者带领我们认识到:
自身条件不好我们就要去创造条件;
多重身份是对自身可能的积极探索;
坚持要选择正确的方向,错误了就要立即调整;
成功是综合因素的结果,并不是只有努力就行;
效率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关键,忙碌的人反而没时间思考人生;
……
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当你转化思维方式的时候,就会发现更多解决方案。
3、行为
有了环境,改变了思维,那就到了具体实践的时候,作者说“折腾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再多的思考也要转化为行动才有可能产生效果。
很自然地,成长仍然躲不开读书、学习和刻意练习,不过作者提到的斜杠青年的软实力倒是值得我们注意,因为不管你是否要做斜杠青年,这都是我们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好方法。
这三个软实力分别是完整的知识结构、熟练的个人技能和清晰的思考和写作能力。
我们去看那些厉害的牛人,大多数都是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特长。之前在很多讨论斜杠青年的文章中也有人谈到,如果想要成为斜杠青年,那首先要做好单杠青年。
在我看来,在我们去探求多重身份之前,首先应该有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技能傍身,否则很可能在追求斜杠的过程中迷失了本来的自己。
另外,清晰的思考和写作能力也是我们重点提升的部分,不断地输入和输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进行自我投资,进而将自己的资源转化成产品,实现从0到1的突破。
4、心态
和所有事情一样,斜杠青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想要将自己的经历打磨成可以拿得出手的标签,势必要拥有一份平静坦然的心态。
毕竟,追求斜杠生活,其实是在探索生命的更多可能,目的是为了拥有一份精彩的生活。所以,要学会享受正在拥有的生活。
除了冥想、运动等具体的建议以外,追求极简的生活也是感知幸福的良好方法。
这点和我目前的生活态度很类似,我们只有抛弃那些复杂的东西,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需求。
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才是幸福的人生。
在我看来,斜杠青年应该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诠释,而并不应该作为一种生活的目标。最重要的核心还是回归对自己内心真正需求的关注。
抛开世俗的眼光,追求自己真正向往的事情,不把探索可能的过程视作失败的表现,时刻注重对自己的投资,不给自己设置边界,这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
无论别人怎么看,生活的经验总是自己的,其中的酸甜苦辣也需要自己去体会。积累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我们面对生活的时候,可以从容地进行选择。
深可以做专家,宽可以做斜杠,这种自由的状态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
愿我们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