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墨即染 意短情长
中国的诗、书、画、乐本是一家。袅袅茶烟中,静坐竹席之上,手握一书卷,细细品读,有轻盈琴音相伴,有淡淡墨香飘散。日已偏西,人未困倦。此乃古代文人之生活境界。诗词集万象之大成,浓墨重彩抒写祖国秀丽河山,温柔缱绻抒发小我心情种种,时而激昂旷达,时而温软明媚,时而愁绪千千,时而爱恨交缠……一点一抹道出内心情结,一泼一洒勾勒动人画面。此之谓“点染”。
“点染”,乃是中国画中经常用到的手法,亦是毛笔运用的一种技巧。“点”,笔锋用力,下笔有神,是画作的精髓所在,体现中国画的风骨与气度。“染”,侧锋行笔,运转自然,有如行云流水,飘动潇洒,表现中国画的灵魂与境界。一幅水墨山水画,几笔重墨勾勒山之形貌,层层渲染,化墨铺就,成山与水的画意。古代诗歌从写意画吸取精华,运用点染手法,促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意趣,既丰富发展了诗词的表达技巧,也增强了诗词的表达内蕴。
清人刘熙载在其《艺概·词曲概》中言:“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 二句乃就上二句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它语相隔。”读罢词,离别之景跃然眼前。终于又要话别离,秋风萧萧,人心惶惶。昨日的你我言笑晏晏,今宵过后就天各一方。风景一切如旧啊,微风吹拂着杨柳,那一弯残月见证我们的别离。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呢?景中有你,有我,也有情。首先点出“离别”一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立下感伤、惆怅的主旨,随后由情入景,用“今宵”、“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进行具体铺染,景与情相结合,使人联想万千。情感变得含蓄,包裹在丰富的意象内,产生一种内在的张力。说不清,道不明,只能含在口齿间细细咀嚼,慢慢品味。
根据刘熙载的说法,此词还有一处“点染”,即“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去去”为“点”,何谓“去去”,即是“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个意象。词人点出“去去”,远人离别,心有所伤,再用三个相关意象渲染,加强这种感受,由此衬托出“去去”的遥不可及,和离别的感伤孤寂。这种手法类似于借景抒情,但它运用了独特笔法,巧妙地结合景与情,先点明主旨,再烘托渲染。其中所抒发的情感,顿时与身边的物事产生关联,既冲淡了直抒胸臆的直白与寡淡,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强烈的感情,也丰盈了诗词的意蕴内涵,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虚实结合,情景相生。
点染手法的运用多种多样,放诸不同的作品里自然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通篇主旨再最后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愁”乃该词的点睛之笔,而全篇抒写均是围绕这一字进行,“乍暖还寒”、“雁过”、“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秋来风急,天气多变,身边的所有景象都变了样;物是人非,国破家亡,花也落了,人也老了,逝去的一切不能重现,只有身边这孤零零的风景陪着自己。全词运用先染后点的手法,没有直接抒发愁之情,但通过系列意象的渲染烘托,万千愁绪已跃然纸上。
贺铸的《青玉案》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句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里用了典型的点染手法。倘若词人直接抒写愁情几许,则词的韵味大大减弱,因其不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在这里,词人一笔点出“闲愁”深重,就像烟草那般杂乱无序;就像风絮,飘飘渺渺,毫无定数;就像梅雨天,抑郁难解,苦闷惆怅。三个铺排的意象,瞬间写出闲愁的缠绵纠结,无法逃脱。一番渲染顿显此意,使得词情更为深远婉丽。
点染手法复杂多样,先点后染、先染后点、点中有染、染中有点……每一种用法都有其适用的词境,每一种用法都能创造不同的词境。学会从繁花万千中窥得其要,才能举一反三,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