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最后一章的内容围绕在Rogers对于现存的心理治疗理论的元分析领域。我们可以透过Rogers,这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巨匠的双眼,洞察到人们心理动态的本质,并且可以启发自己去创造性得思考对更多未解之谜的解答。
这里总结了19个命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进行理解。第一个部分涵盖命题1到命题8,Rogers挑选这些命题理论的目的是通过已知的一些心理理论研究来阐述他所理解的人类“自我”形成的逻辑过程。第二个部分包括命题9到命题19。这部分的内容可以理解为Rogers对于“自我”概念形成之后的生命体如何产生生存「适应性」与「不适应性」体验的探讨。
1 命题1-8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的8个命题。 在这部分内容里,前三个命题为Rogers给出“自我分化”的结论首先打下理论基础。命题1让我们意识到个人产生自我存在的意识需要建立在「以TA自己为中心的不断改变的体验世界」中。通过这样对于「个人的世界」的定义,作者希望启发读者开始客观思考「意识」本身的主观属性。
Rogers 在此举例说,比如一次考试失败,无论心理学家采用多么设计完备、精良的测试仪器,都无法完整真实地呈现经历这次考试失败的主体当事人,TA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命题2接着表达,当事人主体对于TA体验到并且觉察到的现实领域进行反应,而该反应被当事人所感受到的一切信息就构成当事人的“现实”。Rogers在这里对现实的解释很彻底地体现出人本主义哲学的精神所在,那就是,不评判而只是去感知、去看见。
虽然,Rogers也指出任何一个个体的「知觉域」与客观现实像对比来看,都只可能是地图与实际地域形态的关系;也就是说,Rogers很清楚,任何一个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的,都无法完整客观得反应出现实世界的客观状况。但是,这并不妨碍一个【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治疗师尝试去尊重并且理解在当事人眼中存在的「事实」究竟是什么?因为毕竟,是当事人自身的知觉域所建立起来的「现实世界」对当事人的生活才有真正的意义。
命题3的表达给我们理解个体的完整性指明了一个方向。如何来理解「机体」作为一个组织的整体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域进行反应呢?这里,我们只要抓住本段阐述的「机体补偿现象」就可以很好得对其进行解读。许多治疗身心疾病的治疗师可能都会发现,自己帮助当事人处理的生理现象会有很多“同源”的心理刺激源。
比如说,一个在亲密关系中倍受委屈的女子,会感到自己总是有“如鲠在喉”感,她可能去医院检查很多次都探查不到生理病理原因,可是当她在治疗过程中明确了她对伴侣的怨怼之后,她理解了自己的委屈是有原因的,不是自己被伴侣指责的是因为自己很“作”。她可以顺畅得表达出自己的不满之后,她会神奇得发现自己的“如鲠在喉”感消退了。
这里的补偿现象也就是说,机体总会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来指导机体去完成它,在这个目标没有得以实现的时候,整个机体会以生理、心理相结合的整体方式对目标没有达成做出反应,而这些反应出来的信号是需要我们客观观察和理性分析的,从中找到帮助机体达成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修正,以达到机体的动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启发大家通过“机体补偿”原理对自己的临床干预方案进行有创造性的思考,因为,正如Rogers所言,“任何部分的改变都会改变其他的部分”。
接下来的**命题4到命题6集中阐述了Rogers对于「自我实现趋势」的理解****。我们之前的课程中也提到,Rogers把 Kurt Goldstein提出的「Self Actualizing Tendency」「自我实现趋势」作为【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核心理论支持。治疗师坚信TA所面对的当事人拥有自我选择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进行对自身有益的成长,规避病态性的心理发展。
不过,我们需要澄清的是,Rogers认为的「自我实现趋势」并非如一些心理学者们解读的那样,指的是Rogers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恰恰相反,Rogers并不认可对人类存在状态做简单的好与坏的二元论定性,他只是希望阐述生命体本能得存在需要克服种种内在和外在环境的限制而去达到其自我实现自身潜能的目的。Rogers认为,虽然「自我实现趋势」可以被阻碍或者被扭曲,但是它永远无法在不毁灭生命体本身的条件下被摧毁。
在他1980年的论述【当事人中心疗法】的一篇学术文章中,他感性得分享了自己童年的一个令自己深受影响的故事。他说,在他童年的家,冬天即将到来的时候他的父母会用小铁箱在他家的地下室贮存土豆。存放土豆的地方在一个很小的窗户下方,大概几英尺处。
大家都知道这样的环境对于任何生物的生长都是不利的。可是,他家的土豆依然冒出苍白柔弱的芽子,即便是这样的土豆芽和春天种植在肥沃的菜园里冒出绿油油的芽子的土豆无法相提并论,但是这些脆弱的小芽子依然会执拗而又倔强得朝向地下室仅有的小窗的方向生长,让芽子窜得高一点,再高一点,好可以触及到更多光线。这些土豆芽就在这样奇怪的,让人感到毫无用处的环境中成长,这个现象却及其准确得说明了Rogers尝试表达的这种可以被看作用尽气力的生命本身的倾向性生长。
其实质是,这些土豆将永远不可能再成长成为一株完整的植物,它们也永远不可能发展成熟,它们更是永远不可能达成一个土豆的使命去复制更多的自己。但是,就是在这样最不可能的环境中,它们依然竭尽全力去朝向小窗户的方向生长。他感概道,生命永远不会放弃成为自己,就算这个过程无法开花结果。Rogers 在这篇论文中说,这,就是他所认为的【当事人中心疗法】对于人们自我建构趋势最核心的理解。
在表述了个体自我意识产生的基础原理和成长趋势之后,第一部分的最后第7和第8个命题将关注点放到如何去理解这个自我形成的过程。Rogers强调说理解个体行为最有利的位置是来自于当事人自身的内心。从观察者的角度,也就是治疗师的角度来说,只有TA能用当事人自己架构起来的自我去感知他经历的生命现象,TA才有可能到达当事人的内心。而真诚、客观、不评判的态度才可能会帮助当事人给予治疗师许可一步步去靠近当事人的世界。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接下来的工作是尽力去理解这个自我分化的客观过程。
命题9到19也就是本章讨论命题的第二个部分就进一步阐述了自我分化过程中生命体会呈现的「适应性」以及「不适应性」现象。在此,我会简单去为大家概括总结。这部分内容承接第8个命题中谈及的「自我分化」与环境界限之间的关系,更为细致得从个体与环境互动而产生的后果特点的探讨角度来全方位得分析人们「自我组织」概念的形成。
我认为Rogers在命题9谈到的现象对于我们这些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治疗师甚为有价值。他说个体会与环境互动,尤其是与环境中其他人的评价互动来形成自我的结构。这个特点,反映在我的临床治疗经验中所体验到的感受。作为受集体主义文化影响的国度,中国人对于他人对自身评价的重视程度尤为突出。而为了去赢得他人眼中的完美自己甚至会不计代价和后果。而命题10进一步给出环境对自我认知产生的巨大影响。分化的自我在与环境互动中产生「主我」与「宾我」,接着「主我」和「宾我」会分别接收依附于从环境中体验的,反馈给自身的价值。
这些价值很有可能是会被环境所歪曲过的,比如,环境中的他人因为自身的各种理由对自己的贬低和打压,而自己的「主我」会接收这些价值判断,内化之后施与「宾我」,将这些价值认定为是真实的,从而形成不健康的自我认知。
在之后命题11到16细致得将自我体验与自我认知形成中产生的一致性与不一致性的过程做了描述。Rogers总结说如果要养育一个相对心理健康的生命,我们需要注意在TA成长过程中去呵护和维持TA自身感受与体验的“一致性”,避免否认或者扭曲TA自身感受体验的真实,给予生命空间去完成自己的符号化和意义相匹配的过程,只有这样,「自我结构」才能发展得更为彻底和完整,从而规避因为自身体验被阻止进入「自我认知的组织结构」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最后,命题17对于操作【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治疗师尤其重要,因为它阐明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需要去把握和实践的治疗核心 – 我们在自己努力营造的接纳、理解、抱持的环境中帮助当事人通过对自己体验进行重新认识解读来完成当事人的自我重组,建立更为健康的生命状态。而命题18和19对于完成自我重组的当事人会呈现的状态以及对于自我重组这项工作的延续性特点分别进行了阐述。这后10个命题,尤其是他对于「自我结构」定义的解读值得我们一看再看,深度研读理解,大家可以参阅本书第365页到381页的内容,对此做更为系统的理解。
4
对于本章的图像呈现部分,我的感受是这是Rogers将自己精妙的个案概念化方式展示给了读者。我鼓励大家可以自己将这部分内容与自身在临床咨询或治疗过程中的体验相结合来阅读。你可能会发现通过这样的个案概念化,当事人所经历的心理体验和变化被客观流畅得描述了出来。对于当事人在治疗师使用【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完整体验能够有更为直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