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帕夫雷什中学-前言》有感
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 张涛
每谈及一个历史上的名校,我总喜欢搜索一下这些学校都培养出了哪些在各行各业改变历史进程的名人,果不其然,“帕夫雷什中学”依然让我失望了。帕夫雷什中学一样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学生。
前苏联涌现出的教育家又何止苏霍姆林斯基,加里宁、马卡连柯、赞可夫、凯洛夫、巴班斯基。在短短的70年中苏联各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却避免不了被解体的命运。帕夫雷什中学位于乌克兰东南部距离首都基辅约300公里的克烈明楚格市郊,再回想一下现在被战火焚烧的乌克兰,就不免为教育的作用产生怀疑。
“教育既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又为政治所制约。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时,教育为巩固和加强上层建筑服务。在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时,则为摧毁旧的上层建筑、迎接新的上层建筑服务。”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任何时候都是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的”。所以,我们的确不能无限夸大教育的作用,更不要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教育阻止不了前苏联的解体,更阻止不了乌克兰的“崽卖爷田”,我们能做的只是遵守教育规律,培养上层建筑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仔细读过《前言》就会明白,为什么帕夫雷什中学没有培养出非常出类拔萃的人物,因为帕夫雷士中学的育人目标所决定的。帕夫雷什中学集体的教育信念,是在共同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形成和确立的。作者指出,“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他们的个人素质、意向和才能”,“开发每个人的天赋和才能,使他享受到为社会、为人民的幸福进行饶有趣味的、充分发挥了智力的创造性劳动的幸福——这就是学校的任务。注意每个人,关怀每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简言之,教育目的在于每个人的全面而和谐的个性发展。
帕夫雷什中学正是在自己的道路上培养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功的“全面而和谐的个性发展”的人。这些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帕夫雷什中学没有忽视劳动的作用。本文用很大篇幅介绍了“劳动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劳动教育也被我们重新提上日程,但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呈现的劳动案例中体现不出劳动教育的作用。我非常赞同《帕夫雷什中学》对劳动教育的观点:“劳动与智力生活的结合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发扬创造精神,进行钻研,开展试验活动,根据科学技术成就改进劳动,这是学校集体精神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孩子在干中思考,也在思考中干。在劳动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考乃是能热爱劳动的源泉之一。我校全体教师认为,极为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让从学校投人生活的人都具有较高的劳动素养,不仅能创造物质财富,而且也会革新劳动。”我们的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思考,而不是种种菜、锄个草就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在《前言》中我们可喜的看到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回想起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所有文学作品,每当用《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为题时,都在其中蕴含着家庭教育的个人魅力,更能从其中渗透出从一个小家庭拓展为一个社会人的处事原则。现如今,家庭教育重归正题,更应该重视这些家庭教育中优秀人物蕴含的教育资源。文中说:“光凭掌握知识是培养不出这些品质的,渗透在理论材料里的共产主义原则性和英勇无畏精神的思想,只有当青少年的生活实践也显示出原则性和勇敢无畏的特征时才能被他们的心灵所领悟。”
文中还有很多期待解答的问题,犹如29岁的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团结起城乡结合部的教师们向着一个目标奋进的?这些问题总归会在读经典、思经典、学经典中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