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自己是谁,学习也好,生活也好,首先要找到的是自己是怎样的,自己适合什么。
学霸很多,牛人很多,他们的方法很多,建议很多,现在处于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和信息也非常多。学会取舍,学会挑选很重要,而怎样取舍,怎样挑选,就要对自己有一个认识才能真正的学会取舍。
一,我的深度广度远远不够,需要他人的解读
之前看到一些批判知识付费的文章,说自己交了很多知识税,学习了李笑来,李善友,古典,还有很多很多人的理论,但是后来在《穷查理宝典》发现都来源于此,觉得自己走了很多弯路,学习的都是别人吃完消化后的东西。点赞的人很多,赞同的人很多。
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个观点不太适用于我。我现在的深度,广度都没有到达那个程度。《穷查理宝典》我也看过,但是如果之前没有看过笑来老师的文章,没有看过别人的解读,我不觉得我能有当时看到那本书的体会。有的时候不是书不好,是自己没到达那个程度,看不出其中的很多东西。
我觉得自己现在不够,觉得需要看很多很多别人的解读,看看很多别人的观点,来加深自己的理解,拓宽自己视野。我觉得那位作者其实正因为之前学习了那么多所谓的“骨头渣”,所以才在看到“原骨”的时候,才能为之一震,才能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内涵,才能把那么多东西串起来,才能瞬间恍然大悟,醍醐灌顶。
看书,我曾经有过最爽的体验,就是突然所看所学的东西,全部都串起来了,你发现他们形成了一个网络,是互通的。这是我有过最爽的体验,就像一瞬间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
但是这样的体验,其实来自前期的积累。单个单个看时,没有太多感觉,而且没有到达那个高度,那个厚度的时候,是无法有这样的体验的。是因为积累到了那个程度,所以有了那么一瞬间的高潮。
我对自己的定位是现在根本没有那个广度,高度所以我需要多学习和积累,需要靠别人的解读来加深对简单但重要道理的理解,进而把他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提高和改善自己。
二,找回初心 继续前行
之前有个疑惑,现在写文章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呢,还是写对他人有用的东西?这个困惑让我写作时充满了困惑,导致好多时候迟迟不能动笔,就算动笔了也不太敢发布出来,因为写的很多东西仅仅只是对我个人而言的,对其他人可能没有太大的帮助,我这样太不负责任了。
但是回想自己的初心,最初写作的初心是什么?是为了倾听自己的内心,是为了与自己交流。不为名利,不为他人的赞美,关注。这是我最初的初心,怎么现在反而因为他人的关注,变得畏手畏脚呢?失去了最原始的目的,写作也变得不太快乐起来。
找回初心,继续写好自己的内心,写自己每天的感想,学习体会。
三,找到自己的定位--就是没有定位
再者,之前想的,应该对自己的文章有个定位,然后在这个上面写。现在想来,还是太轻佻了。细想自己的定位,一个在摸索自己的人,在学习中的人,在寻找自己的年轻人。其实我的定位本该是没有定位。接触的不多,了解的不多,学习的不多,怎么这么早早的就给自己一个定位,或者这个定位是真的定位吗?
我更多的是应该多去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自己。现在太早的下定论,反而是一种限制,一直不太负责的想法,因为我才21岁呀,我才写了十几万字而已,我才学了一点东西而已呀!
想清楚这个,这个疑惑也解开了,不在困扰着我,也不在束缚着我。
好的东西太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处于怎样的位置,是怎样的情况,然后进行取舍,进行决策。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该做的事,做好当下的阶段,放眼未来,自然不会太差。
知识焦虑 其实用胡适的一句话来解决: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后在那片知识海里,体会着欢喜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