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上写着12月25日,又是一年“圣诞节”。思路被拉回至10年前,鸽同学在准备第二轮的考研,痛苦的天天蜗在图书馆背呀写,我和鹤同学却逍遥自在,她把我俩叫住一人塞了一个杯子,当时不解其意,第二天早上要吃杯子里的鸡蛋时,打开皮才知道还流着蛋清……被我们仨乐了,“生(圣)蛋”,有才!这一年让我记忆犹新,每年的圣诞节又都回想起当时的场景,禁不住嘴角上扬。有了孩子,全部心思被娃牵绊,也想给孩子留点惊喜,所以这些节日就是展现仪式感最佳时机。生活的仪式感来源于“节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节日,除了纪念、庆祝以外,其最大的附加意义就是能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多一些期待,同时又让我们多一些对生活的感知并借此进行情感的表达。
一转眼又圣诞节了,对于大人来说,这些节日好像不会引起更多的波澜,甚至还会有人说圣诞节是洋文化,在中国之所以这么盛行都是因为商家的营销手段,对于洋节,我们不应该大肆推崇。
其实在我看来,圣诞节延续至今,有关是否应该大肆推崇洋文化的讨论并不重要,因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圣诞节就是一个关于圣诞老人的美好故事。在他们心里,圣诞老人有世界上所有种类的玩具,只要在圣诞树下许个愿望,他就会听见,等孩子们睡着,就会把礼物藏在圣诞袜里,保证第二天清晨就能看到。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是铃儿响叮当的欢快歌声,是一个孩子心愿能够被实现的最开心的日子,更是一个家庭互相表达爱意的重要的仪式。
想象一下:
当孩子在入睡前,摸着圣诞袜再三许下殷切的盼望;
当孩子睁开眼睛看到圣诞礼物如约而至,展现出那种笃定的自信和藏不住的得意;
当孩子拆开圣诞礼物,满屋疯跑的欢呼雀跃;
这些时刻,无论是孩子或是父母,心里一定都被巨大的、温暖的幸福感紧紧包裹着吧。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过圣诞节?并不是要过这个节日,而是要通过这特别的一天,增加生活中的仪式感,让孩子的童年,像一个圣诞袜一样,装下满满的、深深的幸福。
有仪式感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内心更富足。仪式感不一定多么盛大、隆重,它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或者一句话,是临睡前的一句晚安或一个故事,早起互道的“早安”、睡前的“晚安”......这些小事,就能让孩子感受到家人之间的互相关怀、支持和爱。有研究表明:家庭仪式感强有力的粘合作用,可以把家庭成员凝聚在一起,让孩子更有归属感、安全感和爱。
我也是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被儿童教育学家尹建莉老师曾经分享过自己女儿的小故事促动。她在女儿从两岁开始,他们每年圣诞节都会她精心准备一份礼物,告诉她“是圣诞老爷爷送的”。尹建莉说,孩子不是为了“成长”而活着,应该为“童年”而活着,她只是想要帮女儿留住更多的童话般的快乐。即使女儿后来懵懂地知道了圣诞老人是虚构的,依旧乐此不疲地享受着父母带给他的各种小惊喜。多年后,长大的女儿拥有了一份幸福力,开始为别人制造惊喜。她会在好朋友生日的时候,悄悄地送一份特别的礼物。她甚至会在爸爸忘记妈妈生日的情况下,以爸爸的名义为妈妈送一束花。
为什么不这样做呢?说干便着手。
这是早已准备好的:她俩喜欢的书和棒棒糖,我利用某先生送花的包装纸做了一些改进,虽然这些包装纸已经配不上这份礼物,但是以环保理念,变废为宝,先做尝试,反思当下明年更优。但是我的心情早已欢呼雀跃,小心翼翼的剪裁,找来丝带,学着网上蝴蝶结的做法包装,这是老母亲的小心思。:期待、喜悦、惊喜!
同样《小王子》里有这样一段对白:
狐狸说:“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 ”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 ”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曾经写道: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那么从现在开始,送给孩子一个仪式感满满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