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全是胡赛尼的另外一本《追风筝的人》中的那句:
为你千千万万遍
看完之后,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词是悲哀。
故事讲的是战争不断的阿富汗的两位女性关于家庭和婚姻的生活。
1.玛丽雅姆
她是一个私生女,出生之后就跟母亲生活在偏僻的泥屋里,父亲是一位非常富有且有三个妻子的商人,每逢周四会带着礼物来看她。同时,父亲也成了玛丽雅姆跟外界的联系,同时,由于母亲对自己的刻薄,也让玛丽雅姆父亲所处的环境充满了向往。
终于,她不顾母亲的反对和毒誓离开了泥屋,找寻自己的父亲了。但是父亲没有接纳她,被父亲的司机送回来之后,她目睹了吊在树上随风摇曳的母亲。于是,她在深深地自责中如愿以偿的进入了父亲的生活,但好景不长,父亲和他的家人将15岁的她远嫁给一个比她大三十岁的鞋匠。此后,噩梦不断……
2.莱拉
跟玛丽雅姆相反,莱拉出生在一个相对氛围很好的家庭,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塔里克。
莱拉的父亲是教师,拥有那个年代罕见的育女观:女孩也要上学、读书,有见识、有视野。父亲同意莱拉的两个哥哥参军后得到妈妈的怨怼,并且一直消沉,什么都不管,听到两个哥哥牺牲后更甚。战争来临之际,发小一家搬离了家乡。莱拉的父亲再三劝说妈妈离开现在的地方,最后妈妈同意了,但是搬家那天收到炮火的攻击,从后,莱拉没有了爸爸、妈妈,没有家。
邻居(玛丽雅姆的丈夫——拉希德)把莱拉从废墟中救出来带回自己的家里,给他食物、包扎伤口。拉希德带回莱拉并设计谎言让莱拉觉得生无可恋之后乘机让莱拉答应嫁给他,从此,千百般蹂躏开始了……
两位出身截然不同的女性,最后不得不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玛丽雅姆是逆来顺受的性格,莱拉更愿意去争取,也是莱拉的这个性格影响了玛丽雅姆最后在清楚自己的结局时杀死了丈夫并接受死刑。
这本书的情节很精彩,饱受压迫的阿富汗女性在满目疮痍的社会夹缝中寻求一线生机。
在最后看到莱拉的照片出现在报上的时候,印证了儿时玩伴的预言。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听到过各种师长说我有“福气(到现在我都没有搞清楚这是啥……)”。但是看到我现在正在经历的这些事情,不免有些沮丧。我很清楚,那些话最多当作褒奖听听就可以了,但还是会因为现实的凌乱对自己各种怀疑。
不满于现状且当这种情绪累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力图是改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改变都是好的。玛丽雅姆做了正确的事情,给莱拉带来了幸福和登报的机会,但是自己却被杀头,她的行为带来的结果不算坏。但是生活有时候不会是这样,稍有差池,可能直接改变了一个人的三观。之前听一个同事讲过,他的妻子误入传销,后来竟自己不愿意出来了,抛家弃子,还带了自己的父母、弟弟也进入传销。我的这位同事去拉过那一家人,但,无果,他说,她整天做着发财的梦……
多么可怕的梦。
我杀了我们的丈夫。我不该逃跑。我不能逃跑。就算他们抓不到我,我也永远……我也永远逃不过你儿子的悲哀。我如何能面对他。
对我来说,这里就是终点。我已经无欲无求。我小时候所渴望的一切,你们都已经给了我。你和你的两个孩子已经让我感到如此的幸福,没关系的,亲爱的莱拉,没关系的。别难过。
这是玛丽雅姆拒绝跟莱拉一起出走前说的话。她为自己的选择自豪,同时,这也是那个年代里一位卑微到尘埃里的妇人的壮举:我爱,我选择,我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