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谭老师在一个对话栏目里讲《语言的魔力》这本书,她提到最初刚接到翻译本书的邀请,也是读不太懂,直到后来反复的研读和琢磨,最后因为厘清了一条主线,才感觉对本书要传达的深意豁然开朗。
怪不得自从前年马华兴老师推荐了这本书,我每次读了又放下,断断续续,也看不透书中的精髓。这次听译者谭洪岗老师的解读,深受启发。今天就和你分享一下谭老师关于成功和幸福的解读和思考。
————本文大部分内容来自我对全民幸福社第四期谈书论道对话栏目的理解和文字整理————
语言,不只是交流,更是为了自由和幸福
谭老师在最开始介绍《语言的魔力》这本书的方向和主旨时,就强调了语言能帮我做交流,更好的表达和沟通,但并不只是在这个层面起到效果,通过语言交流不仅仅是活下来,而是获得自由和幸福。
语言本身是中性的工具,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时出发的意图不同,产生的效果就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而其中的力量来自哪里,当语言的背后出于爱、光明和智慧的时候,会充满力量。透过语言来表达力量,就会产生让爱流动的效果。
NLP
是
什么
( 身心/神经语言程序学)
《语言的魔力》作者—罗伯特.迪尔茨是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领域的集大成者,NLP University 创始人之一,被公认为现今对NLP贡献最多的人。作为NLP的开发者、作者、培训师和顾问,最早把NLP应用于组织发展、教育、创造力开发、领导力培养等领域,还整理和开发了系统NLP、理解层次、重塑印记法、矛盾整合等诸多著名的NLP技巧。他的另一本书在国内也很受欢迎,《从教练到唤醒者-NLP人生成功宝典》。
访谈中,谭老师还分享了她翻译本书之后,有幸亲自体验了罗伯特迪尔茨大师的课程,他本人的温度和光亮,与多年功力的自然流露,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那NLP是指什么呢?我查了一下百科里的解释。
NLP最初由两位美国人创立,约翰·格林德和理查·班德勒,一位是语言学家、一位是数学家,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家。但他们对成功人士、心理学、语言和计算机程序有着浓厚兴趣,借鉴了一些催眠和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出“场域”、“能量”、“心法”的层面。NLP在发展道路上不断吸取逻辑学、心理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并整合成自身的学术论点。
N(Neuro)指的是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思维过程。
L(Linguistic)是指语言,更准确点说,是指从感觉信号的输入到构成意思的过程。
P(Programming)是指为产生某种后果而要执行的一套具体指令。
即指我们思维上及行为上的习惯,就如同电脑中的程序,可以透过更新软件而改变。因此,NLP被解释为研究我们大脑如何工作的学问。
谭老师也提到,NLP方法论是起源于模仿和观察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提取出另他们获得成功的、超常的、从优秀到卓越的一组关键成功要素模式,再拆解细分,学习和掌握其中有效的思维方式系统。这套模式就像手里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很多扇门,大大缩短学习成长的进程。
两种思维模式:结果框架和问题框架
回到这本书,罗伯特.迪尔茨在《语言的魔力》中主要呈现了14种回应术——就是语言转换的模式。谭老师进一步解释,言为心声,语言表达的是内心的思想感情,说出心中的想法,心里运作的是什么想法,需要反观思维模式。
对话中,谭老师提到一个场景很形象,比如我们去同一个地方旅游,不同的人拍出来照片的效果却相距甚远,除了摄影技术的区别,主要是每个人的取景框不同,关注点不同,选择性吸收的要点不同,传递给别人也是不同的。
问题框架
很多人熟悉的是:又出问题了,为什么……总是发生在我身上,谁的过错,找谁斥责,……关注点在哪里不对头、关注在问题上,我不想要的……
但每个人的心灵潜能无限,或者至少说内在力量之大超乎我们的头脑想象,如果我们成天关注的都是我们不想要的问题,那无意当中在把此刻的力量投入进去,加强它放大它。
结果框架
书中的14种回应术技巧-提炼的思维要素或程序,都指向到结果框架,也就是想要的生活的框架。
结果框架关注的是三个方面:
1)首先是目标,发自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它指向的其实是每个人的可以是成功、可以是幸福、可以是自由……
2)其次是关注资源,什么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而且如果我们真的打开眼光去看的话,资源无处不在。
3)此外是关注当下此刻,我们的身心状态怎么样。
这三个连接如果都建立起来,而且都很强的话,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会多么的不同:这时我们会一点也不回避问题,而是在跟目标、跟资源、跟自己当下此刻的状态都有连接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有什么问题,真的需要解决。
人生有两种动力:趋乐避苦、趋利避害
如果人生只有一种避苦和避害的动力,同时走到一定程度的话,会变成一种限制。
李文超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丛林法则和问题框架关注负面的部分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会活在丛林法则里呢,如何超越他们?
谭老师回应,问题框架的思维模式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明显的限制和隐患,不只是对自己,包括对周围人。结果框架强调,先得找到自己发自内心想要什么,让这份内在动力起来,让这份我们内在热情的意愿起来……
李文超老师又提到:“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这是否也是一种问题框架?”
谭老师回应,这如果作为一个探索的过程的话,可以理解,可是不能停留在这。也有的人对结果框架有误会,我们问他你要什么,他会说我再也不要像过去那样痛苦了。
但这其实还没到结果框架的部分。
打个比方,比如在路边拦下一个出租车,你一定要告诉司机你想要去哪,而不是说我不想去上海,也不想去广州……你知道我刚才在的地方有多糟糕吗,如果是这些说上三天三夜也没办法到达……
谭老师跟熟悉的朋友聊天,有时候也会问,你有没有一个今生的目标,很多人都不知道,也没有下足够的功夫去了解。可如果一个人真的跟目标有连接了,哪怕是一个3-5年的短期目标,真的开始关注资源了,再加上当下我们此刻的身心状态。这时候我们真的会拥有面对挑战解决问题的基础。
可是当这三个连接一个都没有的时候,而只有问题框架,它的隐患是什么?
其实观察一下,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会陷入那个状态,隐患是:很容易把那个问题放大,在没事的地方找出事来,在小事地方把它变大,放大问题之后,接下来会随之而来出现第二个隐患,我们只看问题看不见解决的方向,再接下来又怎么办,放大问题又看不见解决,我们不自觉的会自己制造出很多的压力,也可能是挫败感,感觉上把自己给压垮了。
这时候如果又把自己看得很弱——比如我接不住这么大的压力,我对自己负不了责,还要向外去寻找罪魁祸首的话,很大一种可能是自己陷入受害者心态。一个人要真想找施害者的话,什么找不到啊,有瑕疵的多了去呢。放眼一看,马上觉得谁把我害成这个样子的。轻的话,是言语上攻击问责别人。但如果我们认同了这样的想法之后,这其实会变成我们的身份。
但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我们选不选这个角色?
如果换一个框架,从一个受害者的角色,换成责任者、创造者和行动者的框架的话,这时我们会产生一个生生不息的召唤,每个人能够为自己负起责任来。谭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眼里是带着光的。
我们能找到目标,能连接到资源,能管理好我当下此刻的身心状态。
这些都做了的话,其实首先问题会变小。
因为我们主动的不去没事找事了,不去放大问题了,也不去说推责给别人了。
这里有一个明显的转变:就是我们的专注力放在哪里。
注意力在哪里,能量就在哪里——关注所在,能量所至。
取景框放在哪里,看到的就是什么样的风景。
所以,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在结果上,当下此刻的力量投入进去,可以持续强化这三个连接:目标、资源和当下的状态。
“活出生命的召唤”,怎么理解召唤
李文超老师有感于谭洪岗老师提到的活出生命的召唤,可不可以理解为超越框架的那一个部分,那个未来的我还是本来的我,那个本来面目是不是召唤,就像一棵树对种子的召唤,还是种子对树的召唤?……
听到李老师这一系列的开放性问题,谭老师突发灵感分享了舒婷的一首小诗《也许》
其中,一句“不可抗拒的召唤”,谭老师解释为唤醒一个人内在的天赋。
就像没有任何原因,鱼就是要去游泳,一匹骏马就是去奔驰,因为它是属于草原的,草原也是属于它的。如果是一只鹰的话,它就是要去展翅飞翔。
那我们每个人的天赋在哪,它就像是那个种子已经在我们心中了。
如果您是玫瑰花,会长成玫瑰。如果您是一颗树的种子,需要一些相应的外部条件,因缘具足的时候会长成一棵树。这个天赋所在,就是一个召唤。
正面意图框架是前提
先从正面动机说起,包容才能够超越,不包容是超越不了的。
我们活着不只是为了吃好一点穿好一点,一定还有更高的追求。
我们看一部好电影,会讨论好的作品是怎么出现的。一定是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但对于新手或学生来说,道理都懂,但还是超越不了生活,一般就会表现出超越的状态,人称作超越状。其实,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毕竟单有形式是不够的,内涵的部分得上去。
那么内涵的部分怎么起来,回应术的第一步,从正面动机开始,凡事我们要看到背后的出发点是什么。罗伯特的《语言的魔力》这本书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打开眼光充分成长的一个方向。
我们用结果框架来刷新和替代到问题框架,同样我们出于爱,带着尊重,也能用这样一份爱和智慧,来刷新和替代掉所有的评判和限制性信念,这是成长的方向,超越框架是需要这样来达成的。
正面动机/正面意图是14个回应术的一个起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本能的趋乐避苦的意图,当所有人的意愿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当你看到那里有一个需求的时候。有时,是出于爱的起点,回应的是看到了生活当中有人有困扰、有烦恼、有痛苦,背后会有一份强烈的对幸福生活、美好生活、有品质生活的渴望。这也是一个召唤。很多有心人而且还是有志者会挺身而出,来回应这个召唤。
谭老师举了两个例子,一些创业者是看到的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一个小伙子看到女朋友喝水口红粘杯子的时候,他因为对女朋友的爱,不想让她心理不舒服,就立志要作出一款优质价廉的好口红不再粘杯。还有一位男士后来转向创业方向,做秘制红糖不是工厂红糖的时候,是因为他女朋友有痛经身体上的问题……
重新定义框架: 没有失败,只有反馈信息
李文超老师表示特别共鸣于《也许》诗里的那句: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这种处境怎么解读?
这里不是解读为失败,而会解读为我得到了一种反馈。
因为我们尊重事实尊重规律,想在这世界上成就点什么事情,还要做到肉眼可见的程度,的确需要具备若干条件和必备要素,有时候努力的过程就是让这些条件一个个出现,而它不是一步到位的。
罗伯特称之为别人或环境给了我一个反馈,我们的很多尝试,这样尝试得到了这样的反馈,这种反馈其实是大家合作互动的一个结果。
李文超老师有感而发,提到秋文老师创办全民幸福社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支持一个人,幸福一个家,温暖一座城”。也经历过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的过程。
这涉及到14种回应术中在正面动机之后的一个重要技巧,其实我们有些时候是可以给很多东西重新定义的,不是那么着急贴一个标签。
提到幸福,我们从成功说起
很多朋友会先关注自己不想要的,大部分人都会经历过一个从小到大严格的家庭教育、学校要求,其实是整个的大环境,都在加强“你怎么样去获得成功”。
高考的时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整个社会在加强一个信念,这个社会就是一个金字塔,大家都很辛苦的(想到了内卷这个词),大家都很辛苦的沿着金字塔网上爬,如果规则公正那还好,高考可能相对公平,我们拼实力,但很多地方没准是不择手段的去夺取胜利,成功者是少数。
那种成功的话,包括追求那样的成功的过程,其实给很多人带来压力的。那份压力其实代价不轻。对有些人可能是身体健康的代价,有些人是工作过劳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平衡不了,有些人是太忙了,工作还顾不过来呢,管不了人际关系,家庭孩子什么都顾不上。
这里其实也是一种召唤。问题的深处也有一个召唤。
那我们怎么样才能超越这样的问题处境呢?
谭老师分享了李开复的故事,他在生病前是工作狂,会跟同事比回复邮件速度,但生病之后,生活方式做了重大调整,有一个很大的成长,变化了自己的取舍标准:从做事关注的是对自己的影响力,进而关注做这件事有没有对世界变得更好。这其实就是一个超越。
如果只有金字塔尖上的人算是成功,其他人就失败了的话,我们会开始怀疑这个定义,金字塔结构本身就有问题。
成功只有一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当成功被重新定义,变成了是按照自己发自内心认同的方式度过一生,因为喜欢的方式,有时候还会变化,不同阶段我们喜欢的点不一样。
可是当我们真正找到发自内心认同的,它可以直接指向使命愿景,按这种方式去走的话,其实大家的机会是均等的。无论在这个社会做到高层还是基层。
重新定义的这个技巧,其实很多人会无意当中使用。这里罗伯特可能只是做了一个提炼和系统性的推出,方便我们真正掌握这一套强有力的工具方法。
那幸福又是什么?
谭老师对幸福有一个理解。因为这个词被用烂了,它的确不是说我们的物质生活好一点就叫幸福了。在这一点上很多朋友会有误解,尤其是我们大家学过心理学,又接触了心灵成长之路之后,会发现到了一定程度非常穷的时候,那可能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可是当你衣食无缺了,这时候你的收入增加十倍,你的幸福感能提升10倍吗?
基本不可能,它带来的满足很有限。
那什么能带来幸福,物质会有些帮助,帮助生活更方便,帮助身体更舒服。同时有一个点是,我们的身体需要的是有限的,而我们心灵需求是无限的。它可能是无限的爱,无限的成长,直到完全成长为我们本来的样子。
所以,当我们的内心真的有爱、有光明、有丰盛、有超越这个环境的安宁稳定,这时候幸福感可以持续增长。
而且这里还得避开一个误区,有时候大家没有很好的把握这样的幸福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追求一种自我感觉良好,就是跟别人比较的时候,我某方面比他强。的确也能爽一阵,但不持久。
这种比较得来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只是一种短暂的快乐感和爽感、优越感。
重新定义心理学——不是问题和疾病
谭老师这样理解心理学,这个学科是提醒我们向内看,来真的认清和了解我们的内心,(向内探索的道路)包括不限于我们的思想感受行为背后的规律和模式。了解这些,它能真的强有力的支持我们每个人活在当下,超越过去,持续成长,打开眼光胸怀到无限。
李文超老师提到一个现象,身心灵等个人成长的课程中,好像都是男人少,女人多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据谭老师观察,心理个人成长类课程上很多女生,但NLP、催眠等课程撒花中,男女就各占一半了。
大家成长过程中,男性会从小更加被鼓励,在一个金字塔的结构里,去走到顶尖,在这个社会上去功成名就,去挣钱养家等等。那其实比较普遍性的对男士的情绪感受怎么样,关注度不太高。而女性恰好对情绪这一部分本身很敏感或者很敏锐,女性其实更容易对心理学感兴趣,对探索内心感兴趣,这是目前现象上的呈现。
那同时,接着往下走,刚才提到心理学的重新定义,如果真的指向活在当下、超越过去这个成长的话,其实没有性别差异的。谁不需要呢?
超越恐惧和匮乏:化解限制性信念
从超越丛林法则说起,为什么说前面被定义的成功有这么大的代价,可以说代价挺高的,因为我们本身会默认的,为了走到金字塔尖那个位置上,我们必定要付出很多,而且是千辛万苦去求得的。
丛林法则的核心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谋生,一个是利益。
它带着一个默认的情绪底色,一个是恐惧,一个是匮乏。
这是只有少数人能成功的那套逻辑里面,其实避免不了的。
回看一下我们自己从求学到求职,即使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得不错,有很多的关注认可,那又如何呢?
超越丛林法则其实意味着,恐惧和匮乏,能不能够被化解。
能化解,但需要成长的历程。
包括我们看到,情绪背后也有正面动机。
不需要回避,不需要压抑。
它背后有一个通用的动机是什么?
所有的情绪其实都是在向爱求助。
很多人会错把负面情绪当成垃圾,其实情绪不是垃圾,情绪是受压抑的生命在发出求救求助的信号
常规来讲,喜怒忧思悲恐惊,所有的情绪都在向爱求助、在向智慧求助、在向光明求助,也可以说在向我们本自具足的那个本来面目求助或者说呼唤。
看到这个求助的时候,当然同时还得放下限制。
情绪的确不是垃圾,但情绪底下如果牵连着一些很负面的信念,那个你称它为垃圾也不过分。一个限制性的信念,甚至一个有毒害的信念,那些是需要毫无保留的看清化解放下的。
看到这个部分,我们就知道:恐惧和匮乏的底色,也能超越,也能化解。
当我们人生的核心,不只有谋生、不只有利益的时候,当我们真的知道物质能带来的满足很有限的时候,那我们就去看所有人的内心的呼声,有呼求,也有追求,很明显的有情感需求,谁不想要充满爱的人际关系,也有精神追求,很多人不只想要我自己、我一家人或者我一个小团体生活的好,我还关注更多人的幸福喜乐自由和健康。
这里其实是你真的心里能够装得下多少人,有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尊重,那这个时候适合出来做那个带领的角色。
这些是打开眼光看全的时候,我们其实有机会超越丛林法则,它其实是带着爱化解恐惧,在光明中放下评判,化解限制性的信念,让我们内心丰盛的那个部分出来,这是需要我们和自己有好的连接,跟所有人的人心所向,对幸福自由向往和呼求,有很强的连接,最好跟更大的力量大自然也好或者跟我们称之为上天生命源头也好,让这个连接真的恢复,真的起来。
这时,内心很丰盛,其实很多事情,我们做同样的事,可以不那么费力的去做,甚至有一天也许是轻而易举去做到。
谭老师说“丛林法则里带来的赢的部分,不能够满足我们精神的需求,更不能够满足我们精神的追求。”
心理学其实就是研究爱的,研究幸福的,不仅仅是研究问题的。
如果把打车比作我们通向人生的路,那这本书希望带给我们更多驾驭这辆车的技术,增加更多掌控感,去自由的去前行,活出我们召唤的艺术,活出我们生命的美。
——————————————提问环节——————————————
有读者问“怎么理解爱”
谭老师回应,《少有人走的路》斯科特派克,定义爱是为了彼此的心灵成长,而拓展自己的意愿和行动。
如果对照这个爱的定义的话,我们就知道依赖不是,控制也不是,这个爱不是说我要去怎么去控制别人,控制交流的过程或者怎么样,而是一种持续的打开眼光,打开胸怀,为了彼此的成长去拓展自己,这是真爱。
如果再给她加上一个操作性定义的话,我会说爱至少包含关心、尊重、理解和负责。
这个负责可以参照一个好的组织系统里的各安其位,各司其职。
尊重是一个非常好的检验关心的点,当我们想去看这段关系当中爱是不是充足的时候,可以先看尊重够不够。我们有没有尊重自己,尊重对方,每个人是他生活的主人,是他人生的主人,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检验点和试金石。
有读者问“怎么快速掌握14种回应术”
谭老师提到,她参加了罗伯特老师生生不息和催眠师的线下课后,也是在一点点深入理解体验“跟目标的,跟资源的,跟此刻当下自己的身心”的三个连接。这是一个修炼内功,打好基础,带着一份信任和安心一点一点走进的一个过程,不用太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