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家William F. May曾言,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两面——接受的爱和转化的爱,接受的爱是肯定孩子的本质,转化的爱则是追求孩子的福利。
也就是说,放手和陪伴,都是缺一不可的,放手不代表完全置之不理,陪伴不代表事事包办,父母要保持其中的平衡。
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在看完强调某一方面的文章后,不成体系的教育理念,使行为与理论的原意有所偏差。
比如,我曾经给孩子奶奶看过要全面接纳孩子的推文,有段时间孩子爱动手打人,有次她打奶奶,我严肃告诉她不可以打奶奶,她当着奶奶哭,奶奶抱着她跟我说:你们不是说要接纳孩子吗?就应当接纳她现在爱打人呀,是正常的。
我顿时汗颜。
而我也终于明白,碎片信息如何给人们带来的误解,如果不将更多的碎片信息做出整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理念,父母将会在孩子的教育上显得多么摇摆不定呀。保持平衡不容易,就照顾孩子该放手和陪伴上的平衡,有一个检验自己的办法,就是自己有没有对孩子偷懒,这种偷懒,不是体力上的,而是对思维和体力的全方面衡量。所以,父母所谓的放手,也可以用是否是在偷懒来审视自己。
你放手让孩子自己回家,那么在这之前要为孩子做各种准备,要提醒他各种可能的危险,做一做安全演练,还要适时压住自己心中的恐惧,给孩子勇气,并且以真正有利于孩子的福利为目标。
没有做过家庭安全培训就放手,造成的惨痛教训比比皆是,这样的放手起因便是懒惰。
而抱着她走,似乎在保护她,但却是为了省去其它麻烦。孩子失去了很多探索机会,这是一种偷懒的陪伴。
而让老师们舒心的也有两种家长:
一种是拿着自己的书慢慢看,在孩子弹完后,还非常认真的说,妈妈刚才听着你的琴声看书看得真舒服。
还有一种,是自己跟着学,孩子弹琴,她看乐谱,手也跟着在动,老师讲解时,她很认真的记录,但是过程中绝不打扰孩子和老师,仿佛是在为她自己而学。
放手不是纯粹的放任无为,无条件接纳孩子不代表不需要指引孩子的发展,陪伴也不是仅仅指在一起就好。
在对孩子做出行为时,一定是:爱是自律的,非爱是懒惰的。
转自儿童心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