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质变,是怎么发生的?
村上春树,33岁那年秋天决定以写小说为生。为了保持健康,他开始跑步,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10公里。他说:跑步之所以可以坚持,是因为喜欢。
有一次日本北海道的100公里马拉松大赛,他和每周例行的锻炼一样向前跑。但从55公里到75公里的路程变得极其痛苦。
此时的他心里念叨着向前冲,但身子却不听使唤。觉得自己像块在绞肉机里艰难移动的肉,累的几乎要瘫倒在地,有选手接二连三超过了他。
后来他想起一本书上介绍的窍门。默念:“我不是人!我是一架机器。我没有感觉。我只会前进!”这句咒语反复在脑子里转圈。
他不再看远方,只把目标放在前面3米远处。天空和风、草地、观众、喝彩声、现实、过去——所有这些都被他排除在外。
神奇的是,不知从哪一秒开始,他浑身的痛楚突然消失。整个人进入自动运行状态。最后成功到达终点,取得了11分的好成绩。
这次经历让他感触到: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全力以赴的努力,结果水到渠成,人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