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记于西江丨
粗略一算,来这儿小十天了。
车票已经买好,9号回蓉。
客栈来了一群壮汉,急吼吼,没礼貌。等斗牛比赛中,身体一直极度缺水中,连续三四天了觉得肠胃不舒服。
今天苗寨的吃新节,下午巴莎帅气的小伙子来邀请大家晚上去他们家吃饭,在心里豪气的答应了,现在喝得有点像狗,爬回来了。
阿叔阿婶手艺很好,小阿妹小阿哥歌儿唱得很好,但是如果要喝着米酒到高山流水,估计爬都爬不回去了。
牯藏节13年一次,如果要遇一次,就是33岁了,噢,润肤乳快要完了,如果继续待下去也不知道怎么买。
网购的包裹只能到凯里,如果托大巴带回来,一般会收20块代理费,自己取的话,来回车费40左右,果断放弃了。
西江和其他旅游景点乍一看没有很大的区别,游客多,地方不大,批发来的东西也说是手工的。淘碟的,卖鼓的,酒吧随处可见。
如果是来走走,坐观光车一路到观景台,租一套苗服拍个照,吃一回酸汤鱼,晚上去酒吧醉生梦死一回,感受可能也就这么多,最终定义为商业化太浓。
来的第一天,买门票后没有选择观光车,打算一路走到寨子里,遇到一个成都来的研究生姑娘,结伴走。一到寨子口,姑娘感叹,看来选择呆一天的决定是对的,我没有说话,陪她走到入住的客栈就自己去客栈了。
客栈老板叫后浪,大家都喊他浪哥。浪哥把地址给我,嘱咐说走完130级阶梯就到了,璐姐(老板娘)带我看的998(客栈名)。
第一天晚上有点儿难熬,璐姐学油画的,木墙壁刷了白色的复古的油漆,到处挂着表情木讷的油画像,还有一张大画布伫立在床边。
美美的照片只能给大家看看,担惊受怕的还是自己,而且,知道那是必然要面对的。客栈是典型的苗寨吊脚楼,伫立在半山腰,一决定来这里其实就有关于火灾的担心。
翻来覆去睡不着,单间有个朝外推的窗子,从里往外看,好像个子高的人伸手就能到。七七八八担心中居然稀里糊涂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朝阳,心突然安定了。和山脚下卖早点的约好长期照顾生意的优惠,回到客栈,和龙少爷、大蒙,加上璐姐浪哥,去了蝴蝶妈妈。
夜登观景台,晚上跑完步抱个大西瓜去黔之驿,静静的坐在边上听男青年女青年聊理想,聊遗憾,说抱负,说感情,弹弹吉他,唱唱歌,玩玩猜歌游戏,和老板娘各种拼餐,偷学桂子厨艺。
发现一个超好吃的物种,糯米派,5毛一个,不知道成都有没有,今天一口气六个下去了。发现淘宝除了卖衣服和化妆品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比如棉花糖机,各种DIY材料,黄油和各种酱。
在寨子里买铺面或是租铺面的很大一部分不是本地人,本地人多在菜市里卖菜或是帮忙看铺面,或是到客栈当钟点工,四川话和当地中青年交流没有障碍,但是如果是老人的话,基本要靠翻译。
如果和铺面里的人打交道,普通话四川话通用。苗寨的女人都很勤劳,某些甚至勤劳过度。也是生活所迫吧。外地的朋友和当地人交流的内容,主要是你多大了,这是你的孙子或儿子吗,靠什么维持生计,可以和外地人婚嫁吗,苗服上的银子重多少,一套值多少钱,诸如此类。
如果你觉得他们不容易,就把坐在坐在路灯下苗家奶奶的菜给买了,不要只是唏嘘一阵,看似怜悯但的确廉价的走开。
如果你觉得你生活得比他们优越,不要只是感叹他们孙子辈来得早福气好,背后却一路嘀咕好可怜,孩子户口都上不了。
这里生活可能交通不便,生活不易,但是这里的小伙不会没结婚就带姑娘回家,村民不会随便忽悠你。
生活,总是让我掉一地的鸡皮疙瘩。
人生就像一条不断奔流的河,管你府南河还是长江,总有浅滩和崖谷,流经平原,流经高地,最终依旧汇流入海。
我们都有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的烦恼。
我们路过别人的村庄
我们喝他们的酒
我们在他们的河里洗脸泡澡
我们身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进入他们的视野
我们就不要自以为是的打扰他们的生活了
我们如果有苦痛,又能比他们好多少
麦子与麦子长在一起,河流与河流归为一处
看花是花,视雨为雨
哪怕回到城市,也请养护好森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