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名士”,容止卓尔不群!
《世说新语·容止》: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译文:
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风度姿态秀美出众。见到他的人都赞叹说:“他举止萧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有人说:“他像松树间沙沙作响的风声,高远而舒缓悠长。”山涛评论他说:“嵇叔夜的为人,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他的醉态,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倾倒。”
01 家族为避仇家改为嵇姓,虽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
嵇康字叔夜,他是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后来他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为得罪于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袁宏称其为“竹林名士”之一。
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
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他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有《嵇康集》传世。
他的作品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
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年间。其祖先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也就是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其曾祖父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并改姓为嵇。
嵇康的父亲嵇昭,官至治书侍御史。嵇康的兄长嵇喜,早年即以秀才身份从军,后历任太仆、扬州刺史、宗正等职。
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
后迎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为妻,因而获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嵇康与长乐亭主育有一儿一女,其子即嵇绍。
02 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
嵇康常修炼养性服食内丹之事,弹琴吟诗,自我满足。
他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出仕为官。
嵇康曾经游于山泽采药,得意之时,恍惚之间忘了回家。当时有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认为是神仙。
到汲郡山中见到隐士孙登,嵇康便跟他遨游。
孙登沉默自守,不说什么话。嵇康临离开时,孙登说:“你性情刚烈而才气俊杰,怎么能免除灾祸啊?”
嵇康又遇到隐士王烈,一道入山中,王烈曾得到石头的精髓饴糖,便自己吃了一半,余下一半给嵇康,都凝结为石头。
又在石室中见到一卷白绢写的书,立即喊嵇康去取,而书就再也不见了。
王烈于是感叹道:“嵇康志趣不同寻常却总是怀才不遇,这是命啊!”
03 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
司隶校尉钟会盛礼前去拜访,遭到他的冷遇。
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离开选官之职时,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出仕。史称“大将军(指司马昭)闻而怒焉”。
嵇康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司马昭的忌恨,这或许是广陵绝响的前奏。
景元四年,嵇康的好友吕安的妻子徐氏被吕安的兄长吕巽迷奸。
吕安愤恨之下,欲状告吕巽。嵇康与吕巽、吕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劝吕安不要揭发家丑,以保全门第清誉。
但吕巽害怕报复,于是先发制人,反而诬告吕安不孝,使得吕安被官府收捕。
嵇康非常愤怒,出面为吕安作证,因而触怒了司马昭。
此时,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言,以陷害嵇康。
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嵇康与吕安。
04 音乐、文学、书法造谐。
嵇康通晓音律,尤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
他主张声音的本质是“和”,合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认为喜怒哀乐从本质上讲并不是音乐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
嵇康作有《风入松》,相传《孤馆遇神》亦为嵇康所作。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作“嵇氏四弄”,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
隋炀帝曾将弹奏“九弄”作为取仕条件。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其诗现存五十馀首。四、五、七言和杂言,而以四言成就较高。
何焯《文选评》称:“四言不为《风》、《雅》所羁,直写胸中语,此叔夜高于潘、陆也。”他的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一批成功之作。
嵇康的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
其中《幽愤诗》自述平生的遭遇和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受冤表示极大愤慨。
诗末说:“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常吟,颐性养寿。”
表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锋爽利,语气清峻,可与其《与山巨源绝交书》合读。
其四言《赠秀才入军》诗共十八章,内容是想象其兄嵇喜在军中的生活,但那洒脱的情趣却是属于嵇康的。
嵇康诗的风格,刘勰《文心雕龙》评为:“嵇志清峻。”又说: “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突出了嵇康诗风与其人格性情之间的密切关系。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自称“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他的诗亦如此。钟嵘《诗品》评其诗为“峻切”,也是相同的意思。
嵇康擅长书法,工于草书。其墨迹“精光照人,气格凌云”,被列为草书妙品。后人称其书法“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集,群乌乍散”。
嵇康善丹青,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其时有嵇康《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传世,俱已失佚。
05 继承老庄的养生思想,进行实践颇有心得。
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
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
《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看法。
魏晋之时,养生之学大兴,但当时有两种相对立的思想存在:一是认为修道可成仙,长生不老;二是认为“生死全由天,半分不由人。”
嵇康针对这种现象,指出神仙不可能,如果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论可及的看法。
在他的重要著作《养生论》中,他以导养得理可寿的总论点,提出了以下观点:
一、形神兼养,重在养神。他举例说明精神对人体的强大作用,指出“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而中医学也认为人以神为根本,神灭则形灭。嵇康在此抓住了养生的根本。
二、养生要重一功元益,慎一过之害,全面进行。嵇康认为万物禀天地而生,后天给予的养护不同,寿命也不尽相同,勿以益小而不为,勿以过小而为之,防微杜渐,提早预防,积极争取长寿。
三、指出若不注重养生,耽声色,溺滋味,七情太过,则易夭折。“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内外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四、嵇康还告诫养生者要有信心,坚持不懈,否则就不易有效。还要以善养生者为榜样,积极吸取好的养生方法,清心寡欲,守一抱真,并“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唏以朝阳,缓以五弦”,就可以“与羡门比寿,与王乔争年”。
嵇康自己也身体力行,与他同为“竹林七贤”的王戎曾说:“与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他自己提的理论,几乎条条做到,但却犯了“营内而忘外”一忌,最终受人诬陷而遇害。
嵇康的著作倍受历代文人关注,1924年,鲁迅辑校《嵇康集》,收入《鲁迅全集》。
阅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