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在写作上一直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写一些理财方面的文章。因为我不想将自己局限在生活与职场方面,想拓宽一下自己的写作路子。
不光如此,小胖也希望通过写理财方面的知识,让自己能够快速的建立起理财的体系,做到理财多元化,而不是一发工资就将钱放货币基金里。理财单一化,这是不明智的选择。
那么,为了写出理财方面的文章,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看书,然后倒逼自己输出一些文章,一方面是能够分享自己所学、所想,另一方面便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这些知识点。
最近,小胖在看基金方面的书籍,目前已经看完了萧碧燕老师的《买基金为自己加薪》,所以打算输出两篇类似读书笔记的文章。
闲话少叙,咱直接进入正题。
一、关于储蓄的定义:收入-储蓄=支出
在很早之前,小胖对于储蓄的理解,便是自己一个月发工资后,用掉该用的钱,剩下的便称它为储蓄。
但这样做有个弊端,如果工资高点还好,每个月至少还能存下一些钱。但如果是工资只有3000-5000块的时候,这种做法便有可能一分钱都存不下来。
那么,正确的储蓄方式应该是什么呢?
萧老师在书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公式:收入-储蓄=支出。即发工资时,首先要做的,便是拿出一部分钱,强迫自己将它存起来,剩下的再用于支出。
说直白一些,就是强制性存款。毕竟现在月光族比较多,一发工资就任性消费的话,存钱就成了遥不可及的目标了。
而所谓的强制性存款,最好是在自己工资稍低的时候养成这种习惯,当你工资高了以后,会下意识的先存钱,再消费,这样就能让自己的本金不断的积累。
而关于强制性存款,比较流行的便是很多大神所推荐的“十二单存法”。即连续12个月分批次存入一定的金额,一年后便可以每个月都有资金回款,对于月光族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
二、分清想买与必须买,做到理性消费
前两年,小胖与大多数月光族一样,发工资什么都想买。觉得自己辛辛苦苦一个月,不买些东西犒劳一下,都觉得有些对不住自己了。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消费观。或许是年龄越长越大,又或许是买房的梦想提上日程,小胖目前逐渐的分清了什么叫做想买,什么叫做必须买。
坦白讲,之前如果自己的手机稍微有些卡顿,或者说反应稍慢,小胖便会想着换一部手机。
但是如今,别说手机反应慢,就算是手机屏幕烂了,我的第一反应也不是买新手机,而是想办法维修,然后让它再撑个两年。实在是用不了了,也只是会去买前两年流行的手机,而不是时下最火的新款。
在这个网络发达的年代,购物网站多如牛毛,如何才能正确的建议更改的消费观呢?
小胖建议两个方法:
1、只买日用品,其它一概不买
做到这点比较难,因为生活中有很多的变数,比如最近换季了,是时候添加新衣服了,所以一般情况下也无法控制。
2、设置梦想清单,每月存钱购买
小胖自从开始跑步之后,一直有买运动手表的想法,但是面对1700块钱的手表,着实有些心痛。于是,我每个月在自己的开销里减去500块钱,专门用于买手表的存款,4个月后,终于将它买了下来。
这样做有两点好处,其一就是避免了一次性的大笔开销而让自己心痛;其二是用几个月时间来检验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个东西,是否真的非买不可。
几个月后,当钱到位了,想法也跟之前一样,认为非买不可,那就可以买了。
三、投资方式多样,适合自己的哪一款?
老实说,互联网的流行真的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不光如此,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投资方式。
很早之前,存款是要专门跑到银行去排队的。而且加上之前信息不发达,普通老百姓除了知道银行存款外,对于其它的理财或投资方式一无所知。
现在不一样了,投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了,股票、基金、房地产、P2P等等理财产品,让普通老百姓摸不清楚到底应该投资哪一款。
而不论是这本《买基金为自己加薪》还是其它的理财类书籍,都有专门提到一点,那就是推荐大家买基金,而基金当中,又以指数基金最负盛名。
在投资行业,巴菲特大神有一句名言广为流传:
通过定投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可以战胜大部分专业的投资者。
这,就是指数基金的神奇之处。
而关于基金是什么,以及指数基金的分类和投资方法,由于篇幅限制,我们留到下期再讲。
最后说点题外话,普通人如果想投资或者想理财,除了看一些大神所分享的文章外,最好的方法便是看书。因为书是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的,可以算是这些过来人的投资心得,看书才是最好的提升知识的途径。
———— / END / ————
小胖开通公众号啦,欢迎各位关注,一起成为斜杠奋斗青年!
微信公众号:奋斗青年罗小胖
ID:lxp_fighting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