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又是周三了与大家相约在周三共同探讨心理教育微课。
从这个周三开始我们大量缩减微课的时间长度,把它缩减到十分钟,在十分钟之内我们共同探讨关于心理和教育的一小部分。
如果每次我们能够对这一小部分比较清晰了,然后又能够把它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那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生改变。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专注力如何让爱玩手机的孩子爱上学习。我想现在的父母最头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拿到手机就放不下,不管是在吃饭、走路还是待在家里,只要抱着手机就对其他的事情毫无兴趣。
前天晚上我们有一个宴会,其中有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在整个吃饭的过程中一直抱着手机,一会儿看她笑一会儿看她皱紧眉头。吃饭的过程大概是两个小时,她一直抱着手机。
我五岁的女儿每一次跟我出去都会问我:妈妈我可以玩你手机吗?我都会温柔而坚定的跟她说不可以,她会问为什么?我说因为我的手机是用来工作、通讯的,既然你现在跟我出来了那就要听妈妈聊天或者自己玩别的东西,不可以跟妈妈借手机玩。
但通常大部分的父母都耐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哭闹、撒娇。很快的就会把手机给孩子,我们会观察到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很投入、很专注。可是一让孩子去学习、做作业他们就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这个已经变成了很多父母和家庭比较头痛的问题,那么今天的主题就是:当你面对一个很头痛的问题的时候会怎么做呢?我想不仅是孩子爱玩手机,生活当中还有其他的问题,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当你面对这样一个很头痛的问题的时候,你要回想一下自己惯常的应对模式是否认、逃避、攻击、指责还是忽略问题的存在,觉得没有问题。这些都是我在观察中看到,这几种方式每个家长都会用到,比较常用的有一两种。
实际上,上面的那些应对方式都不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面对问题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有建设的方法是我们要去了解这个问题。
比如像今天的主题,其实孩子爱玩的不是手机而是爱玩手机上的游戏。那么我们就要去了解一下为什么手机上的游戏会这么吸引孩子去玩儿呢?父母也可以去玩一下游戏,其实我想大部分的父母过去都是体验过玩游戏的。
如果你体验过玩游戏就会发现玩游戏真的是很容易沉迷,我们来找一下原因,为什么游戏会吸引那么多的人专注且投入地来做这件事情。它到底是有什么样的?它设计原则是怎样的?
通过深入了解我们会发现这些游戏吸引一个人专注力的时候用了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
第二个是有及时的反馈,比如会有及时的奖励、赠送小花儿或者给你一些装备。
第三个是在我们选择游戏的时候都会选择难度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游戏玩。而且还会有一个级别,不同能力的会在不同的级别中玩,这个级别都是你可以玩儿但是又略有难度,也就是我们讲的跳一跳够得着这样的难度。
既然我们了解了游戏基本的设置原则,那就把同样的设计原则放在学习上,孩子也会带着像玩游戏一样的态度和兴趣学习。
比如在上学期的时候,我们也开设了围棋课。但是没有认真的开设,只是让一个围棋不错的学生跟大家分享因为没有设立明确的目标、及时反馈也没有根据每个孩子的能力给他布置任务,结果大家都会觉得围棋一点也不好玩。
这学期我们重新开设了围棋课,很多同学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当老师放了一个关于围棋的视频之后,孩子们就跃跃欲试。这个时候老师就给他们设计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比如死活棋。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而且还有及时反馈,就是是否能够赢得对方,因为大家都是同一个程度开始的。
在玩的过程中,他们很快就迷上了围棋。后来只要有时间就说:我可以下围棋吗?那些原本很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孩子现在都迷恋上了下围棋。我也常被学生拉过去跟他们下五子棋。
这个就是通过在具体的学习上设立三原则来设立学习目标,其实学习和游戏不需要分的太清楚,不需要有太明确的界限。
写作业也是同样的,在作业中每一次也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让学生朝着那个目标去写。然后给他们及时的反馈。比如我们现在有很多作业都是提交到简书、博客。这个时候反馈就比较及时,而且及时的反馈也会促使他们会更愿意投入时间写作。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再来看一下自己平时是不是在监督孩子学习,你想一下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你会监督他吗?我想答案一定是:不会。这两个的区别就在于我们会用惯常的思维把学习想的很辛苦,不好玩。然后逼孩子去完成学习这件事情,结果又没设立反馈机制。
如果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管是什么科目都能够按我们刚才讲到的专注三原则来设计。那么孩子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会觉得学习和游戏没有多大的区别,会把对玩手游的热情和兴趣投放在学习上。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和父母的教学艺术来体现了。
今天的小小微课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把专注三原则应用在日常中。祝大家能够在生活中马上就应用出来。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在生活中对这一小部分的应用及时的反馈在学习群里,大家可以互相借鉴互相促进。
谢谢大家,祝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