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兴奋……
今晚在大群里挑战了一位经常发言,被很多人追捧,同时也被很多人诟病的耀眼人物。其实很多人对她都有深刻的印象,关于她过去的故事也传入我的耳中不少,几乎每一个提起,都很激动,要说,真的是风云人物啊。未见她时,充满好奇,等到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出现,更多的还是赞赏,优秀总是难掩光芒,何况她也确实非常喜欢展示她的才华,于是,引人注目就成为必然。只是不知道,现实中的她,是否也是这样的风格呢?后来,逐渐看到她的凌厉一面,而我看到的是凌厉背后的虚弱,一个人极力维护什么,就说明她缺乏什么,可能是学习心理的通病,我开始哀叹。但是因为我跟她没有过交集,更多的时候,还是比较自在的旁观,看各种热闹。
直到有一阵子,我的情绪极为低落,居然看不得她整天高昂的状态,于是,就跟小孩子一样,退了群。可能高傲如她,确实不会去想她的表现居然引来谁怎样的感受。从这个角度,也映衬出,她确实非同一般。因为,就算刮噪,我也没有那样心理素质,况且句句语出经典呢。其才华,悟性确实非比常人。
但是退群安静很久以后再进去,却发现不见的日子,她柔和了。某人已经跟我说了缘由,虽然了然于胸,却仍然惊异。我是出于什么心理呢?寻思我回归大群以后,有限的几次说话,似乎都有对她的回应,或许,我内心也有想要真诚交流的愿望?但是今晚的话,却明显是一种试探,到底是真诚友好的亲近,还是想要一探究竟?
或许就像我自己说的,纯属无意?我的一个“好为人师”,激起了她强烈的情绪。我还是不会直接面对锋芒,那确实也不是我的风格。但是话已出口,剑已出鞘。有朋友感受到她的攻击,在叫我“回来”;有朋友跟我说“没必要”;有朋友说,“你踩到地雷了”。我当然不会继续在跟她交流了,退出大群的交流,却又继续小群的交流,我越来越兴奋,索性想要被精分一下。彦蕊如我所愿,提到了我中学时的泄密事件。
一个提点,打开我感悟的大门。
一、关于声势,想起来阴沉无比的老主任的脸,有的时候也会打雷,那阵势,当时真的吓坏了我,而且每一次,我都会被搞得遍体鳞伤,毫无还手之力。最近也经常忍不住冲孩子发火,一次又一次,觉察到自己发火,其实就是无计可施。那天给孩子讲故事––黔驴技穷。孩子不买我的账,虽然弱势,我却必须买老妈老爸的账,因为自己没有小妞那么强的安全感。我也必须买主任的账,因为我当时没有力量,处处都是漏洞,随处都可以被攻击。但是现在,我想到张三丰的太极,似乎处处不着力,却又无懈可击。我的无懈可击,不是因为自己有绝世神功,而是觉得即便没有,一样什么都不怕。话说,从前那么怕,现在居然不怕,这是怎么转变的,我自己也忘记都走了哪些路。
二、身份感。曾几何时,我因为工作中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羞愧,有多少次发无名之火。因为身份,就是我的安全感,我要的是别人眼中的自己。但是今天我发现,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都没关系。甚至,朋友的支持让我感觉到温暖,却也同样觉到仅靠自己,也站得稳稳的。我就是我,我不是某个人的什么,也不是某种身份,甚至也不是因为自己具有什么能力。
三、小我。在微社被精分,看到更多的是自己的攻击性。是的,在那一刻,脑子里肯定有攻击的成分。她不爽,似乎我就是想要她不爽。为了这一刻,我都不在乎自己平时知心大姐的形象(偷笑)。其实以前说到告密,自己在内心对一些事情定性,然后谴责自己很多年。当时释放了那些愧疚,也是对自己的解放。今天重提这个话题,发现我拿着坚持真理的幌子,想要攻击自己不爽的人,不爽的事,就是我最初的愿望。我并不想要事事和谐,我也想要表达我自己的,看到这一点,突然觉得好轻松!
四、融入感。只有以自己的真实面跟别人相处,友善却不掩藏不爽,不委屈自己,也不伪装自己,才能够走入人群。的确,与人相处,一定有度,这个度,还是以不伤害他人为准,但是尺子,每个人都不同。我的尺子,是我自己做的,有我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别人给我的。其中打破舒适区,也是需要克服的障碍,人与人相交的最初阶段,相互看到对方更多的优点,惺惺相惜,越来越近,走得近了,当然会看到缺点,缺点无所谓,自己所不能容忍的地带才是问题,这可能是自己的移情,投射,当然还有一些,只是需要继续沟通阐明的,如果双方只是固守和平的界限,那就可能一直相敬如宾。所以突破舒适区,让彼此的界限不断的融合,就是人际关系的进步,其实这一点,在亲密关系也适用。
五、交浅言深。其实昨天的交流,我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家说根本不认识我,而我却暗地里观察很久,并且觉得很熟悉,上来就直指核心问题。其实深论,不爽的可能不是评价,反而是交流的感觉。也就是说,其实前面的问题人家已经选择回避,只跟你打哈哈,你却仍旧认真的要拉回主题,所以说到底,有没有交流的意愿,决定交流的效果。而交流的意愿,需要在交流的当时当地去感受。我往往突然冒出来一句,似乎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为什么?说到底还是不自信让自己不连贯。又想到《非暴力沟通》,昨天麦兜的引用,也是这本书吧。细细感受,还是自己先入为主的有了很多的情绪,评价,这才是造成沟通不畅的原因。
于是又回到第四个问题,是不是一定要有爱,有和善的交流意愿,才可能进行真正的沟通?我私下认为不一定,交流,其实是多种形式,包括情绪,交流必然会有效果,或效应,有时看初心,有时看交流者的智慧,因为,有的时候,真的不可能都等到水到渠成。这时候,如何打开缺口,就变得很重要,这一点,尤其是在跟孩子的交流中比较明显。
哈哈,似乎说半天,允许自己的攻击性才是我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也暗合了我想要释放情绪的需求。那么就允许吧。只是,不要随时放枪就好,只要不走火,枪嘛,拿在手中,总是要发几个子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