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25 金洺羽
今天看了《不要剥夺孩子的阅读乐趣》及《怎么教孩子看图画书》等章节,每读到细致之处,都会心中泛起一丝涟漪,脑海里总反射出一个问题,即: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足够的同理孩子。以下几点,是我今天所反思的:
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前在和孩子一起进行绘本阅读时,也常常会做一件事情,即在绘本阅读结束后,趁热打铁地问孩子很多问题,这个球是什么颜色的?书里有几只小猫?几只是黑色?几只是白色?作为妈妈,特别希望自己和孩子一起付出的半个小时的阅读努力,能够看得见成效,这些连串的问题便成了妈妈自我安慰实施检测的依据,实则孩子并不感兴趣,TA依然会停留在绘本中的某一个片段,或书中一个和主题没有太大关系的某一细节的形象,有无数的好奇,反复指着书中一些小小的细节问这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在这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您也不希望每次读完一本书,就得报告一堆读后感,那么也请设身处地地想想孩子的心吧!”观察细节,充满好奇,听觉敏锐是孩子的特质,在充分了解孩子的特质之后,今后我一定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不把阅读过度当成有目的的任务,更多的将关注点放在孩子与绘本间的链接,给TA更多的空间,请其观察、思考,合理回应孩子的询问,孩子主动观察探究的能力,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慢慢培养出来的。
二、给孩子留出省思的时间
今天的阅读实践中,我为大班的孩子读了二本绘本,一本是非常有趣生动的《吃饱了,吃饱了》,孩子们在绘本阅读完毕后展现出了非常热烈地讨论,讨论绘本中出现的各种美食、各个国家的文化等等,接着我又读了一本《天鹅》,这本绘本书写了一个女孩结缘舞蹈,爱上舞蹈,实现了自己作为舞蹈家的梦想,并将这样的梦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最终因病辞逝之际,仍不忘初衷,那份对舞蹈的热爱,成为她一生的执着。从开始讲这个故事到结束,很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所有的孩子目不转睛,没有任何的言语,直到故事结束后的一分钟,他们仍然沉浸在故事当中,是对女孩短暂生命的可惜?还是钦佩她传奇的一生?或是想体验成功的感受?又或是在思考自己是否也会走上这样一条道路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每个孩子的眼里都闪烁着异样的光彩,这其中的敏感思绪只有孩子的内心最清楚。这短短的一分钟,让我看到了教室里二十多个孩子不一样的心理色彩。这仅有的一分钟沉默,是这场故事会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留给孩子空间,或许这沉默的一分钟会点燃某个孩子对舞蹈的激情?或是执着做一件事情的意愿?或是拥有一个英雄梦呢?有些话不必说出,用心触碰就好。
三、尝试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选择绘本
以前我在选择绘本的时候,思考并不深刻,我总认为插画颜色丰富的,图片中主人公形象鲜明的便是好的绘本,幸福的种子一书中提及“插画能否充分表达故事”,这才是我们思考的关键。关于“色”,会自动跃入我们的眼帘,而绘本的“形”需要我们自己去注意、认知和解释。接下来在选择绘本时,我会试着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思考几个问题:1、这本绘本哪里有趣?孩子会认为有趣吗?2、孩子对绘本的理解重在看图,同时听到大人的声音,若大人读的和插画有所出入,会导致孩子的困惑,从而丧失兴趣,所以最关键的是从孩子的角度去体会,选择的绘本是否真正做到了图文合奏。当文图完全一致时,孩子就会满怀依赖的进入图画书的世界当中,并体验图画书的乐趣。
没有此次对幸福的种子的阅读,就没有反思,没有反思,就会错过成长。作为一名愿意为孩子而改变的家长和老师,我会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坚持,走得更远。感谢21天的打卡活动,让我们遇到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