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一直觉得身边很缺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是那种能坐下来正儿八经的聊聊与人生密切相关的话题的,上进的,有文化认同的那么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为酒肉、不因为住的近、不因为谋生的缘分。纯粹因为思想的一些追求而聚拢到一起。
原来得到的学习小组漫天都是建微信群的小广告。在那个时期,得到长沙的学习小组慢慢成立起来了。从最开始的十几人围炉取暖相互关心,到三十人的时候大家像亲朋好友一样的寒暄问候,整晚长聊一直到近百人。回忆这个过程,就好像一个虚拟的非盈利性组织在缓慢地成长。
在这个组织中大家围绕得到的大资源库来分享各自的学习感悟、摘抄笔记,大家因为你说我说大家说的热闹劲,忽然间就一起学习了那么多的概念,分享了那么多的“常识”。是的,成年人的学习方式应该是群居的,应该是围绕着密切的交流和切磋的。这个过程不光收获了学习,还锻炼了交流能力,形成了圈团,有了新的伙伴。
始终觉得学习一样东西,要掰碎了细细嚼,就像李笑来老师说的,通过减缓速度从而进入一个全新的理解的世界,你会觉得同样一段内容在不同的速度下对认知的感染力是全新的。交流也是同样,在群团的交流中,也许表面热闹,其实各说各话,各人都只关心自己的观点是否被群友认可。这不是最好的交流,最好的交流会像李笑来老师说的那样,降低速度,才能听到和发现在高速情况下听不到的全新领域。
在思维的练习中,在新知的获取中,群团交流需要真对细处去深究,像工匠一样的慢下来、静下来,听到对象的声音,把互动的颗粒度降低,发现你、我、他的不同,那种根深蒂固的思维的不同。然后针对这种不同去进一步的缓慢沟通。我想这是学习新知和群团高效沟通的关键。
王煜全老师说中国人喜欢一窝蜂,就好像现在大家都在一窝蜂的想要弄明白到底什么是区块链、什么是比特币。在群团的学习中,借助大家的力量,希望可以通过碎片化时间的整理,结合刘润老师提供的快速掌握一个领域的新知的框架式学习法。逐步的来满足群团的好奇心。大家一起玩这个科技概念揭秘的游戏。
在知识的学习中,碎片化的含义在于每一个碎片都是局部完整的,这样的含义在于我们在输出碎片化表达的时候,并不要真正把它当做一个碎片,而当做一个完整的知识来学习和输出。我们并不一定有100多个单位时间去连续拼凑一个体系的概念。但是我们一定有100多个不相关的碎片时间,可以去领悟100多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相信大脑的力量,这些碎片如果接口吻合,他们总有那么些时候自动的拼成不可思议的形状。
在群团的交流中,每一次成员的输出都能是一个相对完成的碎片化输出,它有着微小的开头,微小的平铺,微小的高潮,以及收尾。每一个碎片化的亮相都让人看到一个优秀而美丽的微整体。这会是群团沟通的美妙组成。
在区块链技术的学习之路上,持续前进。在得到的伴随式学习之路上继续前行,持续演变。与群团同行。